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迪Q5提车作业:奥迪Q5L安静、宽敞、舒适

选车第一关:一二线豪华品牌对比

奥迪、奔驰、宝马、凯迪拉克、雷克萨斯、路虎、沃尔沃、捷豹等等,其实在35万区间可以选择的一线、二线豪华品牌还是很多的。给大家看车的时候两个建议:一是先看二线品牌实体店,再去一线品牌店。不然看了一线,你对二线品牌就提不起兴趣。二是多方比价后,最后再去看内心期待的那个品牌。三是货比三家,包括价格、附加条件,尤其是车源。

凯迪拉克是我比较喜欢的品牌,作为美系车,车外形的硬汉形象很符合我的胃口,但是略显粗糙的内饰及做工,加上过软的悬架,我没有太大的兴趣。此外,凯迪拉克降价降到怀疑人生,XT5最近新款搭载了闭岗技术,油耗下降也很可观,性价比还是很高,但是综合素质距离ABB还是有不小差距。最近听说ATS和XTS要停产了,取而代之的CT4和CT5要上市了,生命周期末端的车型优惠力度还会很大的。
路虎、捷豹这对难兄难弟,这一路的下坡路不知道何时是尽头。过去路虎是土豪专用车,捷豹更是看做同保时捷比肩的存在。后来价格滑坡,神车路虎极光从50-60万的跌倒30万不到,让我大跌眼镜。捷豹也是在前行的路上给不上油了,慢慢淡出大众视野。看得出,品牌高位溢价还是扛不住市场长期的考验,但最主要我觉得还是技术积累不够,例如都说路虎车小毛病多,这也许就是技术工艺不完善的表现之一。总体上来讲,汽车品牌还是要靠整车的技术积累来全方位推进品牌的发展,仅仅靠某一个特长(eg.全地形功能)来代表一个品牌这属于偏科,这样的做法还是无法拉动整个品牌的发展。就我开过的路虎而言,给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这车不好开,很“阔”,内饰很古板,坐在里面处处洋溢着“豪”,但缺乏内涵。就比如一个小小的按键、或者是旋钮,给人的触觉反馈感觉很生硬。捷豹没有试驾过,在此不乱做评价。
沃尔沃是我很喜欢的北欧品牌,简约、环保、安全。这是极好的生活理念,但不是现阶段国内的购车理念。在《晓说》中“矮大紧”对北欧的评价很高,我想社会发展到某个阶段就应该是向着北欧国家居民看齐,而不是充斥着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的社会氛围。沃尔沃内饰简约,干净,给人神清气爽的感觉,在车内感觉呼吸的都是大自然的新鲜空气。S90、XC60的尾部的“雷神之锤”,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最主要的是老母亲大人没看上街边停着的环保灰色和环保蓝色。我想,待全社会的环保理念进一步提高之后,大家对沃尔沃这个品牌才会有更深的期许吧。沃尔沃挺住!
雷克萨斯,成熟的代表。端庄、稳重、开不坏。坚挺的价格和销量给与了最公正的评价,但整个车给我的感觉就是熟透了,技术成熟到接近保守。可能是我过于肤浅的内心还解读不了这车的坦然,感觉这个品牌的定位群体就不包含我。从车迷的角度来说,一个男人走向成熟的标志就是如何来看待雷克萨斯。


选车第二关:奥迪、奔驰、宝马何去何从

说完了以上的陪跑品牌,我们还是回到奔驰、宝马、奥迪三足鼎立的这个时代。一定程度上,豪华(奔驰)、操控(宝马)、性价比(奥迪)是这三个品牌的代名词,不考虑价格因素,其实还比较容易对号入座的。在购车环节中,我去这三家店仔细看了看这几个品牌的车型,简单的评价一下:
我们先来说说三大品牌的中流砥柱——C级车:奔驰e级从内饰完爆其他车型,坐进去这车就感觉是用来坐的不是用来开的,外形上,传承S级的外壳,可以说是内外兼修,以至于推出3年多了价格和销量依旧坚挺。宝马5系是近期中大型豪华车的销量冠军,内饰方面,如果说奔驰E级是古典温雅豪华,那5系可以说是时尚运动豪华,这也更加容易吸纳年轻群体客户。奥迪a6l,外形虽区别不大但也见不到官车的影子了。内饰的设计我表示看不懂,你可以说它比较有科技感,但它与豪华扯不上半点关系,尤其是棱角分明的设计语言总感觉容易磕到碰到,我不看好这一代车型的社会接纳度,另外,中控屏幕改为内嵌式的触屏,那就是指纹收集器,没有了实体按键的触觉反馈,整体设计感觉是走偏了。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这三款主流车型也是比较理想的选择,产品周期长、投放市场时间久,质量经得起考验,尤其是轿车的舒适度比较好,适合家庭出行。但最后还是放弃了,主要原因还是预算不够。E级和5系价格一直很傲娇,主力车型40W起步是基本数。相比之下,A6L和他们相比缺少竞争力,况且现阶段的价格还没有降到市场预期,年底入手时机更好。从车价来看,奥迪基本是稳在了准一线品牌的位置。
关于轿车和SUV的选择上,撇开价格因素,我想最主要的还是在买车的初衷。用于工作更多的还考虑轿车,追求个人生活自由SUV更适合。我们居住地区是山区喀斯特地貌,经常会开国道,路面存在不确定性,所以SUV的通过性和四驱性能更适合我们家。

选车最终结论:Q5L

开门见山,打开翅膀,拥抱太阳!

