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睿欧提车作业:途睿欧月销百台,福特中国市场“困境写照”?

2020年,中国MPV市场迎来春天。但作为中大型MPV市场中唯一的全球同步车型,福特途睿欧表现惨淡,月销量长期在百台上下徘徊。经销商认为,这与福特在中国市场的现状有相似之处。

2016年初,福特途睿欧正式上市,这是继撼路者之后,江铃福特的第二款乘用车作品。

据说,当年撼路者的销售话术是,要做“普拉多终结者”(事实证明:不切实际的“口号”不如没有)。

而来自欧洲的MPV途睿欧进入中国,最想搭的热点自然是别克gl8了。

GL8在中国的品牌效应自不必说,虽然动辄十七八升的油耗和每年一千大几的车船税,但商务用车市场依然具有统治力。

不过家庭用户和三、四线不太富裕地区,还是希望能有更便宜的产品。

所以,福特途睿欧上市之初,全国江铃福特地处偏僻的4S店里,也迎来了一波看车的客户。

没有自动挡福特全球车“水土不服”

途睿欧的售价还真便宜,17.69到20.39万,跟上一代GL8商旅版的最低配价格差不多。

福特还为这款车准备了“当家花旦”——2.0T的EcoBoost涡轮增压发动机,蒙迪欧翼虎、性能车福克斯RS同款,203匹马力的账面数据也够用。

但福特店里,看车的人依然失望不已。

福特途睿欧的配置“单调”到只有两个,更郁闷的是——最初的车型竟然没有自动挡!

“全家乘员都能驾驶,是一辆家用MPV的基本要求,自动挡缺失直接让店里少了多一半的成交量。”有销售人员吐槽,也不知道当时福特怎么想的,真不懂还是做不到。

但在资深福特经销商眼中,可能还真是不太容易做到。

其实,途睿欧不是福特在中国引进的第一款MPV,早在十五年前, 长安福特就曾国产过S-MAX,欧洲家用MPV比较紧凑的车内空间和偏运动的调教,让这款车早早的成了“先烈”。

如今,不甘心的福特卷土重来,从欧洲带来了尺寸更大的途睿欧。

这款基于第六代全顺平台打造的乘用车MPV,与全顺主打欧洲货运市场不同,它的主要受众是警察、小商贩和户外运动爱好者。

欧洲独特的用车习惯之下,途睿欧主销柴油机配手动挡版本,本身就缺乏自动变速箱匹配经验。

于是,途睿欧的自动挡车型晚上市了一年半,新车红利期基本错过。

全顺“近亲”无缘商务车用户

如同练武要讲根骨,架构平台是汽车产品的根本。

福特途睿欧之所以能在上市初期赢得关注,源于当时的“技术”宣传:后悬挂采用扭力梁配合空气弹簧的形式,全系标配空气悬挂,第三排拥有三张独立座椅,而且每个座椅都有单独的儿童座椅锁扣。

以上种种,让潜在客户对车辆舒适性浮想联翩。

笔者身边的多位朋友,当时都第一时间大老远跑去试车了。

但见到实车后,印象却大打折扣。

首先,由于全车塑料材质的面板大台较多,车内塑料味较大,而且看上去非常廉价。

其次,驾驶过程中,过高的离合器结合点和方向盘过重,开起来比较不舒服,成为多位朋友的槽点。

第三,比GL8高出一头的车身,让这款车的风噪非常明显,比较大的车门接缝也增加了车里的噪音。

第四,偏硬的座椅填充物和比较少的调节范围,不太透气的座椅皮料,开一会儿就会很不舒服(开空调不管用,正面冷背后热,最难受的感觉)。

第五,后空气悬挂本来是亮点,但由于不能主动调节阻尼和软硬,实际使用效果不明显。

第六,前悬挂是福特招牌式的运动风格,但在中国路况却水土不服:过减速带如果太快可能会把驾驶员“颠出翔”。后悬挂有些支撑不足,坑洼路面车辆起伏较大,急刹车时更难受。

第七,即使是工作用车,福特手动变速箱比较长的换挡行程,和不带任何支撑的仪表台储物盒盖板,让专业司机都会用脚投票。

“想从乘用车突破,但技术还是商用车底子,这是途睿欧问题的根源。”还是经销商看的通透。

自动挡难救主家用MPV也不合格

“自动挡车型刚上市时,本以为能打一场翻身仗的。”

2017年,自动挡福特途睿欧上市,苦等了一年的车主陆续提车,大街上这款“大方盒子”逐渐多了起来。

出乎意料的是,上市不到一年,福特途睿欧陷入了滞销的状态。

这次,更多人开始认真思索这款车。

首先,途睿欧车长不到5米,轴距只有2.9米,甚至没有迈过中大型MPV“轴距3米”的门槛。

其次,这款车两米的车宽和车高,都是同级别最大的。带来了更大的转弯侧倾,更高的油耗和更大的风噪,特别是停车入位和进出两米限高地库时非常费劲,即使车门上配置了卡车上常见的双曲面后视镜,剐蹭概率依然较高。

第三,两米的车高,没有体现出车内空间增益。这是因为,欧式MPV以商用为主,地板普遍较高,挤占了很多车内空间。而拉开车门后,你会发现上车需要迈两级台阶,老年人上下车费劲。

第四,福特途睿欧全系都不可以打开侧窗通风,只有主副驾驶配置了电动车窗。后排乘客只能通过空调和天窗换气,小天窗还是上开式的,只能打开三分之一面积,让怕吹空调的老年人无所适从。

第五,日常使用的便利性上,途睿欧只能用“糟糕”二字来形容,主驾驶旁边的卡槽中只能放6英寸以下屏幕的手机,第三排两侧没有任何杯架和储物盒。

第六,后备箱中,后置空调压缩机占据了四分之一的空间,严重影响实用性。接近两平方米的巨大后备箱盖,靠墙的车位里如果倒车入位,后备箱根本打不开。

高耗低配不宜商不宜家

“十三不靠,最大的性价比杀手锏用不上。”

熟悉商用车的用户都知道,商用车和乘用车的最大区别是,以超级“性价比”赢得特定用户。

性价比的前提,是有明确的特定消费群体。

可惜,福特途睿欧哪边都挨不着。

1、2.24吨的车重和庞大的车身,城市油耗偏高,堵车带空调的工况下经常会高达17、18升。

2、空气悬挂平均十万公里的使用寿命,涡轮增压发动机后期高昂的养护成本,

3、运动调校和全车硬塑料内饰,让行驶中的异响情况非常普遍。

种种短板,让福特途睿欧基本无缘商务车用户名单,家用就更难了。

今年,国六版途睿欧售价公布,增加了倒车影像、胎压监测等几个电子配置。

按理说这是好事,但这款车竟然比国五车型贵了一万多

这种营销定价策略,也进一步反映了福特中国的产品困境。轿车产品更新缓慢、SUV产品竞争力持续下滑,进入家用MPV市场,更是只能依靠江铃这些年卖全顺的经验推进。

这是因为,在北美市场,20年前稳达(Windstar)停产之后,福特就再也没有过家用MPV产品。

作者:车瞳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zacvip@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内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