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XR-V提车作业:八年陪伴,XR-V车主使用感受:2015款CVT 1.8L 自舒型

#头号新车#

我是一位XR-V车主,目前已经使用8年时间,行驶11万公里,现对此车的购买过程、使用感受、保养心得、维修记录、优缺点分析等方面,做一个详细的分享。没有什么特别的目的,只是想给那些XR-V车主们,或是准备入手的车主们提供一些信息,供参考交流。

购买篇

我算是XR-V第一批车主,2015年4月26日购于郑州,车型是2015款CVT 1.8L 自舒型,裸车价14.98万,因为当时此车正是热门的时候,所以并没有什么优惠。

其实,我当初并不想提XR-V这款车,而是想加几万买九代雅阁。但我媳妇(当时还是未婚妻)十分喜欢XR-V的造型,我本人也感觉外观也确实不错,经过一番综合考虑后,才下定决心选择此车。

我们先是来到北郊的一家东风本田4S店,但因为当时此车太火爆,这家店暂时无现车,只能先预订。因为不想等,于是又跑到东区的另一家4S,本想着也是一样的结果:一样无现车。但到了之后,4S客户经理说:“来的正是时候,一批新车正在运过来,现在就在路上”

果然,等了大概40分钟后,一辆大货车载着一批XR-V到达了现场。所以,没等落地,就把它提了。

2015年4月26日,我和媳妇

使用篇

直至今日,这台XR-V已经陪伴我8年时间,总里程11万公里。这些年来,开着它一起经历过风霜雨雪,走过坑洼烂路,载过货,拉过人,搬过家,淌过水,目前没有大修过。

这台车的优缺点都很明显,符合本田车的“一贯风格”,优点也很“本田”,缺点也很“本田”。

先从发动机开始说起,插一段本田R18系列发动机的技术说明:

我这台XR-V使用的是本田的R18系列老发动机,也是一台为本田家用车领域“立下汗马功劳”的发动机,从2006年上市以来,至今已经17个年头了。具体型号是R18ZA,排量1798ml,自然吸气,直列四缸,压缩比9.7,SOHC单顶置凸轮。最大马力136匹,最大功率100千瓦,最大扭矩169牛米,带有i-VTEC技术(智能可变气门正时及升程电子控制系统),平时喝92号汽油即可。

在目前这个年代来看,这款发动机的账面数据并不漂亮,甚至有点过时难看,但强在它的质量非常稳定、十分可靠耐造,保养成本极低,只要不缺汽油、不缺机油,这款发动机几乎不会出现什么故障。

本田R18ZA发动机

本田R18发动机排量为1.8L,但可以做到2.0的动力输出,巡航油耗低至1.5L的水平,在这款发动机上,本田应用了第三代i-VTEC(智能可变气门正时及升程电子控制系统)技术。但是必须说明一点,在R18系列发动机上使用的i-VTEC技术,在控制方面与传统的VTEC技术却有一定的改变。

传统的VTEC技术可以延长进气门关闭时间,提高发动机在高转速时的进气量,进而使下滑的扭矩曲线再次向上攀升达到另一高峰。VTEC诞生的初衷是针对功率和扭矩的提升,因此在4000转以上的高转速区域会开启另一个发力点,这时候就会出现网友们美誉的“冠军的声音”

但在本田R18发动机上面,i-VTEC机构被巧妙的用于节省燃油消耗。与之前的VTEC发动机一样,本田R18发动机同样拥有两套凸轮,分别是高速凸轮和经济凸轮。但是在两套凸轮的切换策略方面有了全新的改变:在高速巡航转速在1000-3500转之内时,会自动的切换至经济凸轮,这便是与以前的i-VTEC系统所不同之处。

在低转速高车速巡航的时候,让高角度凸轮轴介入,通过加大气门开度来减少进气阻力,我们一般理解的i-VTEC系统能在引擎高转时提供爆发的动力,而这款发动机的i-VTEC系统则反其道而行之,在低转速时介入达到省油效果。

自己动手清洗节气门

总体来说,发动机虽然老旧,动力性能也不能和现在的涡轮机相比,但技术依然不算落伍,设计理念依然先进,达到了“让马儿跑地快,还让马儿少吃草”的目的。与此相比,这台发动机最大的优点还是稳定可靠、保养便宜,使用成本低,平时只需要喝92号汽油。更换机油时,无论是全合成、半合成、矿物质机油,统统来者不拒,放心使用。

再从变速箱说起,这个CVT有点不像CVT,质量很稳定,反应有点儿快

很多人都在担心CVT变速箱耐久性的问题,从物理结构上来看,CVT确实存在“先天性缺陷”,依靠两组锥型轮与一根钢带(或钢链)静摩擦传动,无法承受过大的扭矩。在表面上看起来确实不如AT稳定,总有一种让人不放心的感觉。但就目前的技术水平与制造工艺,CVT变速箱已经十分成熟了,无论是在材料制作,还是在软件匹配方面,都已经足够稳定了。

