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的比亚迪状态依旧,月销量再创历史新高,首次突破25万辆,同比增长88.2%,完美印证了“一节更比六节强”。
在统治10-30万新能源市场后,苦寻对手无果的比亚迪,开始借腾势品牌向30万+的高端市场发起冲击。

7月3日,腾势品牌的第二款车型N7正式上市,官方售价区间为30.18-37.98万
元,价格上没有太大的惊喜。只不过“偷师”理想L7,推出了一款取消空气悬架的Air低配版,价格便宜了1.8万元。
显而易见,与D9的“曲线救国”相比,比亚迪想借助腾势N7与该区间的流量选手:宝马x3、奔驰glc、奥迪q5l争抢市场份额。至于胜算大吗?个人认为很有看点。

单说30万元起的定价,确实很高,什么样大家大户都不能一把拿出30万。但看完腾势N7的产品配置表,肯定对得起“物有所值”这四个字。
首先,内外造型上就不过多介绍,萝卜青菜各有所爱,都是标准的家族风格。第一个的冲突点集中在空间数据上。其中,腾势N7的长宽高分别为4860/1935/1602毫米,轴距为2940毫米;宝马X3的长宽高分别为4737/1891/1689毫米,轴距为2864毫米;奔驰GLC的长宽高分别为4826/1890/1714毫米,轴距为2977毫米;奥迪Q5L的长宽高分别为4770/1893/1667毫米,轴距为2907毫米。

从数据上看,四款车型大致可分为三档:第一档是宝马X3,数据表现最弱势,长度和轴距最低。第二档是奥迪Q5L,其长度虽没达到4.8米的标准线,但轴距超过了2.9米,各个数据都属于中流水准,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第三档则是奔驰GLC和腾势N7,长度轴距双双破4.8米和2.9米的标准线。其中,奔驰GLC的轴距优势最大,属四款车型的第一名,在同级别车型中也是T1的水准。腾势N7的长度则最长,在拉伸腰身修长感的同时,也能保障舱内的腿部空间。但因为腾势N7采用跨界SUV的设计理念,导致车顶被过度压缩,高度属四款车型最低水平。

当然,四款车型差距最显眼的地方还是在配置层面。为此,我们特意选取了四款车型的最低配版本,分别从安全配置、智能化配置和舒适化配置三个维度出发。
首先,在安全配置层面。腾势N7和奔驰GLC是唯二的配置了L2级辅助驾驶功能的车型,其他两款车型虽也能提供L2级辅助驾驶功能,但却需额外花钱进行选配,让本就“不富裕”的家庭再次雪上加霜。其中,奥迪Q5L低配版的安全配置数量最寒酸,与很多十万级的国产车型相媲美,仅能提供基础的倒车影像、定速巡航、上坡辅助等功能。宝马X3同样不富裕,只是多了一个360度全景影像。作为老对手的奔驰GLC则稍显富裕,能够多出并线辅助、车道保持辅助系统、疲劳驾驶提示等进阶产品,一定程度上优化了驾控体验。

与之对比,腾势N7的安全配置数量算是最丰富的,其依托算力达254 TOPS的英伟达Orin-X芯片,加持了5个摄像头、12个超声波雷达和5个毫米波雷达,并能额外选配2个激光雷达,配置上基本做到了全覆盖。除了我们耳熟能详的360度全景影像、全速自适应巡航、并线辅助外。其还配有车道居中保持、遥控泊车、自动变道辅助等高阶功能,能够实现高速路段的自动驾驶,安全配置体验更为多元。

智能化配置方面,四家车企都拿出来看门本领。如腾势汽车的腾势Link、奥迪的奥迪Connect、宝马的iDrive和奔驰的MBUX。都能做到对车机系统内多数配置进行语音控制,实现手机端与车机端互动的手机互联、对车辆进行远程遥控的手机APP远程功能等,人机互动体验达标。但不同的是,腾势N7的处理会更为细腻,如其屏幕尺寸更大,达到17.3英寸,并为副驾驶提供了10.25英寸的娱乐屏,分化娱乐与功能区。同样支持语音识别功能,但其增加了四区域的语音分区域唤醒识别、语音连续识别和可见即可说,让互动会更有人性化优势,这也是自主品牌在与互联网企业联动后,取得的优势。新颖的车载KTV、面部识别,也能强化腾势N7的娱乐感。

至于舒适配置的处理,四款车型表现各有差异。先说音响,四家都拿出了牌子货,如奥迪的Bang & Olufsen(选配7200元)、腾势的DEVIALET帝瓦雷、奔驰的柏林之声(选配8300元)和宝马X3的哈曼卡顿,音乐质感暂且不提,需求额外选配,就已经让火热的心凉了下来。同时,腾势N7的扬声器数量最多,达到了16个喇叭,环绕性做的很到位。

再说座椅配置,腾势N7在四款车型中是配置最全的,真皮包裹、座椅加热/通风/按摩/记忆功能、第二排座椅靠背调节、后排座椅加热、128色氛围灯、热泵空调、香氛装置、手机无线充电功能等等,都是另外三家媲美不了的。同时,腾势N7还能为部分车型配置零重力沙发、电动遮阳帘等仪式感产品,确实让舱内的乘驾感受大幅度提升。

至于动力体验上,四款车型因为动力模式的不同,各有优势点。腾势N7用车成本更低,标配2.0T发动机的宝马X3、奔驰GLC、奥迪Q5L能够展现燃油车“大脚油门”的快乐。不同的是,腾势N7能为除低配车型以外的产品,提供云辇-A智能空气车身控制系统,其能够自动调节软硬和高低,从而应对多元化的出行路况,增加抗倾力,强化过弯时的操控手感,和车内的稳定性,算是腾势N7的一大亮点。

事实上,腾势N7算是一台标志性的“国产车”,除了牌子不够硬外,其能在空间、舒适、科技配置等传统优势持续发力,扩大与BBA同级别产品的优势比。并利用价格上的差距,来吸引年轻用户,算是比亚迪的“传统套路”。但不管套路老不老,只要用户能买单就是好套路。当然,腾势N7对标的车型不只是BBA,30万一直是国产新能源的兵家必争之地,蔚来、理想、极氪、小鹏、阿维塔等众多新能源品牌扎根于此。腾势N7要想延续比亚迪在10-30万区间的神话,还有很远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