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10个汽车品牌销量差、亏损严重,不知道能撑多久,要谨慎购买
看到下下周就是立秋的词条,不免一愣,感叹时间过得太快了。2023年的进度条早就过半,车市当中是几家欢喜几家愁?许多车企公布了自己上半年的营收情况。有一些品牌上半年依然持续在亏损,对于消费者而言肯定是有风险。那么今天我们就给大家列举10个有风险的汽车品牌,大家购买的时候千万要谨慎。
长安马自达
马自达在中国的30余年,可以用跌宕起伏来形容。1992年通过和海南汽车合作进入了国内,止于2006年。2005年一汽马自达、长安马自达成立,中间也收获了大量消费者的认可。可16年后的2021年,又无奈将“两马变一马”。销量不振是两马合并最主要的原因。不过经历了合并的长安马自达依旧毫无起色,销量持续下滑,今年上半年累计销量为32097辆,不及往年。
同时在新能源市场的缺席也是长安马自达的一大痛点,大幅落后于市场。要知道中国新能源市场发展迅速,以长安马自达目前的节奏来看,能到其新能源产品上市,估计黄花菜都凉了。
凯翼是奇瑞的子品牌,推出的车型都比较入门,主要是为了吸引年轻消费者。一开始是博得了一些眼球。不过随着市场发展,凯翼的设计就显得落伍了,整体不如预期,开始逐渐掉队。2022年凯翼分别推出了炫界、凯翼V7等车型,但是对于提振销量的作用微乎其微。
说合创有点陌生,说“广汽蔚来”你有印象了吗?合创汽车当初就是由珠江投管集团以及统汽车行业巨头广汽集团和新能源蔚来汽车联合投资而来的。合创品牌在2019年正式发布,2020年首款车型合创007交付。
海马虽然是老牌的车企,曾经也辉煌过,但是和马自达分家以后,海马汽车就每况愈下,今年上半年累计销量为7807辆,而往后的市场竞争必将越来越激烈。海马汽车没落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创新的核心技术,一直在吃老本,逐渐跟不上了脚步。再加上不帮小鹏代工之后,缺失了一大个赢利点,可以说是雪上加霜。
听过创维电视,你听过创维汽车吗?其实创维造车的历史不算短,2010年就开始入局了。凭借着在家电领域的成功,成立了开沃新能源。后来在2019年成立了天美汽车,2020年首款车型ET5正式上市,但销量惨淡无人问津。于是黄宏生就干脆把天美汽车改成了创维汽车,甜美ET5也就是现在的创维EV6,但车型的产品力方面却没有很大改善。
这个“北汽”可不是我们常说的“北汽集团”,而是“北京汽车制造厂(BAW)”。虽然过去他们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但是抛开历史不谈,现在的北京汽车制造厂和北汽集团已经没有任何关系了,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品牌。
爱驰汽车可以说离倒闭不远了,今年上半年国内累计销量不到200辆。与此同时,不断有拖欠供应商款项、拖欠员工工资等负面爆出。今年5月份,有消息称爱驰汽车上海总部已经空无一人,内网无法使用,拖欠员工数月工资,员工的社保公积金都缴不起了。烧光百亿融资后的爱驰汽车已经站在了悬崖边上。
北汽蓝谷运营着极狐、BEIJING两大品牌,在售的车型有极狐阿尔法T、阿尔法S和阿尔法S全新HI版;BEIJIING品牌EU7、EU5车型。前不久,北汽蓝谷发布了上半年的业绩预告,公告显示其2023年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8亿元至-21亿元。上半年北汽蓝谷销量为3.52万辆,虽然销量有所增长,但是亏损却不断。今年上半年每卖出一辆车,公司就要亏损5.11万-5.97万元。官方给出的解释是,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愈发激烈,价格下压,利润空间压缩,北汽蓝谷的规模效应不足,分摊到每辆车上的成本就更多;同时为了提升竞争力,其在技术研发、品牌渠道建设等方面持续投入,导致了亏损。
原来的北汽银翔幻速换了一件马甲,成为了北汽瑞翔。原来北汽幻速离开的时候可以说是留下了一地鸡毛。不过在重庆市政府、合川区政府以及北汽集团的支持下,北汽瑞翔艰难活下来了。但是日子却不好过,经历重组后的北汽瑞翔连续推出了X5、X5新能源、X3、博腾V1、博腾V3等车型,但是销量却依旧寥寥无几,品牌也非常边缘。
极星是由沃尔沃和吉利共同打造的豪华电动汽车品牌,虽然背靠大山,有着两大车企的技术加持,但是极星在国内市场的销量就是不尽如人意,知名度很低。
汽车虽然是件消耗品,没有那么重的投资性质,但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毕竟也是家里的大件,后续的使用必须有所保障才行,就得找靠谱的品牌。以上这些品牌都有风险,甚至已经岌岌可危濒临倒闭,如果买这些品牌的车,到时候真出问题,可就是欲哭无泪了,所以还是要谨慎哦。
(以上销量数据来源于网络,可作参考,具体以汽车厂商公布销量数据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