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产清仓,丰田给经销商降压还是真的扛不住了?原创2023-11-07 18:40·电车通
主动给经销商减负,一汽丰田真的卖不动了吗?
11月6日,一汽丰田「致经销商伙伴的一封信」曝光,信中提到一汽丰田正式形成最新一轮的供需调整方案:在10月和11月已大幅下调生产的情况下,将在12月到明年2月继续大幅度向下调整生产配分。
只不过这令人感到疑惑:明年年初减少产能还可以理解,毕竟春节假期正值车市淡季,而在年底冲量的关键时刻,一汽丰田却选择大幅度降低产能。
难道,一汽丰田正受到其他日系品牌「销量节节败退」的影响,规模正在下滑,甚至要掉队了吗?
从乘联会公布的销量数据来看似乎并不是这样。一汽丰田前三季度累计销量,是销量前十的车企中,唯一一家实现了增长的合资品牌。
很显然,一汽丰田还没有那么快就变成「杂牌」。
按照今年春节的月度数据来看,1月份仅售出了129.3万辆车,同比下滑37.9%,环比下滑40.4%,相当于只有半个月卖车。考虑到市场需求萎靡的情况,一汽丰田提前下调产能可以降低经销商在淡季时期的压力。
只不过现在还有一个疑问,一汽丰田的经销商在现阶段真的承受很大压力吗?
丰田,正处于舒适区
可以确认的是,今年车市环境其实并没有变得更好,「价格战」、车企之间的「产品内卷」,车企的销售压力并不小。
压力具有传导性。一汽丰田主动给经销商减负,是不是经销商的库存压力太大了呢?
结合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公布的数据,10月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58.6%,同比下降0.4%,环比上涨0.8%,整体的库存水平仍处于警戒线以上。其中,合资品牌的汽车库存预警指数为61.9%,环比上涨0.4%,比豪华及进口品牌、自主品牌的汽车库存系数都要高。
在如此大的竞争压力、库存压力之下,适当地为经销商减负,确实可以让整个销售体系更加健康,但拨开云雾之后,小通注意到一汽丰田的良好销量,主要依靠明显的终端优惠刺激。
前面提到,一汽丰田在前三季度累计销量是前十车企中唯一一家实现同比增长的合资品牌,但小通了解到,一汽丰田在国内市场的畅销燃油车都有一定的优惠,比如丰田卡罗拉以及丰田亚洲龙等,在终端市场都有3-4万元左右的优惠力度,丰田RAV4的优惠幅度甚至达到了5万元左右。
一汽丰田销量上涨的背后,主要原因是「以价换量」。但即便如此,丰田仍然转的盆满钵满。
根据丰田公布的财报数据,丰田汽车在第三季度的销售收入为11.43万亿日元,同比增长24%;营业利润1.44万亿日元,同比增长155.6%;营业利润率从去年同期的6.1%翻番至12.6%。
丰田CFO宫崎洋一表示,由于竞争对手在中国大幅降价,电车的利润率开始下降,因此丰田对纯电动车的销量本来就很低,主要通过油电混合动力车的供应来提高利润率,集中精力销售其他车型,从而避开价格战争。
因此,即便车市竞争压力大,经销商库存压力大,甚至没有紧跟时代的电动化需求,丰田也依然很快就能找到当下收益最大化的方法。
如今,一汽丰田正处于舒适区,只要品牌影响力犹在、混动车依然是主流、其他产品稍微给些降价优惠就不用担心太多的销量问题。只不过,一汽丰田如果一直以这个状态进入到电动化时代,显然是死路一条。
拿着混动车挣的钱,去发展纯电动车
丰田已经面启动了电动化战略,还计划在未来十年投资超2万亿日元用于电动车和燃料电池车的研发,到2030年推出多达30款新能源车型,通过混动车往纯电动车和燃料电池车过渡。
宫崎洋一直言,混合动力车型为丰田研发电车奠定了坚实的财务基础。也就是说,丰田会拿着混动车挣的钱,去发展纯电动车。
电动车对燃油汽车的替代不可避免。小通认为,作为在燃油车市场深受认可的一汽丰田若停售燃油车型,车企和经销商可能会在前期受到一定挫折,但这也是车企转型时必将经历的阵痛。
因此,丰田把所有的机会押在最后一把,等到通过混动车挣到的资本足够大,在新能源市场形成稳定的口碑,最后迅速纯电动车和燃料电池车的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