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车型名字为视角切入口,我们会发现哈弗品牌正在经历从“数字时代”向“文字时代”的转变,如果再把时间当作参考维度,又会发现这种转变就发生在哈弗H6疲软以后,显而易见,在后H6时代,哈弗想再造一次“神”,哈弗枭龙MAX会是那个“神”吗?


直接、有效,这是哈弗品牌展现一款中型SUV风格时,所采用的设计策略,进到车内后,你会发现还是如此,市场趋势所致,消费者已经将电动化与智能化画上等号,枭龙MAX回应需求的方式是:上大屏,简单粗暴,视觉上,满足消费者对科技的想象,体验上,满足消费者对智能的需求,与其炫技搞差异,不如简化形式保体验,对于很多消费者而言,炫技等于增加学习成本,而学习成本有时是种劝退。


从中控岛保留大量实体物理按键这点,也能看出,枭龙MAX在致力于降低消费者的学习成本,比起翻车机、喊语音,我个人一直更倾向于这种更为直接、快捷的空调调节方式,如果品牌炫技的成本需要消费者承担,那这本身就是对“智能”、“科技”的某种亵渎。


首搭Hi4智能电混四驱系统,这是哈弗枭龙MAX最大的亮点,具体来看,这套系统由1.5L发动机与前后双电机组成,系统综合功率279马力,综合扭矩585牛·米,传动系统匹配2挡DHT变速箱,纯电NEDC续航里程为105km。这套系统通过采用前后轴双电机串并联电四驱构型,结合智能能量管理和智能扭矩矢量控制系统,可以精准识别实时路况,实现了3擎9模智能动态切换。


这套系统的运行逻辑,这里我就不过多阐述了,因为在我看来,一般消费者对于技术本身并不那么在意,他们在意的,是技术应用后的使用效果,与其做无效的阐述,不如省点功夫,实际使用场景是,你只需要选择你需要的驾驶模式和动力模式即可,其它交给“智能”即可。


落到实际体验,和此前我们试驾过的长城系混动车型一样,枭龙MAX在动态层面留给人的最大印象,其实就那四个字:快、静、顺、省,即加速快、静谧好、很平顺、吃得少,这是长城系混动车型万变不离其宗的东西,只是相比之下,枭龙MAX会少些高级质感以及豪华风骨,这些是需要Money去做弥补的,产品、品牌调性在那。


枭龙MAX的真正杀招其实是三个字:可能性,征服更多驾驶路况的可能性,坡道起步、高速过弯、脱困越障等等,只可惜我们试驾的时候恰逢台风“泰利”捣乱,我们并未就这方面进行评测,只能是留作悬念,日后有机会再跟大家分享了。
写在最后
当哈弗H6的销量出现疲软,很多人可能都以为哈弗的故事已经走到了一个临界点,诚然,时代转变对于哈弗品牌而言多少是带些闷痛和苦涩的,但对于哈弗而言,这只是故事的中章,而非终章,因为它们已经找到属于它们这个时代的“哈弗H6”,故事终究是会被续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