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签署了RCEP和中欧贸易投资协定后,中国汽车将会更多地走出国界。中国汽车出去之后到底如何呢?是获得赞誉多还是诋毁更多?中国汽车的水平到底是怎么样?我们打算通过这一系列的文章,告诉国内的朋友,中国汽车在国际市场到底如何?
第一期,我们要讲的是吉利缤越。一款在国内平平无奇的SUV如何在国外成为爆款的故事。2017年6月23日,吉利收购了马来西亚的宝腾(Proton)汽车49.9%的股份,拉开吉利了轰轰烈烈的出海历程。
·缤越在马来西亚有多受欢迎?
吉利缤越,这款车在国内的热度并不高。在百度的搜热度中,缤越这款车的资讯热度和搜索指数只有热门车型的十分之一甚至更低。在2020年终,吉利缤越这款车全年卖出了124456辆,排在中国SUV销量榜中的22名,也就是说,在一般的月度销量TOP 10、年度销量TOP 10的盘点中,你很难看到缤越的身影。
但是吉利缤越在马来西亚中,绝对算得上大部分大马人梦寐以求的一款车型。它在马来西亚有多火爆呢?列几个数字吧。
第一个数字,2万7千4。吉利缤越(在当地由宝腾汽车生产,名为Proton X50,下文提及马来西亚的缤越均用Proton X50)在2020年9月15日开启预订,在10月底,Proton X50已经收到了2万7千4份订单。
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说,2万7千4份订单根本不算什么。但是放在马来西亚,这是一个非常夸张的数字。马来西亚在2020年汽车总销量为529343辆,2万8千对于马来西亚来说就是年销量的5.2%。中国2020年汽车总销量为2531.1万辆,如果按照5.2%的市场占有率来计算,那么就等于吉利缤越在中国卖出了133.8万辆,这个数字在五菱宏光最顶峰的时刻都未曾达到过,可见Proton X50在马来西亚的受欢迎程度。
第二个数字是6。由于产能不足,现在想要在马来西亚买到Proton X50,必须等待6个月。幸好马来西亚不允许汽车加价,否则Proton X50的价格一定飞上天了。
截图来自于马来西亚汽车媒体CarPlus
在马来西亚,粉丝对这款车是狂热的,如果一位汽车博主说Proton X50的一点不好是要给各位读者做好充足的心理按摩的,处理不好是很容易被骂的。
·缤越为什么这么受欢迎?
为什么这款在中国平平无奇的车型在马来西亚能够被捧上天呢?首先,我们必须了解一下吉利缤越的一些基本信息。
吉利缤越是吉利的一款小型SUV,它基于吉利和沃尔沃合作研发的BMA模块化平台打造,这一平台可以横跨A0-A+级别的各类车型,这个平台下生产的车型有吉利的缤瑞、缤越和领克06。它在国内的价格在7.58万-11.98万元之间,比起合资品牌的缤智、XR-V等小型SUV便宜了接近30%。在马来西亚,Proton X50的价格在7.92万-10.33万马币(折合人民币12.64万-16.49万元)之间,比同市场的本田hr-v(国内的缤智)和马自达CX-3也是便宜了30%左右。
吉利缤越的车身长宽高为4330*1800*1609mm,轴距为2600mm,在马来西亚生产的Proton X50保持了原本的好身材。
而在动力系统方面两者就不太一致,国内的缤越采用1.4T和1.5T两种发动机,其中1.4T是四缸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马力141匹,搭配6速双离合变速箱。而1.5T的是技术来自沃尔沃的T3发动机,其最大马力达到了177匹,匹配7速双离合。
Proton X50则全部采用1.5T三缸涡轮增压发动机,但是先别急着说外国月亮圆一点,Proton X50有四个配置,其中三个都是采用1.5T的歧管多点喷射技术的低功率发动机,最大马力只有150匹,而只有卖到10.33万马币(16.49万人民币)的顶配车型才配备177匹的顶级动力。在中国,你只需要最低9.98万元就能卖到177匹的吉利缤越。
在配置方面,缤越的顶配车型配备了L2自动驾驶辅助系统,包括ACC自适应巡航、AEB城市预碰撞安全系统(带行人识别)、LKA车道保持辅助系统、LDW车道偏离预警系统、APA全自动智能泊车系统(带自动刹停功能)、BSD盲点监测系统、IHBC智能远光灯控制系统、SLIF交通限速标识智能识别与提醒,马来的Proton X50同样也配备了这些功能。除此之外,车内的娱乐系统,座椅、空调、音响等配置,国内与国外的水平也十分接近。
在中国人眼中看来,吉利缤越只是一款平平无奇的车辆,因为国内的长安cs35 plus,传祺gs3、名爵zs都能在相同的价位提供接近的动力、配置和空间的表现。这时候,我们就不得不提到马来西亚的市场情况。
标题:怎么可能?宝腾X50比免税的本田HR-V还便宜?
