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一个比亚迪汉车友出行往返600公里的出行体验:
@ 青青虫的微博临时去石家庄某所,因为只有300公里远,这次决定不坐高铁也不开油车了,挑战一下城际电动车通勤靠不靠谱,开比亚迪汉当天来回——之前这车还没出过北京,半年一共开了两千公里出头,城内的体验还是相当不错的。
那么这次城际出行的整体综合体验怎么样呢?直接先说结论吧:
汉:80分。15分扣在辅助驾驶上。5分扣车机。手动驾驶体验基本完美。
整体充电环境:70分。至少河北高速服务区的充电桩和运行服务还有待改进。
那么开纯电车出远门到底行不行呢?也提前说下结论:“可以”——前提是不要搞到电量10%以下再去找充电桩。
好了,说说这次出行吧。
出发条件:
(1)满电。
(2)两人,手提行李。
(3)全程空调+外循环+座椅通风。这两天户外空气难得的好,晴空万里。空调一开始设的23度,开一半冷的受不了调到24度。
(4)全程导航+在线音乐+各种在线APP使用。
(5)高速基本全程自动辅助驾驶。
(6)高速全程设定120km/h,因为前车影响,实际平均时速约110km/h。
整体体验方面,先说好的:
(1)汉的驾驶体验不错。汉的底盘减震做的刚柔并济,恰到好处,这个基本挑不出任何毛病。动力性能就不说了,百公里3.9秒,正常驾驶根本用不到,经济模式就秒杀燃油车了。
(2)续航性能不错。比亚迪NEDC标称是550公里。一般认为实际续航跟NEDC相比要打七折或八折,冬天要打六折,这次实测下来大概是81%。
(3)车机横竖屏旋转还是有用的。竖屏导航时可以分上下屏,比例还可以拖拽,可分别运行不同的APP,这个设计还是可以的,很方便。
(4)NVH出色。比特斯拉强不是一星半点。
(5)座椅的驾乘体验都出色。座椅通风应该说是夏天行车必备,即使在太阳下暴晒过,也能很快降下来。
(6)续航距离上,北京到石家庄这样的距离不用担心,实测端到端跑下来还剩35%的电量,还有150公里左右的余地去选择何时以及到哪里充电。
(7)服务区都是快充,新一点的服务区基本都有120千瓦国家电网充电桩,给汉充电的话实测能达到80千瓦以上,上个洗手间加买瓶水的时间,15分钟就能充进20度电去,实际续航能增加120公里左右,基本上消灭了里程焦虑和额外等待。
(8)服务区的充电桩基本没人在用,不用排队。也显示出电车出远门凤毛麟角。
再说不好的:
(1)自动辅助驾驶
虽说在L2这个级别上,各家的自动辅助驾驶硬件其实都大同小异,但比亚迪与其它车商相比只能说是一言难尽:操作设置复杂纷乱不说,能力上也弱于基本上所有的新势力,而且运行逻辑更是感人——其中个人感觉最离谱的一点是,车道跟踪脱锁时缺乏明显声光振动提示,而只是主驾显示屏上一个小小的方向盘图标(也就指甲盖那么大,而且还夹杂在其它图标中间)由绿色转灰色。比亚迪汉只是在手脱离方向盘后一定时间才会有声光振动提示。
客观地说,比亚迪的L2,基本上能满足90%以上高速公路的车道保持和车距保持,不过对于那10%左右的情况,不知比亚迪是不是感觉这个跟踪丢失的比例有点高,于是出于“告警太多会让用户烦恼”的考虑,决定干脆把道路跟踪脱锁的声光振动告警去掉?
与之相比,理想ONE的L2,虽然2020款在硬件方面配置毫不出彩,但实际使用上却基本能满足98%以上的高速公路加城市道路的车道车距保持,而且2%脱锁后会立刻声光振动提示驾驶员接管,日常使用上已经完全够用——所以即使是新的2021款在这方面做了很大的硬件升级,其实对于日常辅助驾驶的提升也会是有限的。
以上数字都是感觉,并不精确,但大体是实际驾驶下来主观的比例印象。
其实说起来,L2的辅助驾驶,高速上能用就可以了,不必期望过高——比亚迪汉的自动辅助驾驶也不是不可用,实际上大多数时间还是能用的,但这种脱锁无明显提示的实施方式有可能造成安全问题,而且给人持续的心理压力,个人感觉应该尽快升级——在升级前,虫哥对其维持差评,认为这是一个单项不及格的设计。
(2)车机
这次出行,汉的车机出现了一次语音识别服务停止的现象。关车重启也恢复不了,后来才知道得单独按下档把旁边的滚轮10秒才能重启,车机无论开关车都是始终在运行的。
说到车机,就不得不说,比亚迪作为传统车厂,对车机的理解还是落后于时代——搞得太复杂了。比如想打开汉的自动辅助驾驶,还要到二级甚至三级菜单里面去设置,而且很多功能不知道是应该用实体按钮操作,还是要到车机里面去找,这个逻辑不知是怎么想的,增加了复杂度和用户困扰。
另外车机不能OTA,只能开到比亚迪4S店里去升级,十分浪费时间。
(3)充电桩
理论上,从北京到石家庄的当天往返,六百多公里的实际里程,按照比亚迪汉实际续航450公里左右估算,只要在中间花20分钟充一次电就足够了。实际上,花在充电的时间加起来大概得有一个半小时左右。
原因是:有些服务区的充电桩有问题,大部分时间都花在折腾上了。
这次碰到的一个服务区,使用的是2015年12月国家电网的80kW充电桩,也许是软件没有升级,给汉充电时每次只能充几分钟,甚至几秒钟,然后就报故障码021A结束充电。
由于充电时一般都不会在电桩旁边等着,所以上完洗手间,去服务区超市转一圈回来,才恼火的发现充电并没在进行。
这时候你可能以为是充电桩的问题,结果换其它的充电桩也是一样——都是同一批次的,不兼容也都一样。打服务电话咨询,服务人员无奈地建议换个服务区,暂时没有别的办法。
还好实际续航还有百公里以上,不然真的开到了电量5%又碰上这么个服务区,大概只能叫救援了吧?
于是继续上路,换了个服务区,国网新的120kW充电桩,很短时间就顺利完成了充电。
但即使是这个服务区,也得吐吐槽——4个充电桩,2个车位泡在水里,1个触摸屏是坏的,剩下1个好的顶棚是塌的,明显显示出一种缺乏管理的迹象——还好充电功能还能满足。
这就是北方电动车出行目前的充电条件现状,比及格好一点点而已,稍有些让人提心吊胆。
(4)进京
出京后再进京,安全检查得耽误至少三四十分钟,高峰期也许得堵一个多小时。电动车进京的话,太阳暴晒下空调也得耗不少电,估计要用掉2~5%左右不等的总电量,所以路上充电时最好别充到刚好够用,最好多充5分钟。
总结:
这次出行的整体体验75分吧,结论已经提前写了,这里就不罗嗦了。
额外非再吐个槽的话,如果没有ETC,河北高速出口是只能收现金的。前后车都没零钱的话,大家都得在通道上堵着,盼着后面再来的哥们儿随身带着大额钞票。
然后后车来了,大家一哄而上。
结局只有两种可能:
要么后车司机也加入我们的行列,要么大家各自分钱,一哄而散。
本文出处:玩车迷:https://www.wanchemi.com/
作者:蓝心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