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打动一个消费者需要花多长时间?
对于汽车厂家,可能需要上百年的历史积淀外加数以亿万计的广告投放;对于车主,可能需要十年朝夕相处的陪伴和从不掉链子的极端可靠;对于潜在买主,每家经销商的平均发挥时间只有半小时不到;而对于我,仅需要避振器压缩回弹短短不到1秒的时间。
开着雷克萨斯UX300e缓缓碾过停车场出口的第一根减速带,我脑海中飞速闪过的是上面那段话。
而当它又压过第二根减速带时,我的下一个念头是,我可能会挺喜欢这台车。
不为了电动而电动
这篇文章起了个很俗气的标题,而这种“首先是一台XXX,其次是一台电动车”的说法,我也早就忘了是最先听谁提起的。显然,不论是谁,都没有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唯独硬件上不可逾越的差距在于,电机可在瞬间(理论上是光速)输出最大动力,而内燃机需要经历降挡、转速攀升,甚至涡轮上正压的过程。但这也只是快和慢的差异,并不是好和坏的区别。强行让电动车给驾驶性标定做得像一团浆糊的车背锅,把开起来有晕眩感归结为电动车的一大特性,实在是有些刻意给电动车抹黑泼脏水。
那么好了,既然造电动车和造汽油车的目标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起码在驾驶层面是如此,能源补充层面另说),这个问题放在UX300e上面就变成了如何造一台雷克萨斯。
我区区一个编辑当然不知道该如何造一台雷克萨斯了,但对于一台雷克萨斯开起来应该是什么样,我还是能说上几句话的。
精致、细腻、舒适、自然,这几点都在UX300e上得到了落实。
还是从最打动我的底盘滤震说起吧。一台车的什么细节会让你觉得有质感,很多人会说内饰某些精巧的设计用料,或者潜藏在某处的贴心小配置,但我认为最能凸显一台车质感的,其实是它的底盘调校。但凡这台车在移动,悬挂的连杆、避振器、弹簧、衬套等等无时无刻不在工作,而这些4D的动作,无时无刻不强烈影响着车内乘客的感受。
如果再形容地玄学一点,UX300e的底盘给人一种张弛有度,充满呼吸感和韵律感的体验。过滤振动既不显得过分慌张手足无措,但也不是通过一味地“傻软”牺牲车身控制来满足隔绝感。柔韧!可以说是越级的存在。
而油门踏板这边,雷克萨斯早已是电机扭矩控制的老玩家了,造了这么多年的混动车,单纯标定电机其实是把难度降低了好几倍。不过在逻辑层面上,UX300e确实和新兴电动车差别很大,D挡下是完全没有能量回收的,松油的滑行感与汽油车无异。而即便放在强制能量回收的B挡,整体的拖拽感也不算强,基本和某些调校激进的新势力电动车最弱的那一挡差不多。
不会像雷克萨斯其他车一样好卖
雷克萨斯有很多车都是一车难求,犹记得去年年初UX汽油版刚上市时,我到上海的经销商问了一圈,都说没有现车。不仅需要额外加价,而且提车时间排到了8个月以后的国庆。时至今日,过去了大概一年半还多的时间,汽油版UX依旧没有优惠,而这款4月份才上市的UX300e,已经给出了2万元的直接降价。
从指导价上看,UX300e仅有两个高配,从36.2万元到38.5万元。考虑到电动车消费者并不固化的需求,它的竞品大致有特斯拉model 3、蔚来ES6、奔驰EQC等等。
但不可否认的是,电动车由于续航里程方面的短板,有些玩法是和汽油车不一样的,这就包括特斯拉在不断普及和升级的超级充电站以及蔚来推出的换电服务、一键加电、移动充电车等各种服务。
反观雷克萨斯,甚至包括奔驰宝马奥迪捷豹在内的一众传统豪华车企,在布局充电网络这件事情上都显得比较暧昧。
而传统派和新势力派呈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或许很大程度上也是屁股决定脑袋的结果。对于传统派,造电动车一直是比较半推半就的举动,燃油车仍旧是当下甚至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的重头业务。况且未来的电动化路径究竟该如何发展至今没有明晰的方向,同时也没有多少消费者真正打心底里喜欢电动车,大肆铺开自家充电网络并不是聪明的做法。
写在最后
什么人最终会选择NEDC续航里程400km的雷克萨斯UX300e?或许是那些对品质和细节有很高要求,同时家里有多辆车,不在乎空间和这辆车的续航里程,有腔调的人。
但如果是这样,又为啥不买辆UX260h呢?噢,对了,上海限着牌呢。
本文来源:玩车迷:https://www.wanchemi.com/作者:买车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