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提车作业:破阵先登全面突围 比亚迪拉开颠覆燃油车下半场

6月的最后一天,比亚迪在北京举行盛大的秦PLUS万人交车盛典。这一天,比亚迪秦,成为中国首个累销百万辆的新能源A级轿车,打破合资燃油车对这一细分市场长达40年的垄断,堪称中国汽车品牌“弯道超车”的重要标志。

从此,中国车市格局将被改写。

主流车型全面突围

所谓"得A级车者得天下",售价在10-20万区间的A级轿车,凭借庞大的用户需求,占据国内车市销量的半壁江山。因此也成为强者云集、争夺最为激烈的细分市场。无论燃油车时代,还是新能源时代,从来都是最卷的“赛道”。

在长达40年的时间里,这块市场被合资品牌长期垄断,中国品牌举步维艰。

直到2021年,首搭DM-i超级混动技术的秦PLUS横空出世,带着“油电同价”的承诺,仅一年半时间,登上A级轿车销冠。2023年,秦PLUS 2023冠军版上市,仅3个月,成为中国首个累销百万的新能源A级轿车。从“A轿冠军”到“全品类冠军”,再到累计销量突破100万辆,秦的快速突破打破了合资车型对这一关键细分市场话语权的垄断,令人欣喜。

欣喜,不止于此。比亚迪对合资品牌的突围,并非仅限于“秦”这单一车型的“单点突破”,而是对“封锁”的全面突破。2023年,继秦PLUS冠军版之后,比亚迪又陆续推出包括汉冠军版、唐dm-i冠军版、驱逐舰05冠军版、海豹冠军版、宋pro dm-i冠军版、PLUS冠军版在内的多款冠军版车型,开启颠覆燃油新阶段,倒逼合资燃油车大幅降价,这给消费者带来更多选择,也让消费者不再需要为高额溢价买单。

今年6月,比亚迪乘用车销量达251685台,同比增长88.2%,冠军版占到非常大的比重。汉家族6月销量23206辆,家族12657辆,秦家族44239辆,宋家族(宋pro)16453辆。海豹冠军版8134辆,宋 PLUS冠军版25935辆,驱逐舰05冠军版10222辆。

2021-2023年以来,在比亚迪等国产车企的带领下,自主品牌首次夺回主场,据中汽协数据显示2022年自主品牌市场份额达到49.9%,这是中国汽车市场开放40年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前瞻性与长期主义

比亚迪是坚持电动化的长期主义者。他对汽车电动化的前瞻性预测甚至要追溯到“比亚迪汽车”诞生之时。是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比亚迪汽车”就是为了汽车电动化而来的。

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仿佛是个从2023年回到2003年的穿越者,在2003 年比亚迪刚收购秦川的时候,就对外宣布,造传统汽车是为了圆“电动汽车之梦”。在当年《中国经营报》一篇题为《比亚迪:造传统汽车是为了圆“电动汽车之梦”》的报道中,王传福就言称:“比亚迪公司已经掌握了锂离子电池的核心技术,我们的研发部门将在明年1月推出电动汽车样车,该车总造价约在16万元左右,电池造价在10万元左右,电池内的电解液和金属部分已经达到环保标准。”(《中国经营报》2003年8月25日)

如今,这家自1995年起就已深耕电力科技的企业,在跨入汽车行业20年之后,成功地从一家电池制造商发展成为全球最领先的电动汽车生产商。

技术自研和全产业链

一边学习造车,一边研究造电动车,始终坚持技术自研的比亚迪,在20年时间里累计投入上千亿的研发资金。如今,比亚迪汽车已经拥有11大技术研究院、6.9万人的研发团队和2.8万项授权专利,逐步建立起自己的“技术鱼池”,仅在电动车领域就手握3张技术王牌:刀片电池、DM-i超级混动和e平台 3.0。

凭借这3张王牌为代表的核心技术,2021年,比亚迪迎来了技术、产 品、市场的爆发,实现了厚积薄发的大发展。正如王传福在此前电动车百人会上的发言:正是因为比亚迪对绿色梦想的坚守和技术创新的执着,使得公司迎来了极为靓丽的增长曲线。

同时,比亚迪还注重从电池、电机、电控,到IGBT为核心的电动汽车全产业链布局。2020 年 3月比亚迪为进一步加快新能源核心零部件的对外合作,成立了弗迪电池、弗迪视觉、弗迪动力,和弗迪模具5家弗迪系公司。从上游原材料到中游零部件,再到下游整车,一张涵盖电芯、MCU、IGBT到三电系统、热管理,再到传动、车身及至电池回收、充电设施等领域,覆盖电动车的全部产业链形成。比亚迪也成为目前唯一一家垂直整合全产业链的汽车生产企业。

成熟理性的消费者

在比亚迪、吉利、长城等中国汽车品牌也不断成长,新技术层出不穷、工艺不断精进、性价比不断提升的同时,国家政策和国内汽车用户关注的重心,也更多的聚焦中国汽车品牌。

年轻人的消费观念日益成熟理性,他们不愿意为品牌溢价买单,更注重汽车本身的产品力;他们乐意尝试新事物,更注重汽车的智能化体验。在年轻一代消费主力看来,比亚迪等中国品牌,之所以能得到认同,其技术进步是最主要原因。情怀也是原因之一,但占比并不高。

“有技术、有实力、不追求过度溢价。”这是比亚迪等自主品牌,在新能源领域超越同价位合资品牌的重要原因。从数据上也能发现国内汽车消费者的态度。中汽协公布的今年前六个月国内汽车产销量数据显示:1~6月,国内汽车完成销量1323.9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374.7万辆。比亚迪凭借125.5万辆销量的成绩,拿下上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第一,以及国内汽车销量第三的成绩。

销量增长的同时,自主品牌高端化显著,全面突破合资品牌对主流汽车市场的垄断。数据显示:2022年,5-20 万/20-30 万车型销量占比分别为19.6%/16.2%,同比显著提升;30 万-40 万车型销量占比为 6%,40 万以上车型销量占比为 3%,同比小幅提升。

四三说

过去三年,站在“双碳”风口的我国新能源汽车实现了井喷式增长。随着新能源车的渗透率快速提升,行业迎来从量变到质变的关键阶段,新旧事物迭代迎来历史性的临界点。

在如今国内汽车消费者特别是年轻消费者心中,“日系耐用、德系工艺、豪华只看BBA”这些固有印象已经迅速瓦解。在不想为品牌溢价买单的他们心中,已经由成本导向转变至用户需求导向的自主品牌,更符合他们的预期。比亚迪、埃安、哪吒、吉利、奇瑞、长城等一众中国品牌,就是他们的第一选择。

封锁已经打破,未来车市,必成中国品牌的主场。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zacvip@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内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