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最遥远的爱情,不是你在跟前,我看不见你。
而是明明喜欢却带不走你。这个故事是新疆。继续醉美的新疆之行《二》
琼库什台村,位于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特克斯县喀拉达拉乡,2010年12月13日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琼库什台村距离县城90km。由于多数都是山,开大概要三个小时。
早上6:30,们又次租出发这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琼库什台,按导航显示,克斯县城到琼库90km。大部都是山公。感觉迈腾有点悬,SUV还是一点。
这段行程的路线示意图。
每到一个转弯,视野开阔处都拍几张美美的照片。还处云山雾绕,朦胧中也掩盖不了她的妩媚。
一路顺着盘山公路而上。都是连绵不断的山丘。
天色渐渐明亮起来,山中飘动着一条条薄纱般的云雾带,有如围在大山身上的纱巾。
摄影师的天堂。辛苦的老医生,白天游山玩水晚上还要住在酒店里面修图批图。
这样的摄影技术打几分?
路过的村庄更如同藏匿在山中的精灵时隐时现。
特克斯前往琼库什台的这百公里路途,沿途随处可见的高山草原,圣洁雪域,碧绿田埂,金黄麦田。古老村落。
远处村庄升起了袅袅炊烟。都说这地方高远,贫瘠,荒芜,也正是因为少了世俗的纷扰。才感觉像是人间仙境一般。
当地人骑驴的样子。让我在脑海中想到了阿凡提的样子。
少年骑着骏马翩翩而来。
晨曦中的动物又开始了一天的觅食和嬉闹,每当有牛羊的经过的地方,偶尔会传来叮当叮当的牛铃,羊铃声,
琼库什台是一个典型的牧业村,这里的房屋都是用松木或者杉木所建。有的木屋已有百年历史,非常有历史研究价值。在2100年的时候入选为中国特色文化名村了。
目前,村庄还保留着很多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具有哈萨克族游牧民族特色的木屋。
木屋,
村里更是乌孙古道的北入口,原来生活在河西走廊的,乌孙族由于匈奴族的欺压,西迁。沿着一条线为人知的通道进入天山腹地的伊犁河谷,赶走了同样因为胸露驱逐而迁入到镇里的大月氐人,当年乌孙人西迁所走的通道就是这道路。
几个牧民骑着马儿在搬运东西。牛拉马驼大多是它们的主要运输工具,
成群结对的牛羊在草原上。嬉戏觅食。
现在这条古道成为琼库什台徒步路线是一条从新驴到老驴都可以一试的路线,是一条着五天能走完,走十天也能走完的路线。
返程途中,我们来到了喀拉峻草原的阔克苏大峡谷景区,景区景观特色主要以,峡谷地貌,水体景观,高山草原为主,集山,水草为一体,其中美人坡是景区最具卖点的景色之一。
峡谷地貌,山水一体,山的厚重,水的婉约。
水体景观,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这个鳄鱼湾。
鳄鱼湾,顾名思义,就是中间像一条趴在水上的鳄鱼。
草原美人坡,人们更津津乐道的是寻找最美丽的美人臀。
美人背,独特的地貌像是女性优美的艺术,
这个也好看。
著名景点九曲18弯。
喀拉峻草原的另一个景区布拉克,布拉克景区是东喀拉峻草原的精华区域。
这里最著名的是五花草甸,鲜花台,库尔代森林大峡谷。三级夷平面观景台和猎鹰台观景点,五处景点,
站在观景台上。
观景台。
由于五个景点距离分的很远,而且景区交车到站后还需要徒步行个几公里,所以我们只能放弃部分景点了。
