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得再具体些,新车这次虽然外观只是微调,但内部座舱的设计大改,以及在配置、动力层面的优化,也让全新一代凌云的“质价比”进一步提升。总之,即使是今年中国车市高度内卷的大背景,也无法掩盖的全新一代凌云给到用户的诚意。
鉴于全新一代凌云的外观只是微调,所以这里就不再赘述,下面主要聊聊新车的座舱部分。
先说设计,新车这次采用了怀挡设计,同时也取消了原有的空调控制屏,转为使用更为简洁的三颗旋钮+两个拨杆的物理按键,因此大量简化了中控扶手区域的空间,也为用户带来更多的储物空间。
与此同时,2023款凌云的车机交互体验,受到了不少用户吐槽,因此这次为了提升车机操作的流畅度与响应速度,新车在软硬件方面一同发力,高通8155芯片和LION 5.0雄狮智云系统的加持,为用户带来了更为流畅、丰富的智能交互体验。
新能源时代,给你一个买油车的理由
实话实说,除了合资、豪华品牌,目前仍在更新纯燃油产品的自主品牌越来越少,今年上市的新车,大多数都是插上了“电”,或者说提供“插混”版本的选择,所以像星途如此纯粹的燃油车,确实是不多见。当然了,这里并不是说星途就没有新能源产品规划,而是一部分消费者仍对高品质的燃油车有需求,所以全新一代凌云就这么来了。
正如昨晚的新车发布会上,星途营销中心总经理黄招根所解释的:“全新一代凌云就是为懂技术,追求性能,务实低调的高品质人群而打造的。”
按照笔者的理解,以及全新一代凌云的定价区间和产品属性,其实不难猜测,这部分消费者算是比较固执的燃油车用户,因为各种各样原因,他们暂时没有更换新能源车的打算,而市面上多数冲高的国产车型,或多或少都带“电”,至于20万以内的合资SUV,钱是花出去了,用车体验却没提升多少,所以这时,全新一代凌云的市场意义就凸显出来了。
对于手握18万左右预算的消费者来说,他们对于车辆的要求相对来讲是最为严苛的,空间要大,要省油,动力要强,车辆配置也不能低,说白了就是想买一辆“水桶车”。
所以横向比较的第一项,我们先来说说全新一代凌云的空间表现,其车身长宽高分别为4780mm/1890mm/1730mm,轴距为2800mm,是标准的中型SUV尺寸。而在同价位区间,比较热销的合资SUV有本田cr-v和rav4荣放,两款车均为紧凑型SUV定位,本田cR-V的长宽高分别为4703/1866/1680mm,轴距为2701mm;RAV4荣放则为4600/1855/1680mm,轴距为2690mm。
其次是动力性能,20万以内的日系家用SUV,它们基本只提供一套燃油动力总成,且以“省油”为第一目标,因此动力性能相对孱弱。例如本田CR-V的1.5T发动机,最大功率142kW,峰值扭矩243N·m,WLTC工况油耗为7.31L/100km;RAV4荣放最大功率为126kW,峰值扭矩206N·m,WLTC油耗为6.41L/100km。
这里反观全新一代凌云,其1.6T+7DCT的动力总成,最大功率148kW,峰值扭矩300N·m,油耗7.38L/100km(WLTC工况),虽然不如RAV4荣放那么省油,但也算是有效兼顾了用户对于燃油经济性与动力性能的均衡需求。
最后在车辆配置层面,虽然合资品牌已然意识到中国消费者对于车辆智能化的需求,但受限于供应链体系、研发成本等原因,本田CR-V与RAV4荣放在20万以内的版本车型,均只能提供基础的辅助驾驶功能,如车道偏离预警、主动刹车、自适应巡航等,而在此基础之上,全新一代凌云还提供了DOW开门预警、后方碰撞预警、并线辅助等21项ADAS驾驶辅助功能以及540°全景影像等配置,用户驾车更加轻松、安心。
至于车内的舒适性配置,暂且不论“女王副驾”(带腿托的副驾座椅)这项自主品牌特色配置,本田CR-V与RAV4荣放只有上到顶配/次顶配版本,才会提供副驾通风或加热功能。而全新一代凌云从14.79万的版本车型开始,便支持前排座椅的通风/加热功能,且还提供座椅按摩功能的选装。
在昨晚的发布会上,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张国忠向我们展示了两则数据:一是自主品牌半年度市场份额首次超50%,稳居国内市场‘半壁江山’;二是中国上半年出口汽车首次突破200万辆,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
与此同时,这也是我们国内消费者所乐于见到的,毕竟不管是合资车还是国产车,只要价格到位了,就都是好车,只是现在的合资品牌,还是把头抬得太高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