这在车企的活动上并不少见,但在NIO Day的历史上其实并不多见。黄牛收购NIO Day门票的价格,张嘴最低会砍到300元左右,后面如果实在难缠,会涨到600元,如果还是不卖,那他就会悻悻走开。而听着身边一个个有着票的姑娘小伙们闲聊,原来NIO Day2023的门票,在闲鱼上一度价格被挂到了1000元左右。
娱乐圈的事不知所以,许巍的票价究竟该是多少,相信多数人也不明所以。但,此次NIO Day的不同,也就从进门开始,直到李斌讲完了全新旗舰蔚来et9,预售价80万元人民之后,许巍开始上台表演之前。
不太一样的NIO Day,蔚来变了?用户座位的排布上,就如同几乎100%车企所做的那样,最核心的区域是要留给自己的死忠粉的。余承东的的每一场发布会里,最前排的区域从来不是留给公众/专业媒体,而是留给“领遥员”,领着喊出遥遥领先的人员。这种安排当然无可厚非,作为超级气氛组,对品牌产生热爱的人员总是能带动起情绪的上涨,而在往年NIO Day上,最核心的区域也一直是核心用户为主,媒体为辅。
券商的朋友李骏告诉我,这一届的NIO Day 2023,是邀请了比往年相对更多投资人去看的。看看蔚来接下来要做什么,感受一下自己投资的企业表现如何,以及要不要继续追加对其的投资。至于中央的区域从“核心用户+媒体”换成了“???+媒体”,相信短期就有答案。
之后是李斌介绍关于补能的部分,有算力超过1000Tops的第四代换电站是补能板块最重要的消息,但并不像往年那样展开详细去说,而是快速带过。而上一届NIO Day里中断了的“立一个新电池包Flag的”传统,在2023又回来了,是5C电池,但同样没有展开多说。
我第一次见到高度1.6米的行政级轿车,蔚来也是创了大新;
奔驰都卖不到80万,蔚来凭啥?
类似的还有不少,不过要是一一展开分析,这些其实不算什么。车确实高的像SUV,但解锁时能快速下降5厘米,也不至于惹的上车不便。80万的预售价格,其实比一开始预想的要低,蔚来初期对外宣布的是百万元旗舰。
而关于蔚来的肌肉上限,大体如下:
除了蔚来自研的部分之外,其他关于芯片的部分其实不难。来自芯片工程师的反馈是,此类AI芯片目前尚不在制裁名单范围内,可以去找相关芯片厂去定制,蔚来目前呈现的结果不错,但最重要的是要看这颗大概率是定制的芯片,使用的是哪家芯片公司的IP。再想想英伟达原定要在2025年投产的下一代芯片Atlan如今已经确认被内部淘汰,被单颗2000Tops+的Thor所取代,蔚来的新芯片与Atlan在算力上相当,这背后不免有着更多故事。
所以,蔚来ET9的种种算的上是一台够格的旗舰么?算。但如果能把交付时间从2025年第一季度再往年挪几个月甚至几个季度,这才能有天大的杀伤力。当然,万物无全好,亮点不少的同时,它面对的挑战甚至说是问题,也有不少。
比如,这先会是让保险公司非常头疼的旗舰。侧后向激光雷达能覆盖除了正后方之外的盲区,车体上大量的一体压铸能保证更好的车身强度和安全以及驾驶、主动悬挂比保时捷最新的技术集成度更高。但在线上同步在看发布会的保险公司区域负责人给我发的那条微信是,这车的保费注定便宜不了,如果比特斯拉Model S更贵,你都不要惊奇。
总之,不管怎么说,蔚来ET9肯定是亮点多于槽点的。尤其是有了自研芯片和自研系统之后,蔚来对有效数据量的提升会是指数级的加速,参考特斯拉用自研的低算力芯片就足够把现在的主流车企在智能驾驶上卷的一塌糊涂,这都会在李斌发布会上埋的那个彩蛋里陆续爆出。
彩蛋是李斌的那句“ET9还有很多要说的,受限于时间,我们后面慢慢再说”,以及身后背景板上PPT里没有展开的SKYOS,等等。
资本市场,略微心发慌二级券商和散户们对蔚来的评价多数是一句,“都说品牌好、车好,但想靠做它的股票赚钱也是真的难”。蔚来的股价上扬不足,与其商业模式是中后段发力强相关。至于此次NIO Day上并没有展开阿尔卑斯和萤火虫的遗憾,也让资本市场感觉略微心发慌。
情绪,会在周一的美股开盘上,见到分晓。
1万台销量大概在街上的能见度如何,各位参考奥迪A8L即可。
另外,可以参考的还包括奔驰S级、宝马7系的销量表现。宝马7系作为中国车市D级车近几年的销量冠军,在换代后遭遇能见度低的主因是,其年度销量从以往的2万台以上,在2022年减少至1.45万台,这之中还包括了老款7系清库存的销量。
至于旗舰级轿车的高位表现要做到多少才算优秀,奔驰S级是个好参考,从2017年最低的1.79万台开始,到2018年一直在2万台以上,再到2022年爬升到最高点的25753台。
至于更贵的保时捷Panamera,其在中国的销量数字也是1万台/年左右,换算下来就是800台/月左右。
蔚来在售卖ET9时该朝哪个方向使劲,路径其实很清晰。否则,就容易沦为吉祥物般的存在。
写在最后:其实对于李斌来说,通过蔚来ET9能对资本和市场讲的故事还有很多。比如,对技术旗舰来说,单独展示硬实力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随着其应用,那些顶层的能力要逐渐下放至更亲民更走量的车型上。
例如相应的彩蛋和巨头,这对整个蔚来40万用户群体,以及外界的刺激度显然会更大。
再比如,既然已经在上海的吹风会上说明了第二品牌“什么好卖,造什么”的计划,大可在2023年年底再放出一些不敏感的发酵信息。
而通过一切,其实我们也能得到那个新的结论,李斌和蔚来的2024年路径已经锚定。无它,唯好好卖车尔。至于蔚来ET9能不能在车市里炸出一篇天地,除了秀肌肉之外,就是销量数字。两位数自然不可取,而是要快速拉到800台/月以上,那才是明路。
销量数字面前,李斌所说的17项全球首发技术,552项申请专利,以及发布会上只说了不到30%的重点内容,还有更多内容后续慢慢揭开,才有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