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8月份,上汽大众、零跑汽车就领衔降价。其中零跑汽车8月1日宣布零跑C11、C01两个车系售价同步下调至高2万元。而上汽大众则宣布8月1日至8月31日期间,旗下9款SUV车型至高综合优惠6万元。
多家车企再次降价
此次,零跑C11车系降价幅度1万元。在降价后,零跑650智享版、580四驱性能版价格分别为18.98万元、20.98万元;零跑C01车系调价1.6-2万元,在降价后606智享版、717智享版、630四驱性能版分别变为17.38万元、19.68万元、20.88万元。
其中,途昂2023款至高综合优惠6万元;全新途昂X至高综合优惠6万元,建议零售价为25.50万元起;新途岳至高综合优惠3万元;途观l2023款16.99万元起;途观L插电混动至高综合优惠5.5万元;途观X2023款至高综合优惠3.5万元;途铠2023款至高综合优惠3万元;ID.4 X 2023升级款至高综合优惠4.2万元;ID.6 X 2023升级款至高综合优惠5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大众、零跑降价的同时,特斯拉旗下model 3、Model Y多款车型将于8月4日在中国香港再次降价,降价幅度在6%至12%之间。特斯拉是否在内地市场再开启降价攻势?还有待观察。
志在下半年市场销量
进入2023年,国内车市内卷明显加剧。在优胜劣汰的竞争中,“价格战”不可避免,既加速市场洗牌,也对同质化严重的车市是一种净化。
事实上,关于“价格战”诱因在此前的文章中也谈到多次。就新能源汽车来说,动力电池成本的降低,让车企有更多的利润空间进行降价。
不过,电池原材料下调并不是车企降价的唯一原因。从目前来了,抢占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也是让车企主动降价的一大原因。
以上汽大众为例:今年7月份,上汽大众销售新能源1.3万辆。其中大众ID.3在7月份降价后,当月销量就破万辆了,最高单日订单达950辆,环比增长689%。
加速行业优胜劣汰
《车壹圈》发现:今年“价格战”存在一种现象,那就是主流新能源车企都是被动参加。比如在新能源领域占据优势的比亚迪、长安、埃安等品牌,因为产品不愁卖,也就用不着断臂求生了。
但对于其它新能源车企来说利润空间并不大,尤其是造车新势力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以零跑汽车财报为例:2022年,零跑汽车营收123.85亿元,同比增长295.41%;交付量约11.1万辆,同比增长154%,毛利率为-15.4%。由此可见:即使零跑汽车今年销量增长很给力,但离摆脱亏损尚存一段距离。
《车壹圈》观点:今年车市“价格战”来势汹汹而,造成持续降价既有电池成本降低,也有市场销量的压力。同时,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此前售价虚高需要返璞归真,回馈消费者。
对于新能源化浪潮来说,在加快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同时,也催生了造车新势力全新模式。产业链密集化、造车门槛低,如同当年的手机市场,虽然新晋品牌多,但产品同质化也同样严重。如果企业要想获得生存空间,在缺乏核心技术产品的前提下,也只能通过降价来拉开竞争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