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这已经是英菲尼迪换的第四次总裁了。很大程度上,这一次的高管变动不仅仅是让日产内部产生疑虑,同时也将会让英菲尼迪的用户的信心大降。】
撰文|蔡家伦、编辑|禾 子
不久前,日产汽车宣布,将由佩曼·卡尔加担任日产全球高级副总裁及英菲尼迪全球总裁,直接向日产汽车公司首席质量官汇报工作,此任命将于2020年6月1日生效。回顾过去的两年时间里,这已经是英菲尼迪换的第四次总裁了。个人认为,这一次的高管变动不仅仅是让日产内部产生疑虑,同时也将会让英菲尼迪的用户的信心大降。

近年来,英菲尼迪发生了太多的“变”,包括了总部变迁、品牌变迁、产品变迁等等。不少人认为“变”是处于危机之下才会做出的选择,国人有一句话“穷则思变”,在遇上危机的时候,“变”可以转危为安。但是从英菲尼迪的创立时间来看,英菲尼迪是不得不变,一家只有31年的豪华品牌,在BBA等百年汽车企业的面前显得实在是太弱小了。重点是,在英菲尼迪发展的这31年里,恰恰是全球汽车格局不断变革的30年,所以英菲尼迪的变革也是顺势而为。

后起之秀,技术狂热者
说到全球汽车格局的变化,那么就不得不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说起。当时候,世界汽车工业刚刚将进入了平稳发展时期,汽车的整体产量开始增长,工业格局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亚洲和美洲的汽车工业开始进入了蓬勃发展。美国汽车产量在90年代甚至一跃成为世界之首,美国也成为了当时候汽车生产大国,不仅出口量大,而且企业产品谱系宽。但是,在当时候的美国本土市场,汽车销量发展却开始趋向于平淡,平民化汽车市场份额逐渐缩小,高价值豪华市场呈现出了较强的活力,各大主流品牌纷纷瞄准了美国本土化的高端市场。

以德系和日系为例,德系品牌中宝马、奔驰等品牌开始在美国市场建设品牌,并且试图以高端品牌文化来征服美国消费者。日系是以丰田旗下的雷克萨斯、日产旗下的英菲尼迪为主,希望以性价比来赢得市场。当时候的英菲尼迪可以说是“后生晚辈”,创立时间不过三年,相比于宝马等资质较老的品牌,还是得通过作出革新来换取市场。

英菲尼迪认为,相比于营造豪华氛围,更重要的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和人性关怀。为此,英菲尼迪不惜在前期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研究联邦快递、四季酒店和诺德斯姆百货商场等以服务著称的公司,并制定了自身的服务政策。同年,英菲尼迪推出了Q45和双门跑车M30。凭借着出色的产品力,Q45在美国汽车市场上迅速走红,成为了宝马7系等车型强有力的竞争对手。而英菲尼迪M30经过改装之后,常常被用于下赛道比赛。

从此之后,英菲尼迪凭借着出色的产品力以及优质的客户服务,迅速成为了北美豪华汽车市场上的重要品牌之一。截止到2005年1月,英菲尼迪正式走向全球时,它在美国的销量已经累计突破了100万辆。
进入国内市场,却屡遇危机
英菲尼迪在美国市场上的成功,是不可否认的,无论是在前期准备的过程,还是后期的服务,英菲尼迪都做到了尽善尽美。英菲尼迪在2006年11月3日宣布正式进入中国,至此,英菲尼迪也开始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时期。个人认为,英菲尼迪对中国市场的研究要比目前大多数的二线豪华品牌要深。初来乍到,英菲尼迪一方面加快品牌零售店的规范化制度,另一方面投消费者所好,研发出了独特而富有魅力的新型车。

当时的中国对汽车的排放标准还没有像现在这么严苛,英菲尼迪顺势将G37引进国内市场,这代产品不仅继承了G35优雅的外观设计,还在原本强悍性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升级,凭借着3.7L V
q37HR发动机与连续可变气门升程系统,迅速获得大量注重性能的中国消费者的注意。但是,好景不长,在英菲尼迪的发展突飞猛进的时候,如同晴天霹雳一般,在2012年时受到了政治因素的影响,包括英菲尼迪在内的日系品牌均在国内市场遭受了重创。

为了让英菲尼迪脱离危机,当时的日产董事长卡洛斯·戈恩希望能够深入中国市场,让本土化效应得以扩大,甚至提出了在香港建立总部的建议,英菲尼迪的改革之路也正式拉开了序幕。英菲尼迪正式开始打造国际品牌,并且以国产的身份进入到中国汽车市场。个人认为,英菲尼迪在中国市场发展的过程中,能够始终保持着精益求精的品质是实属难得的。

在华的十多年里,无论是M系、EX系还是Q系,英菲尼迪始终都坚持着坚守品质,依托自身的技术把不一样的文化和理念带到中国。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了英菲尼迪全球发展的中心。2019年,东风英菲尼迪销售国产车型达到了33417辆,增长达18.1%,是目前二线豪华品牌中的重要一员。不过英菲尼迪的销量数据还是远远不够理想,从它的各个方面来看,还是有待提高。

四次换帅,能否逃离厄运
英菲尼迪目前面临的危机,其实早在2016年英菲尼迪原中国区经理离职的时候就已经埋下了根源,后续引发了东风英菲尼迪总部裁员、内部调整等一系列事件。由于戴雷时代对品牌和销量的疯狂透支,导致英菲尼迪在接下来的公司基本面上留下了一个个难以梳理的难题。戴雷在任期间,为了提高品牌知名度,在营销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包括赞助了《舌尖上的中国》、《晓说》等娱乐节目,虽然知名度提高了,但是在投入产出比上却让整个行业诟病。

截止到6月1日之前,两年的时间里,英菲尼迪已经经历了三次换帅,至于新任总裁能否带英菲尼迪脱离困境,还是有待考究。英菲尼迪之所以在近年来无法与雷克萨斯媲美,很大部分原因在于英菲尼迪在售车型产品单一、终端长期优惠有损品牌形象、经销商渠道陷入瓶颈等问题。而雷克萨斯在品牌营销上无疑是要比英菲尼迪更加出色,比如
雷克萨斯es,不少消费者心甘情愿的花多几万
元来提车。

所以英菲尼迪新任总裁在上任之后,无疑是要面临多项难题,比如核心市场业绩不振、疫情过后的汽车企业等等。所以这位“新官”上任之后需要处理的问题,不仅仅只是如何提高销量,同时还需要带领英菲尼迪走出目前的经济困境。
点评
英菲尼迪在华多年,但是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目前的品牌影响力大不如从前。新任总裁将会在6月1日走马上任,最终会发生什么样的改变其实并不好说,用“千疮百孔”来形容现在的英菲尼迪也不为过,新任总裁的压力不是一般的大。而频繁换帅无疑会使公司的员工的信心大降。
(本文系《禾颜阅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作者:阅车禾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