在马来西亚人眼中,Proton X50在这个价格提供如此丰富的配置,还有一副177匹马力的引擎,简直是不可思议。
截图:Proton X50车主分享的信息
从不少当地的购买者发出来的反馈来看,他们购买Proton X50很重要的一部分原因其实就是价格。在这个价格下提供了非常良好的产品质量、漂亮的设计、良好舒适的驾控体验。
大白话一点,就是竞争对手要么菜,要么贵。
在马来西亚,Proton X50的同级竞争对手是本田HR-V(缤智)、马自达CX-3,前者售价10.4万-12.88万马币,后者售价12.68万马币,而且他们没有诸如LKA车道保持辅助、AEB自动防碰撞、ACC自适应巡航等安全配置。而且他们采用1.8L自吸发动机和2.0L自吸发动机。在Proton X50的7.92万-10.33万马币价格面前,他们的动力、配置、价格都没有可以一争之力。
跟Proton同价位的车型是本田的锋范和丰田的威驰/致炫,日产的almera,这类车型的动力、舒适性、外观和内饰设计、配置上也没有办法与Proton X50一较高下。
更重要的是马来西亚市场的消费升级的需求和消费能力的限制。马来西亚的人均GDP跟中国差不多,但马来西亚人的汽车消费水平相当于我国15年前,热销的车型集中在4-6万马币(折合人民币6.3-9.5万元)。
不是说他们不想消费升级,而是可以消费升级,但没必要。从4-6万马币升级到8-10万马币很有可能只是从国产小型车升级到本田的锋范和丰田的威驰/致炫,空间和动力几乎没有升级,能够获得最明显的升级可能就是产品更加可靠,更加省油。想要升级到紧凑型轿车,买个低配车型,最低也要付出10万马币的成本。
Proton X50的出现可以说是直接满足了消费升级的需求。还有一组数据可以佐证这一说法。马来西亚最畅销的车型Perodua Myvi在2020年卖出了6.6万辆,而Proton X50在一个半月内就收到了2万7千4份订单,一个半月的订单比得上别人半年的销量,可见马来西亚的消费者是有钱,只要产品价格和品质合理,立刻能够掏出钱包。
·中国汽车真的强?
虽说Proton X50也不是完全没有缺点。例如Proton X50没有海外使用者习惯使用苹果的Apple Carplay和Android Atuo,而是配备了吉利GKUI的手机映射系统,在使用习惯上就没有做到本地化。
其次,由于Proton X50是一款CKD(零件进口组装)车型,它的备件数量有限,如果需要更换零部件,加上Proton在当地一直有维修等零部件时间长的名声,恐怕会影响日后的使用体验。
RCEP中中国对东盟关税承诺表。U表示免除关税削减承诺,即不减关税
但是这丝毫不影响中国汽车在马来西亚受欢迎的基本面。第一个证据就是销量,Proton X50是2021年以来马来西亚销量最高的SUV。消费者拿钱投票比在网上的言论真实可靠得多。第二个证据就是中国跟东盟签署的RECP协议中,汽车不在免税范围内,并且未来10年都不保证降税。这是中国汽车工业很强的官方认证。
如果回顾中国和马来西亚汽车工业历史,不难发现,中国汽车工业走大走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中国是一个大国。
马来西亚的现代汽车工业历史可以追溯到60年代,马来西亚在1967年批准了6家CKD(来件组装)厂商,顺带培育了国内一批零部件厂商。在1983与三菱合资成立了自主品牌宝腾,在1993年再成立了Perodua(又称第二国产车),并且在1996年由宝腾收购了英国跑车制造商路特斯。
中国跟马来西亚的经历是相似的,先是80年代的CKD厂商,如上汽大众,一汽大众、一汽奥迪等项目,再到21世纪之交各路自主品牌豪杰成立,如吉利、奇瑞、比亚迪,再到后来吉利收购沃尔沃。
中国和马来西亚都经历了,CKD、自主品牌成立、收购海外公司的历程,而且都有政府扶持产业给出关税、低息贷款等扶持政策,为什么中马最后的差距这么大?