傍晚时分到达伊宁市。伊宁市古称宁远,始建于1762年,为清代伊犁九城之一,1952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建设,是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首府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伊宁的喀赞其民俗旅游区,集中展示了维吾尔族的建筑,人文和生活等等方方面面的景观。
这些建筑古老而具有特色。
老街的街巷分布着欧式建筑,中西风格结合的建筑,富有地方特色的民居以及百年历史传统的民居等。
各式建筑在这里完美体现,保持了较为完整的传统风貌与格局。有居民博物馆之称。
伊宁喀赞其民俗旅游区,是北疆唯一一个以维族风情为主体的原生态人为景区,居住着维吾尔族,回族,哈萨克族,乌兹别克等少数民族。
这种用闷火烤出来的面食,又脆又香。
这里少数民族都非好客,你可以参观他们的居家,他们还会邀请你喝喝奶茶。
大部分主食还是以面食为主。其实他们这里的特产是新疆大盘鸡,手抓饭。烤全羊,烤羊腿。
勤劳的阿姨卖菜。土豆,洋葱,西红柿也基本上都差不多。
伊宁市2010年被南方人物周刊评为中国十座易居中小城市之一,并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
当地人生活最真实的写照。
逛逛老街,被一阵阵歌声吸引,寻声望去,一家维吾尔族家庭正在举行婚礼。
这些餐前点心基本上都是一些坚果大枣。葡萄干什么的。
我们被主人家热情的邀请入席,临时坐了一会儿嘉宾体验了一回维吾尔族的婚礼,这也算是旅行中的一个小惊喜了。
这些后厨加工美食。其实也就像农村的宴席一样,基本上都是大锅饭。
餐前点心吃完,准备上菜了。
还有歌手表演,唱歌跳舞应有尽有。
酒足饭饱。也该是告别这种欢乐了,继续开往果子沟大桥。果子沟大桥是国道045线赛里木湖至果子沟口高速公路的关键桥梁,桥梁全长700米,桥面距谷底净高200米。8月12日,我们前往霍尔果斯口岸,是第一次通大桥天气最那天。
果子沟大桥
果子沟大桥。
该大桥是新疆公路的第一座斜拉桥,也是国内第一座公路双塔双索面钢桁梁斜拉桥,是新疆公路建设史上一次重大突破。
8月16号从伊宁前往克拉玛依市,再次穿行果子沟大桥。由于昨晚到上午一直有雨,引桥路段上已发生山体滑坡,且浓雾弥漫,给果子沟大桥披上了一层白纱。
雾还没有完全退去,云雾缭绕,给此处又增加了几分神秘的色彩。
在这个位置能拍到果子沟大桥。可想而知,这座桥当时建的难度是多大
从这个位置看,两个隧道口就像巨龙的两支眼睛一样。
克拉玛依油田是我国解放后于1955年发现的第一个大油田,克拉玛依系维吾尔族语:黑油;的译音,得名于克拉玛依油田发现地。
石油纪念广场上的开拓者和油滴雕塑反映了石油工人。创业艰辛,为中国的石油工业所做的贡献。
开拓者的雕塑。
黑油山景区向一处石油知识普及的课堂现实展示了石油开采到使用的过程。
这个服务中心看像极了一个油罐车。
现场展示的物品告诉你石油的用途。还在冒泡的油井面上泛着厚厚的石油。
油井。
这里的人民广场是市民们休闲娱乐的场所,暂时我们耳边回想起了当年马玉涛演唱的《克拉玛依之歌》。在帖子的最后先把这首歌分享给你。
当年我赶着马群寻找草地。
到这里我勒住了马我瞭望过你。
茫茫的戈壁像无边的火海。
我赶转过脸,向别处走去。
啊,克拉玛依。我不愿走进你。
你没有草地也没有水,连鸟儿也不。
啊克拉玛依。
我不愿走进你。
你没有歌声,没有鲜花,没有人际。
啊拉玛。
你在荒凉的土地,我转过脸向别处望去。
啊克拉玛依。
我开了你。
今年我又赶着群经这里。
遍是绿树高楼旗。
密密油井像无边红地
赶紧催过马向克拉玛依跑去。
未完待续。
谢迈这个论坛,将把所有到的景都呈现给你。祝你天天心情!
本文出处:玩车迷:https://www.wanchemi.com/
作者:窝哎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