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给固化已久的汽车行业带来了系统性的变革。从产品端来看,特斯拉推动了汽车自动驾驶的应用、电子电气架构的革命。而在销售体系上,特斯拉让直营模式成功推广开来,不少品牌也开始探索直营模式,Polestar极星就是其中之一。
作为沃尔沃旗下的高性能新能源品牌,独立后的Polestar极星得以摆脱沃尔沃的经销商体系,开辟全新的直营体验店——极星空间。继今年6月份,上海首家极星空间在静安嘉里中心开业短短半年后,极星空间在上海再落一子。近日,Polestar上海正大广场极星空间正式开业。这一地处陆家嘴的商圈除了为极星带来可观的流量,高阶层的消费群体也是极星瞄准的目标用户,可以说是非常不错的选址,而这座极星空间也打造出了上佳的实际体验。
比特斯拉更好的体验
简约是刻在北欧人骨子里的信念,正大广场极星空间在装修方面汲取了博物馆、画廊、图书馆以及教堂的室内设计元素,采用了灰色色调和明亮的灯光。墙面上没有凌乱的广告牌,而是几张漂亮的海报和若干核心零部件,整体风格干净整洁,打造出极简主义风格的氛围。此外,极星空间在细节上也非常考究,像灰色的墙面还有做旧处理,看起来极具工业感。
设计领域有句话叫“少即是多”,整洁素雅的环境凸显了极星车型的设计之美,正大广场极星空间陈列着高性能电驱混合动力GT轿跑极星1、纯电动高性能轿跑极星2,以及极星最新的概念车Precept。干净整洁的环境可以让我们直观清晰地看到各个车型优雅的外形曲线和光影变化。这种感觉就像是身处那些精心布景、调色的广告片中,非常梦幻。你在拥挤的特斯拉体验中心,绝对没有这种奇妙的体验。
除了车型和产品亮点的展示,极星空间还设有设计工作台,用户可以在品牌大使,也就是购车顾问的帮助下,像专业的设计师一样在工作台上完成产品外观、内饰和性能部件的搭配,桌面屏幕和墙体LED显示屏会同步显示定制的爱车。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这座极星空间刚装修完成不久,但走进去之后,犹如坐进沃尔沃和极星的新车一样,闻不到一丝异味,这要得益于极星全面应用高品质的环保装修材料。
在运营模式方面,正大广场极星空间也借鉴了特斯拉的模式。极星的品牌大使不会背负销售业绩方面的KPI考核,因此,他们不会像传统销售那样竭力地推销产品,而是专注于解答用户对于产品的一切疑问,让用户获得最愉悦的购车体验。
总体来说,正大广场极星空间的体验要比特斯拉、蔚来好很多,无论是环境,还是设备都更有高级感和品质感。
直营模式需深度绑定互联网
传统车企车型众多、销量规模大,但布局地区较广、在各地的本土化经验不足。如果在全国各个地区布局直营店,每家店几百万的投入,必定带来极大的成本支出,也难以实施精准的区域营销活动,由各地投资人负责的4S店经销商模式最适合传统车企。同时,这些经销商也承担着主机厂快速回收资金和车辆蓄水池的作用。在行业高速增长期,卖方占据车市主导地位,经销商模式更为适用。
但当下中国车市已经是典型的买方市场,用户更加懂车,而且更注重体验和服务,拒绝套路和推销,只想安心、舒适地完成购车。传统车企的经销商体系要完成这种转变困难重重,但对于车型较少、定位高端、利润率高,同时又没有传统经销商体系拖累的极星,以及特斯拉、蔚来等品牌来说,去重向轻的直营店是最佳的渠道模式。
当然,一家接一家的极星空间开业并不代表极星就在直营模式上取得了成功。智能移动终端的蓬勃发展,早已让汽车经销商和互联网深度绑定,互联网已成为客流量的主要获取来源,直营模式更是如此。
在直营体系中,直营店脱离了传统的4S功能,售前、售后环节被大幅弱化。店面只是一个实际看车的地方,消费者完全可以在网上下单购车,提车也是上门服务。因此,良好的互联网体验是开展直营模式的必备环节。
虽然极星空间店面看起来赏心悦目,但互联网体验却是个问题。比如,我登录极星官网,竟然没有找到极星空间的地址和联系方式。行吧,PC已死,手机才是现在的流量入口。我又下载极星APP,竟然还是一无所获。最后终于从极星公众号跳转到小程序,绑定了个人信息之后才找到各个极星空间的具体信息。
后来我睁大眼睛,又仔细翻了翻极星的PC官网,最终在页面最下方的一行小字上找到了极星空间的地址。如果我是一个对极星有兴趣的消费者,又没有机会在静安嘉里中心或正大广场偶遇极星空间,可能在找店看车这一步就放弃了。
当然,找地址只是一个小细节,我也不是吹毛求疵,在其他功能方面,极星的官网和APP也比较简陋,更缺少用户交流社群。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再好的产品也需要足够的曝光量,同时,APP社群进行维系客户的忠诚度的重要方式。极星在互联网体验方面距离特斯拉、蔚来还有一定的差距。
就互联体验来说,我们还是可以在极星身上看到不少传统车企的影子。深化互联网思维、提高移动互联体验是极星亟需补足的方面。当然,转变从来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相信背靠沃尔沃的强大资源和独树一帜的环保理念,极星会不断精进直营模式,为我们呈现出更卓越的豪华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