  选择他的核心就是这个“L”——空间。首先是作为上一个阶段汽车销售周期豪华品牌的扛把子,老款Q5吸纳了一大群粉丝,国内销量超80万台,神话一般的存在。但是这个神话室友前提的,那个阶段奥迪是第一个吃螃蟹的车型,Q5大火的时候,奔驰宝马还能没有抓住这个细分市场,GLK不愠不火,X3还没有国产。那时候Q5在40-50万的价格区间缺乏有力的竞争对手,可以说没有敌人。但后来,GLC迎头赶上,X3伺机国产,这趟浑水开始热闹起来了。随着Q5L的上市,新一轮厮杀开始。Q5L率先跳水,于是打了一个翻身仗,我也是蹭了一波福利,不同时期车价差别还是很大的,现阶段让利20多个点,基本上超过XT5的让利幅度了,身边朋友都觉得很合适了,你这让凯迪拉克怎么活。这场价格战中,X3和GLC没有优势,所以下阶段X3大幅度增配,GLC加长都是为了稳住价格,但是能不能稳住,拭目以待。
在这里,我主要是站在Q5L的主场来评价这3款车型,选车第一眼很重要,所以评价一辆车的销量,最主要的就是外观和内饰,外观就是第一眼的感觉,内饰就是给人的感受,把握住了消费者的这两个点,我想也就抓住了消费者的心了。到了这个级别的车,大家购买的时候反而是单纯了许多,只要觉得眼缘好就够了,那些该有的配置基本上都有的,不必在某一项配置上太过纠结。
首先是车型,三款车定位不同,外形各有所长,可以说是不分伯仲,总的来说就是GLC年轻、X3运动、Q5L稳重,看外观那就是各取所需了。GLC加长后空间还是很不错,Q5L主打就是空间,X3相比起来就显得局促了。颜色上,黑色和白色还是最传统的颜色,白色时尚、黑色大气。但是各个车型的灰色、蓝色、赤红色也是别具一格,追求个性化的可以根据实车来考虑。在实体店,黑色的车型都比较紧俏,现车比较少,优惠幅度也少一些。
其次是内饰,这三款车实际定位都是B级SUV,所以理论上价位要比C级轿车要低一些,其内饰也比C级要低一些。分别来看,GLC内部处处洋溢着豪华感,但是这套早年用于奔驰C的内饰,在我看来还是有点审美疲劳了,该款如果引入E级内饰,估计又要重现加价的场面了。X3的家族内饰,有传承也有创新,整体给人感觉很爽,车内到处都是按钮,操作起来自带BGM,但是不能把X3和5系内饰进行比较,容易掉价。Q5L,我的感觉就是简单,但是越简单越耐看,就比如我第一眼看Q5L内饰并不感冒,现在我看着还挺舒服的。
其次是四驱性能,作为豪华SUV,我觉得四驱性能只是加分项目,并不是决定项目。常年在铺装公路行驶,两驱车其实足够,偶尔需要过通过性较差的路段,四驱才起作用,真的是去越野,对不起,它们都不是干这活儿的主。相比较而言,GLC是全时四驱,X3和Q5L都是适时四驱,四驱性能整体排名理论上应该是GLC〉X3〉Q5L。与之相对应的油耗也是有区别的。Q5L一般情况下都是两驱车,相比之下更加节油,这前1000公里(高速、国道各一半)的耗油量8.0L,我还是很意外的。

像买菜一样的买车

经过多方对比、考量,终于是敲定Q5L乐享时尚型,这款的性价比应该是最高的。首先,入门版的进取型虽然价格非常诱人,但是配置太低,中控屏幕小、无全液晶屏幕、多功能方向盘仅基础功能、轮毂是18的、无车载导航、织物座椅、氙气灯、无前雷达和倒车影像。以上这些配置,有一部分是在副厂加不了的,毕竟买的是所谓的豪华SUV,入门版在配置上实在是有点吝啬。其次,荣享时尚版和尊享时尚版最主要的区别就是发动机功率,在往上就是科技配置的区别了。一般来说,41.31万这台时尚版完全是够用了。
之后就是各处询价,最近Q5L降价降得有点离谱,正好问到一家4S店有现车,价格也还比较理想,于是和朋友一起欣然前往。由于我是全款买车,所以车价会比分期购车的价格的贵一点,但是综合成本核算,还是要比分期的便宜一些。况且分期的实际利率和名义利率是有差距的哦!

