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才是第一要务!终于,在中国市场一向姿态高傲的合资车企也走上了降价换销量这条不归路。
7月6日,在第13届中国汽车论坛上,16家车企联合签署了《汽车行业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承诺书》,这16家车企分别为一汽、东风汽车、上汽、长安汽车、北汽集团、广汽集团、中国重汽、奇瑞汽车、江淮汽车、吉利、长城汽车、比亚迪、蔚来、理想、小鹏和特斯拉。
《承诺书》的内容包括“不以非正常价格扰乱市场公平竞争秩序”、“不夸大宣传、不虚假宣传,不为吸引眼球、增加获客而对消费者进行误导性宣传”。简单来说,就是不能随意降价,不能欺骗和误导消费者。
自主品牌车企们刚准备从价格战中消停下来,合资品牌车企却积极加入并立即行动起来。究其原因,并不是单纯要让利于消费者,更多是为了实现自救,冲销量清库存的同时,也有利于车型的改款换代。
同样,一汽-大众ID.家族甚至大众汽车,在中国市场也都面临困境。
从大众汽车官网发布的数据来看,2022年,大众在全球的纯电动汽车销量约33万辆,同比增长23.6%。在中国市场交付的新能源汽车达18.06万辆,其中ID.家族全年总交付量为14.31万辆,同比增长102.9%,约占其总销量的八成。
不过,乘联会发布的5月数据显示,南北大众的新能源车批发销量为1.75万辆,在主流合资品牌纯电动车市场中占有58%的份额。也就是说大众的电动化转型,在主流合资品牌中是处于绝对领先地位的。
短时间来看,抓住时机购车的消费者们捡到了大便宜,可是车企间逐渐激烈的恶性竞争,却为汽车市场的健康发展带来了难以估量的负面影响。
大众ID.家族如此大幅度的降价促销求生,足以说明车企间的价格战远未结束,一纸协议终究抵不过实打实的销量和利润诱惑,下一家即将加入战局的车企又会是谁?可能我们过些天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