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电动车普及也有很长一段时间了,我家里有一台老款朗逸,寻思着搞点副业,就在去年9月份新入手了一台北汽新能源的EU5 R500的纯电动车,续航400公里,平时来回去工地,西安各处跑业务也不用和媳妇抢车用,美美哒!
可是冬天有点不好过啊!开过电动车的人应该都有感受!!!
↑↑↑之前朗逸黑色洗车头疼很所以买白色
选择新能源纯电动主要有这几个原因
入手新能源我考虑的优势:
- 第一:用车省钱!一公里一毛钱,堵车红绿灯不花钱。
- 第二:不限号!一周天天都能跑,再也不用限号挤公交啦,尤其是遇见天气不好的时候。
- 第三:能走公交车道!早晚高峰跑着公交车道一骑绝尘的感觉棒棒哒!
可能有网友会说充电时间太长等几个问题,我这还好!我们家小区步行5分钟的地方就有直流充电站!我也不去抢波谷电价的时候去充电,所以还算方便!强喷的不做过多解释!
可是美好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
电动车夏天空调制冷几乎感觉不到电池的额外消耗,基本上跑出去的里程和消耗的里程差不多,基本在0.9左右,我车续航416公里实际跑个350+公里是没问题的(别跑快,别上高速,为什么我下篇讲)!
随着气温渐渐降低,西安基本上维持在2-6度的时候电动车充电明显感觉虚电较大!充满402公里,出个充电站也就几十米距离就掉1公里续航里程,并且电动车没有燃油车那样一颗持续燃烧的心!冬天开电动车如果不开空调就像坐冰窖!越坐越冷!!!无奈为了摸方向不哆嗦,咱还是得开空调,这点我朋友的特斯拉也是深表同感。可是开空调真心受不了!随着暖风的吹出!续航里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迅速消耗!我大概测试了一下,排除电池模组在刚启动的时候会消耗电量来启动加热模块来保证电池组的正常工作温度之外,现在跑了大约10公里后开启暖风制暖,在时速60公里的情况下跑了不到500米的距离续航里程减少1公里,车速越高消耗越快,比例大约为0.5。按照我这车搭载的三元锂电池的化学特性,在温度更低的时候这个比例可能更低。
续航400+公里实际只能跑200+???
已经使用的电池技术无论是三元锂还是铁锂电池目前都解决不了低温下电池工况不理想的问题,并且在车辆制暖设备上的原理和我们小时候使用的电炉子原理差不多,并且没有更加跨时代的高效的电转热的装置。
有一天我在某宝刷汽车用品时突然看见一个叫 车用柴暖 的宝贝,就是利用柴油燃烧的热量,通过热交换设备将热量输送到车内,再仔细深扒!不得了!!!这不就是解决我一直开车的痛了吗!
↑↑↑貌似也许用的就这个样子
不过越看越失望,这设备基本上是大型货车使用,安装在驾驶室外保证通风排气,内接风管!小车基本不用想!
作为一个工科男贼心不死!一定还有救!
这玩意应该没什么太高的技术含量!
于是深挖资料……
从网上资料原理来看!果然不难!
这个设备完全可以安装在小车上作为供暖设备,但是安装位置比较麻烦!后备箱不可能,因为要排气!副驾驶也不可能!排风管,进风管安置都是问题,并且不安全。网上有动手强的大神已经安装在车上了,如下图↓↓
这是安装在发动机舱内了,电动车发动机舱相对宽松,可以安装。但是我个人并不推荐安装到这里,电动车部件不像燃油车,设计初都考虑到发动机高温工作的情况,柴暖自身产生的高度容易加速部件老化,造成损坏,增加风险!
经过综合考虑!柴暖可以装!
但是必须满足几个条件:
1.通风良好(进气位置不易进水堵塞,排气位置通畅安全)
2.安装拆卸维护方便(温度合适就没必要一直装着增加车重了)
3.自身设备安全可靠,对车辆不易造成损伤。
基本上满足这几个条件就可以了,环顾车辆四周好像没有哪里合适!!这可怎么办?
此时一辆头顶旅行箱的车从发愁的我身边路过瞬间给了我灵感!
这不就行了嘛!!!
具体思路如下
1.将设备扁平化设计
2.进风口前置向下(避雨),废气出风口后置向上(避免热风吹车顶漆)
3.暖风出口借由车顶天窗位置进入
4.整体设备磁吸式设计,辅以卡扣固定(不伤车身)
这样安装出来基本就是个带个旅行箱的样子,天气合适的时候可以拆下来放家里继续享受天窗的功能!
很遗憾的是搜遍全网依然没有相似设计的产品!!难道是我太优秀!!!????What???
作为一个工科男可以拍胸脯的说这个设计绝对可行!
欢迎大家提意见讨论!说不定就能很快享受到了!!
我是椰子壳!什么都懂点!
谢谢您的关注!
作者:80后的椰子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