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何时起,“格局”一词被不少人经常挂在嘴边,而就蔚来这个事儿来说,还真不是格局的问题,更多的,则像是道德绑架。
自建充电桩的好处在于可以给自家品牌的车主提供更好的用车体验。比如说相比于其他第三方充电桩,自建充电桩与自家品牌的车匹配性会更好,更容易跑满充电功率并稳定维持,整体的充电效率会更高。
另一方面,对于车主来说,自建充电桩无形中也或多或少地提供了一种归属感与专属的尊贵感。
当然,自己布局充电网络也意味着需要额外承担沉重的运营成本。为了减轻成本压力,一些自建充电桩的品牌也对其他品牌的车辆进行了开放,而蔚来同样也将自家充电桩开放给了其他品牌车型使用。
从更高的视角来看,自建桩并入公共充电领域,可以很好的盘活整体充电桩的利用率,也能进一步地满足更多的充电需求,总归是好的。
尤其是在充电桩紧缺的时期或地点,这种感受又将会进一步放大。就像这次的赛里木湖,景色不错但地处偏僻。对于新能源车主来说,这个地方的充电桩可以说就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关键补给站。
本该为蔚来能够将充电网络布局到这等偏远的地方而自豪的蔚来车主,到地方后却不能享受到应有的体验,反而眼巴巴地看着其他品牌车辆在美美地享用,那心情绝对差到了谷底。
虽然对外开放,但不要忘了,这些充电桩终究还是属于人家品牌自建。品牌自建充电桩的初衷就是为了更好地服务自己品牌的用户。平日里,大家可以一起用没问题,但到了充电紧张的时候,得首先保障自家车主的使用。
自家的充电桩自家的车主优先使用,完全没毛病。这不叫没格局,而是一些人在打着格局的幌子进行道德绑架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