CVT变速箱

尤其是现在的本田cVT,在稳定性方面已经十分成熟了。

本田早期的CVT因为材料及制造工艺落后的问题,确实出现过较多的问题,以JACTO厂商为代表的CVT产品曾经出现过大面积的故障,其中也涉及到了本田飞度车型。后来本田在取得博世的授权之后,决定自己制造CVT变速箱,而其中最核心的部件就是传动“钢带”,它直接决定着CVT变速箱的性能。

CVT钢带

钢带的制造需要非常高的工艺精度以及材料品质,很多整车厂商在经过长年的尝试之后依然无法自给自足。本田也同样遇到了同样的技术难题,最终,终于在2001年9月独立开发成功,成为世界上唯一一家能自给自足CVT钢带的整车生产厂商。

本田自研的CVT钢带

我开过不少CVT车型,综合对比下来本田的CVT响应速度是比较快的,不会像一些CVT那样“思考人生”。如果事先不告诉你这是一台CVT车型,你可能会误以为开的是一台AT车型,动力随踩随有,衔接速度非常快,即便是有反应的时差,也完全在接受范围内,甚至可以忽略不计。

据本田官方介绍:

Honda的CVT无级变速器,不仅省油,动力表现也十分出众。其全新研发的“G-Design Shift”控制技术,配合以宽齿轮比、精准的液压控制技术及全新高强度传动带&CVT传动液,以高传动效率实现了反应灵敏、动力十足的卓越加速性能。

可能是由于本田拥有自己生产CVT变速箱的能力,所以可以做到比较完美的匹配与调校水平。它采用了一种高强度传动钢带,拥有更宽的变速比,在实现轻量化、紧凑化的基础上降低了摩擦,提升传动效率与燃油经济性。

我是一名汽修爱好者,与朋友合伙开了一家汽修店。确实如此,至少我们店里很少遇到过本田CVT坏的,只有一次,是因为车主刷了二阶动力导致钢带损坏。但如果车主不私自进行改装,即便平时是偏暴力驾驶的风格,CVT也是完全能够承受的,因为原厂的ECU有大扭矩保护,也就是说它不允许打滑,或是输出超过承受范围内的大扭矩出现。

一位成都的车友,车辆型号同为2015款 1.8L自舒版,他因为工作性质需要经常出差,至今已经跑了27公里,无任何大修。他平时注意按时保养,定期更换机油、变速箱油,三大件依然完好,动力没有任何衰减。

保养维修篇

整体来说,8年以来无大修,换过一次电瓶,换过4条轮胎,换过2次变速箱油+两个大小滤芯,换过2次刹车油。除此之外都是正常小保养,用的最廉价的机油(标号为0W-20本田绿桶半合机油,此机油现在已全面换代为全合成机油)。

当然,中途也出现过一点点小毛病,这里要明确提醒一下。

大概在行驶到4万公里左右,发动机仓出现过异响,触发条件是在1200-1500低转速时,发出“哒哒哒”的金属碰撞声(还不是车友们说的“剁菜声”)。排查过很多地方,然后找不出来原因,百思不得其解。

坏的发电机张紧器液压部件

最后,发现是因为发电机张紧器液压头漏油导致,里面的油漏完了,产生了硬连接,当在1200-1500达到共振最大的时候,才会发出声音。经过与4S沟通,确定是有一批车存在这样的问题,原因是舍弗勒配件的问题,但同一批次。后来更换液压部件,问题得以解决。

新的发电机张紧器液压部件

除此之外,8年以来没有其它故障出现过。

优缺点及总结

正如上面所说:XR-V这台车的优缺点都很明显,符合本田车的“一贯风格”,优点也很“本田”,缺点也很“本田”。

优点大概总结为:质量可靠、稳定性高、保养便宜、油耗较低、魔术座椅、内部空间较大、同排量动力较强、颜值较高。

缺点大概总结为:被大家吐槽本田多年的“噪音隔音”,噪音大、行驶品质差、减震硬、行驶品质低,乘坐廉价感。

整体来说,XR-V的优缺点都十分明显。

有人因为它的颜值高、质量稳定,省心省力,十分的喜爱,接受或忽略了它的缺点。

有人因为它的噪音大、隔音差,减震硬,直接诋毁它是“工业垃圾”。

我个人认为,单从居家过日子的实用角度来看,XR-V整体上算一台好车,质量稳定、性能可靠,保养便宜、省心省力。如果从行驶品质、驾驶感受、隔音静谧性来说,XR-V确实有不尽人意的地方。

人无完人,车无完车。一辆车,就如同一个人,你要喜欢它的优点,就要接受它的缺点。怎么选择都没错,一切在于你自己。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zacvip@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内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