我认为很大的原因是在于——中国很大。中国汽车工业中有差等生也有优等生,优等生可以出国竞争,讨论什么时候成为世界前几的汽车集团,差等生等待破产清算。但是马来西亚就只有两个宝贝——宝腾和Perodua,这两品牌有什么风吹草动就意味着国家的汽车工业遭受重创,而且财政也不支持他们多生孩子好打架。
其次,小国发展汽车工业和高端制造业都是以走出去为目标,因为走出去竞争能够获得更高的利润,反过来投资升级自己的技术,再出去竞争,形成正向循环。韩国和日本就是走这条路子。而马来西亚的汽车大部分以内销,满足内需为主。十几二十万台车的利润难以撑起下一代车型的研发,结果就是挣不了钱,没钱搞研发,产品愈加落后。宝腾和Perodua很多车都是因为便宜才能在大马卖得好,而不是有多强。
说个震碎三观的例子吧,大马车友对本田锋范评价都是更舒适了,更安静了。本田在中国人的心里是从来不做NVH优化的品牌,但是能够在大马车友心中觉得本田安静,那只能说马来西亚的国产品牌确实——垃圾。
中国车企虽然说没有大规模走出去,但国内的环境已经是国际级竞争环境了。德日美法各路豪杰跟中国车企在一个2000万的市场竞争,都拿出了最好的产品,现在国际上的重磅新车,中国不是首发市场那就是次发市场。日本在今年4月份即将发布的缤智,如无意外今年下半年,最迟明年上半年就在国内生产销售。
而且中国政府通过合资、降税等手段,降低车价使得外国品牌竞争力更强,中国汽车必须进行产品升级才能在市场上立足。中国在21世纪初九开始不断拉拢外资进入中国投资,生产更加便宜的车型。在2019年,中国降低了汽车行业的增值税,不少品牌的官方指导价应声下跌。随之而来的是,中国品牌汽车的市场占有率不断下降,去年这一数字已经不足40%,这在国际中是非常罕见的。
所以,第二点的核心其实是有没有经过竞争,马来西亚的汽车没有经历一次残酷的竞争,而中国汽车工业在竞争中撕下身上腐肉,让整个国家汽车行业的形象和产品都有所提升,所以才能够在世界中立足。
尾声
在初次接触马来西亚汽车市场的时候,我是很不能理解为什么缤越这么一款车能够在大马市场被捧为神车。在中国人眼里,我们有太多理由可以不选缤越,例如三缸、双离合、扭力梁。即便不选缤越,我们还可以选择传祺GS3、长安CS35,要实在嫌它太小,加个两万还可以买到哈弗H6这类紧凑型SUV。但是,马来西亚人却没有那么多选择,国产没有这么高级的车,其他车系价格贵了20-30%。所以,缤越在马来西亚成为爆款是必然。
同样作为汽车工业后发国,同样经历过CKD、自主品牌和收购外资,中马两国的汽车产业在2021年这个节点上,走出一强一弱的结果。这一点,当然离不开中国汽车产业人的奋力协作,筚路蓝缕,也离不开政府家长式的引导与鞭策,还有中国消费者的挑剔。希望有朝一日,中国人可以自豪地开着自己的国家品牌说——这才是汽车。
本文到此结束,欢迎各位看官点赞留言关注一键三连。你的支持是我们创作的动力。
本文来源:玩车迷:https://www.wanchemi.com/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