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一个中年男人敲开了曹德旺办公室的门,他非常不好意思地说道:“曹总,我愿意用3座收费站和你交换,能不能借给我7500万?”还没等曹德旺开口,旁边的助理先说道:“曹总,这不符合规矩。”曹德旺没有理会直接一口答应了,结果想到收费站一直在亏损,而曹德旺只用了一个办法,就扭亏为盈一年进账3000万。
“玻璃大王”曹德旺是福建福清人,他对自己的故乡有着非常浓厚的情感,当得知家乡出现了债务危机,第一时间就想出手帮助。
但是,助理的话也不无道理,之前也有很多人找上门来要借钱,通常都是需要经过董事会高层一同商量是否借钱,这个中年男人绕开董事会直接找到曹德旺借钱,确实是不符合规矩,但曹德旺还是借了,因为他是福清人。
董事会得知此事后,自然是不满曹德旺的此举,但是也有人表示收费站是一个包赚不赔的生意也就没有过多的苛责曹德旺。
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没过多久,助理慌慌张张地找到曹德旺说收费站一直在亏损,现在已经入不敷出了,曹德旺知道后也是一惊,没想到老乡竟然坑老乡,对方在抵押收费站的时候可没有说收费站是亏损状态。
事情已经发生了,再去追责已经晚了,现在首要的任务就是怎么才能扭亏为盈,曹德旺先是派人去了解收费站亏损的具体情况,在得知是因为有些单位的工作人员总是拿着工作当幌子,不缴费就扬长而去。
三座收费站的情况几乎一样,基本上就是一个摆设,曹德旺知道后找到了交通部门,希望帮忙处理不缴费的车辆,交通部门也履行了自己的责任,把不缴费的车辆扣押。
没过了几天,助理又找到曹德旺说收费站的情况并没有好转,即使把这些人的车扣押了,他们也有恃无恐、大摇大摆的就从交通部门把车开走了。
曹德旺气地将文件摔到桌子上,对助理说:“既然他们这么有本事,那这件事只好我亲自解决,从今天开始但凡有不缴费就走的车,一律给我开到福耀公司,想要开走车就让他们来找我!”
之后,每天都有很多人跑到福耀来提车,但是曹德旺的规定是不仅要缴费,还需要让你单位的领导过来签字才行,自从有了这项规定后,这些人再也不敢因为几十块钱的过路费来麻烦单位的领导,只能老老实实的缴费。
从此,收费站的收益有了很大的改善,短短一年的时间里就将借出去的7500万收了回来,还盈利了3000万,照这个情况继续经营每年的盈利不少于1个亿。
但是,曹德旺却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他决定把收费站拆了,用收费站赚来的钱为福清修路、建学校,公司的高层纷纷表示不理解,为什么要把赚钱的收费站给拆了,曹德旺解释道:“当初我要这三座收费站也不是为了赚钱,主要是为了帮助福清度过危机,既然现在本钱已经赚回来了就没有必要继续留着收费站了,不如把路还给市民,再为社会做些贡献。”
“玻璃大王”曹德旺面慈心善、乐善好施,无论是大善还是小善,他一直都没有遵守着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的守则,曹德旺坚持做慈善回馈社会,至今已经个人累计捐款已经超过160亿,是名副其实的“中国首善”。
曹德旺自己也坦言:自己能有今天,福耀之所以能成功离开不四个字“心若菩提”,这也是曹德旺先生为自传命名的原因,因为《心若菩提》就是他人生的真实写照。
《心若菩提》讲述了曹德旺如何从贫困的穷小子白手起家创立了福耀玻璃,是怎样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将福耀发展成全球规模最大的汽车玻璃供应商的创业之路。
曹德旺作为一位传奇企业家,他亲笔书写的自传《心若菩提》中字里行间满是真诚,从书中我们能够看到一位果敢、坚毅、有格局、有担当的企业家,从他的身上我们能够感受到不同价值观的碰撞,如果我们能够吸取曹老身上的优良品质,或许我们的人生之路会走得更加顺畅。
推荐大家有时间读一读这本《心若菩提》,一本具有极强现实借鉴意义的好书,能够帮助我们在赚钱和为人处事方面有更多启发的智慧之书。
点击下方即可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