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逸开了4年,虽然动力肉了点,但它也算皮实耐用,没出过什么毛病。本来家里的第二辆车,我还想买辆合资车的,但朋友给我推荐了秦PLUS DM-i,7秒多的零百加速,3.8L的亏电油耗,1000多公里的续航,瞅这数据,想不心动都难,今天有空,我也去试驾了一下。
17款的朗逸,没有现款精致,但也算一代经典。
内饰也没现款的好看,17年国产车已经开始大跃进了,各种豪华大屏、皮质内饰,不过合资车口碑还是好一点,到了21年,我跟朋友同事,都觉得合资车也没啥了不起。
朗逸就说这么多,虽然有些槽点,比如减震硬、有噪音之类的,但好歹是自己第一辆车,还是得敝帚自珍。重点说说试驾秦PLUS DM-i的感受吧,我这辆试驾车是55KM旗舰型,颜值比朗逸要年轻、时尚一点,朗逸一直是老干部中规中矩的感觉,秦PLUS DM-i要更犀利一点。
超大面积的进气格栅,箭羽造型的LED大灯,都是挺张扬的设计元素,代表年轻人的个性,虽然我已经30出头了,乍一看觉得这车头有点中二,但是多看两眼,还是觉得年轻张狂点好,哈哈。
体格比朗逸大一点,轴距要长十几公分,轮毂也大一寸。
内饰比老朗逸好很多,跟现款算是打个平手,主要是性能差距太大了。
秦PLUS DM-i开起来的感觉和德系车很像,底盘稍微偏硬一些,不是日系车那种软踏踏的,但是方向盘和油门、刹车,则是很轻盈的,我的朗逸则比较重,踩油门起步的反应比朗逸快太多了,朗逸的零百加速要12秒多,秦PLUS DM-i只要7秒多,我开朗逸习惯了地板油起步,不然趴那半天提不起速来,开秦PLUS DM-i也用地板油起步,一下子就冲出去了,强烈的推背感吓我一跳,之后试驾过程中,我都是轻踩轻收,感觉非常平顺,即使龟速挪行,也没有半点顿挫。
皮革包裹的方向盘,手感比朗逸的塑料方向盘要好点。
另外车里的静谧性也非常好,安静地起步、加速,让我有点不适应了,因为朗逸踩油门时,会听到发动机突突突的声音,秦PLUS DM-i完全没声音,比帕萨特都好一点。
换挡台下面掏出了一点空位,安排了两个USB接口,可以放两个手机充电,朗逸的前排只有1个USB接口。
做工非常精致,档杆、一键启动都与时俱进了,非常简约,秦PLUS DM-i重点是EV和HEV模式的切换,EV是纯电行驶,HEV是油电混动,体验差别不大,经济模式和运动模式的差别倒是挺大的,运动模式输出非常激进,随便踩半程以上的油门,动力就全部到位了,动能回收有两个级别的,一个是标准,一个是较大,都没有拖拽感,标准动能回收,松开油门踏板后,和油车空当溜车的感觉非常像,较大的动能回收,松开油门踏板,则有轻踩刹车的效果,不管加速还是制动都很线性。
扶手箱很宽厚,位置也刚好能垫着胳膊肘。
后排也有两个USB接口,秦PLUS DM-i的车身尺寸是比朗逸略大的,所以空间感觉更宽敞。
我17年买朗逸时,1.6L自动舒适型裸车价13万多,算上购置税、保险,落地要15万,配置寒酸的连倒车影像都没有。试驾完,跟销售算了下秦PLUS DM-i的预算,55KM旗舰型裸车价11.98万,免除购置税,算上保险,落地也就12.5万,该有的配置一样不少,还是国产车性价比高啊。我打算五一前就把买车的事情给定下来!
本文出处:玩车迷:https://www.wanchemi.com/作者:xuser18942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