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款车在国内卖32万,在海外市场只卖不到13万,如果是一家自家品牌的话,想必一番口诛笔伐是少不了的。
同样一款车,在两个市场有如此大的差价,不知道是该说大众对中国用户太友好,还是对德国用户下手太狠。
针对这一问题,德国的“键盘侠”们自然忍不了,在社交平台对大众口诛笔伐,甚至宣称“德国人不应该再从大众购买汽车了”,大有把大众开除德国汽车品牌的趋势。
更让德国网友无法理解的是,即便是ID.3已经疯狂降价内卷了,但销量还是一般般,在6月份卖出了不到2000台,大约只是比亚迪海豚的零头。
但德国网友不知道的是,像ID.3这样国内价格显著低于海外市场的只是少数,敢于像大众这样定价的车企也并不多见;别的不说,埃尔法就是我们经常举的例子,在国内市场加价后价格超百万,但在日本市场起售价约合人民币不到50万。
针对这个回应,有网友把大众汽车集团(中国)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贝瑞德的发言翻了出来,他表示,“对我们来说,业务的盈利能力是最重要的。我们不会为了实现短期的交付量增长而参与不健康的市场竞争。”
结束语
得益于政策和成本等多方面的原因,中国市场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车市场,这对于愿意支持新能源车型的消费者们来讲是好事儿,毕竟能花比海外用户更少的钱来获得新能源车型,同样能够感受到最顶尖的新能源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