朋友预期是买1台Q5L进取版,恰好店内也是有一台黑色台车,而且是4K选装了无钥匙进入、真皮座椅、19寸轮毂,这选配真的是绝了,付钱完全不带犹豫的。

第二次见面的时候已经洗白白了,等着去店里接你回家。因为是现车,所以买车很顺利,没有经过煎熬的等车环节。有位同事在我之前订了X3,等了1个月还是没有车源,我车都开回来了还在等,被伤过的心都成了玻璃碎片。


在店里看到内饰的第一眼并没有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但是,许嵩说“如果再看你一眼,是否还会有感觉?”别说,再看一眼,感觉还真来了。再之后就是越看越顺眼。这是不是就是越简单的越耐看?

Q5L飞机舱照片,这么看很有感觉。

给Q5L总体评价:安静、宽敞、舒适

对Q5L做一个整体评价,总结起来就是:安静、宽敞、舒适。
安静主要是体现在整体隔音效果很好,高中低速中车内都很安静,高速中唯一可以听见的就是倍耐力轮胎的胎噪了。由于隔音太好,以至于我停车习惯性确认发动机已经熄火。
宽敞就不必多说了,还没有人对Q5L后排空间不满意的。偌大的天窗可以昂头看看天(座椅太直,略微抬头看不见天)。后背箱相比X3、GLC没有太大优势,毕竟他们使用的防爆胎,后背箱空间得到了节约。Q5L的赠送了充气泵,挺好。
舒适主要是体现在驾驶中,车开起来“很稳又很轻”,稳主要是体现在底盘很有韧性,对路面过滤情况很好,轻主要是体现在驾驶上,方向盘自动调节轻重,反馈感很棒,手掌可直接在方向盘上摩擦摩擦。

时尚型风格偏运动一些,还有S-Line的标志,黑色的轮毂很漂亮,适合我们这些小年轻。因为是现车,所以直接刷卡提车。距离这辆车出厂刚好1个月,提车当天这辆宝宝刚刚满月。

我还想着会有一个简短的交车仪式,毕竟这也是店家对消费者提车的一种祝贺。但是估计是店里太忙了,这个环节都给省略了,只是简单拍个照估计是应付检查吧。
据我所知,厂家对经销商考核其实很严,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服务也是服务,但是距离用心服务还有很长的距离。消费者买车受气的情况屡见不鲜,店大欺客也时常发生却得不到解决,问题根源我想可能还是在于生产和销售双方的关导致的,双方本质上是业务往来并无隶属关系,生产方对销售方缺乏制约措施。

提车的时候30KM,新车以一天就跑了大概600km,也没有机会刷运动仪表盘了。

速度比较快的时候收油,转速表中间的档位会显示为“D”,好像是说是一种节油的设计。整体上,档位加档还是很平顺的,这辆车开的不多,还感受不到换位切换的瞬间。但是降档顿挫好像是通病。

提车归家的路上,偶然发现了后视镜里的风景,随手拍了下来。大家也应该看到了,后视镜居然不是自动防眩目的,差评。

这个天窗真的是要***的赞一个,大的有点过分了,这让其他的车型怎么比。宽敞的后排,偌大的天窗,如果说败笔,那就是笔直的后排的座椅不可调节。

  行驶中车内很安静,安静得有点影响驾驶安全。(听不见别车的喇叭声音)

看!灰机!

全液晶屏幕,数据显示、分辨率啥的都挺好,但是模式比较单一,我觉得还可以多一点功能和设计,或者是多一些显示模式切换。这个配置要比X3 25i和GLC强很多。(7个档位太少了,我申请要9个!)

切换成了全景模式,科技感十足。另外,车在地图很好用。

全系标配换挡拨片,感觉这就是一个鸡肋,没有拨片的憧憬拨片,有了拨片发现根本用不着。明明可以一脚地板油解决的事,为什么要搞得这么复杂?双离合可以直接跨档位提速啊。另外,换挡逻辑要在发动机允许的转速内,保证了驾驶员不会误操作引起档位和转速的不匹配,都这样了我还要手动换挡干嘛。(这个开车姿势不正确,不要学啊)

店里送了隐藏式行车记录仪,感觉这个位置就是留着装记录仪的。

拆下来,里面是个空壳。


发动机舱给我的感觉就是一个字——乱,各种线路交织在一起,看不懂。相比之家X3和GLC要整洁一些。不过发动机舱有隔音罩,发动之后整体隔音效果挺好。启动后发动机降到怠速1000转还是需要几十秒,充分润滑了声音也还行。

这个空调按键挺舒服,可以分区控制也可以一键设置,上手了还挺好用。

Q5L的尾部特征与老款相比变化并不大,流水式转向灯很靓,隐藏式排气看着很别扭。

后备箱打开后,尾部下方的灯会亮,后方车辆可以看到,这是值得点赞的安全设计。

全系支持手机互联,赞一个!美中不足,不支持触屏。(不晓得支持鸿蒙系统不)

车钥匙很轻,揣口袋里没有安全感,老是感觉丢了。于是买了钥匙扣,全副武装,主要是增重。

国道上拍一张俊俏的侧脸。

两兄弟出来透透气。

本文来源-玩车迷:https://www.wanchemi.com/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zacvip@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内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