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朗逸提车三年了不吹不黑,朗逸四万公里的用车感受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我的爱车-2017款1.6L手自一体舒适版朗逸。我的这辆2017款朗逸车购于2017年4月21日,到现在已经用了三年的时间。当时买车的时候裸车价格120800元,选择了4S店销售顾问推荐的金融方案,首付60800元,贷款60000元,两年之后一把还清。 最后加上金融方案手续费、保险、车辆购置税、上牌费、GPS费用等等,整车落地价差不多138000元左右。这辆朗逸是我的第一辆车, 因为当时马上要结婚,所以迫切需要一辆家庭代步车。 在入手朗逸之前也看了几款其他品牌的朗逸竞品车型,经过一番咨询、对比、试驾,最后果断选择了朗逸。

朗逸是基于MQB平台打造的朗逸外观内饰上都整体更加年轻,价格也很优惠,内饰上总体风格依然很大众,但在一些细节上做了升级,中控台看起来更有质感,电子手刹取代了原来的机械手刹,驾驶座椅可灵活调节添加了驾驶的舒适感。虽然是一款紧凑型的轿车,但它的后排空间却处理得很好,腿部空间很足,乘坐舒适度很高。动力方面,搭载1.5L自然吸气、1.4T涡轮增压两款发动机,其中1.5L最大输出功率为115马力,峰值扭矩150牛米,传动方面匹配的是5速手动或爱信6速手自一体变速箱。1.4T最大输出功率为150马力,峰值扭矩250牛米,传动方面匹配的是7速双离合变速箱。

我曾经就实际测试过这台车一天,大概在2万多公里的时候,刚好是一台车最好的时期。当时车在城区道路开,一共是跑了208公里,结果在加油还车时,大家猜我加了多少钱油。我估计很多小伙伴会说80、100多元之类的吧,告诉大家,才60快钱,这无疑再次刷新了我对这款车油耗表现的认知。对于用车者来说,储物空间以及乘坐舒适度也是影响用车体验的主要因素之一,尤其对于一款紧凑型家用车来说,在有限的成本范围内能给消费者带来更好的使用空间和驾乘体验往往便是制胜法宝。

回想三年前经不住老婆糖衣炮弹的狂轰滥炸,自己也按捺不住那颗买车的心,和众多新车主一样,怀了各种看车,试车,朋友推荐,同事介绍,因为第一次买车,总想多看看,结果就看花了眼,在我们当地南北大众和别克卖得最好,相信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既然那么多人买肯定有它的独到之处,去看了宝莱,
速腾,朗逸,
凌渡,还有
英朗和威朗,大众还是一如既往的去掉标也知道是大众,朋友之前接过一台速腾,看着还不错,

宝莱老婆没相中,凌渡老婆说她开看不到前头,无语啊,轿跑车很nice得好不好,朗逸试驾了下,当时对它的印象就是感觉真没特点,但也说不出哪里不好,英朗和威朗也挺好看的,也试驾了,但总感觉不是自己的菜,因为预算就奔着这些车型去的,所以就是长达两个多月的拉锯战,讨论推翻再讨论,朋友同事你来我往,老婆闺蜜电话和她打了又打,最终还是选择了朗逸,后来我总结了下,不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就是当时看车试车的时候怎么感觉都没什么特点就是最大的特点。

喜欢这篇《大众朗逸提车三年了不吹不黑,朗逸四万公里的用车感受》文章欢迎转发,大家对于大众朗逸有什么用车感受欢迎在文章的留言区评论!
作者:艾远说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