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旧工厂,你脑海中浮现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是剩下的辉煌记忆?
还只有是荒废的厂房?
曾近我也一直认为只有荒废的厂房,自从前两年去过重庆的鹅岭二厂,便刷新了我对旧工厂的印象,这些老厂房,既保留了独栋旧楼原有的风貌,又加入了现代设计的艺术风格,老与新的糅合,让这里独具魅力。
你一定以为我要介绍的鹅岭二厂,NONONO,在某日习惯性的刷朋友时,突然发现在我身边就有一个类似于鹅岭二厂的旧工厂!
走进它,还是能看见它旧时的模样,它依旧伫立在那里,在这平淡的日子中,任凭时光流过一砖一瓦!
虽然不曾经历过那个辉煌的岁月,但是有“辣馒头”承载我所有的青春与激情!
上午还在位于深渡的朋友家,中午刚过,刷朋友圈时看见漫话谷,于是就有了这趟说走就走的小旅行。
天空飘着丝丝残云,梅雨季节刚过,还不是特别的燥热。
一小时左右的车程,很适合这样的闲暇游,这里的停车位就是废弃的篮球场。
现在看到的就是向东厂的入口,整个老厂区位于一个山坳中,夏天来此,还是很凉爽的。
上世纪六十年代,在“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的时代号召下,一大批上海技术人员和高级知识分子来到皖南大山建设三线厂。坐落于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屯光镇的原上海向东器材厂,辉煌了十几年后,人员撤回上海,厂移交给地方。
眼前就是老厂房改造的图书馆,这个时间点来此游玩的人真的很少。
老旧的平板车上介绍着向东厂的历史以及向东书馆的历史。向东书馆为原向东厂的图书俱乐部,供职工们看电视,借阅图书等娱乐活动。
现在的向东书馆里全是儿童类图书,很适合周末亲子游,在此畅游童话世界。
油画上的女孩分别穿着劳动鞋和舞蹈鞋,工作的同时也需要兴趣精神粮食。
很有年代感的黑白电视,我就是看着黑白电视长大的,你们呢?
旧门板改造的长条桌,复古的布艺沙发,静坐于此,放空自己,这里将是一个可以安放心灵的地方。
上世纪六十年的的向东厂小卖部旧址,当然现在在小卖部很难找到那个年代的物件了。
小卖部里摆放了这个时代的玩偶。
画框里装裱了那个时代的物件,江淮香烟、大铁桥香烟、当地工人与上海之间的来信、以及汽车票。
青石阶、生锈的栏杆、斑驳脱落的外墙,老旧的木制楼梯,用手去触碰斑驳的历史痕迹。
厂房、车间、宿舍楼等建筑依山而建,延伸开来,二三层的老屋、锈蚀老去的物件,仿佛听到50年前无数上海人在此辛勤付出的劳作声。
清澈的溪水从山谷深处缓缓流淌经过,让我想起小时候门前的那条小溪,想起我的整个童年。
向东厂里现在种植了许多青梨。
路边的冷饮小卖部,逛累了,可以来瓶冰阔乐提提神。
加了汽油机改造后的二八大杠,也是风靡一时,在我的童年记忆里,还见过有人骑行。
19年12月18日在废旧的车间里举办过一场主题为《古朴、蓝》的时装秀。
展现在眼前的应该就是当时办展过后的框架,可以当时并不知道这里,不然也能来(一)凑(饱)波(眼)热(福)闹。
整个向东厂由广东人投资改造,所以这里还有旧厂房改造的广东【足荣村手作博物馆】。
来的很巧,正有位阿婆在手工麻绳制作物件,在与阿婆的聊天中得知,他家离这并不远,当时的广东师傅教会他们就走了。
麻绳制作的小香包,价格不菲,百八十一个。
整个向东厂、漫话谷并不大,前前后后个把小时就能踩遍所有角落,当然如果你是文艺青年,或者就是喜欢这里的旧瓦房,青石阶,一草一木,待上半天也会依依不舍,感受这里的漫时光!
和颜粤色茶餐厅,不愧是广东人投资改造的,广东美食在这里就能尝到。
咖啡世家,参观了一下,可以自己手磨制作咖啡。
喝不来咖啡的我,还是奶茶、蛋糕更适合我的中国胃!
每个建筑、每个物件、每个角色都应该被每个时代铭记,现在他们正以全新的面貌展示在我们面前,新与旧必定会碰撞出最美的火花!
本文出处:玩车迷:https://www.wanchemi.com/作者:骑毛驴的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