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比亚迪在微信中新增了“在线事故报险”功能,现已在王朝网、海洋网的小程序中投放使用。
比亚迪表示,该服务有三大特色,分别是“事故报险极速化”、“现场查勘便捷化”、“理赔进度可视化”。
2022年5月,易安财险破产重整后,比亚迪汽车出手接盘;后者的持股比例100%,成为了易安财险的唯一股东;随后,易安财险也正式更名为比亚迪财险;
2023年7月,比亚迪汽车又出资30亿元为比亚迪财险增资,后者的注册资本提升至40亿元;
那么比亚迪作为新能源汽车界的“带头大哥”,随着它的亲自下场入局,车险行业中是否会迎来一位新的“搅局者”?
由于新能源汽车技术仍处于快速发展期,因此相较于同类的燃油车型,前者的保费一般会更高。
依据笔者身边人士的说法,同为紧凑型SUV的丰田荣放(燃油)、比亚迪元PLUS(纯电动),前者第一年的保费约5000元,后者却要6000元左右。
据中再产险近期的报告显示——在车损险中,新能源车型的出险率高达30%,显著高于燃油车19%的数据;新能源车案件的均赔款达到7201元,高出燃油车案件的均赔款近600元。
一个街头上显而易见的现象,也能够解释这一点——有相当多的新能源车辆,其实属于“网约车”一类的运营车辆,它们可能是合规的、也可能是不合规的。
因为存在大量的不合规的因素、且不方便直接获取数据来源,这一点对于传统的第三方保险企业而言,解决方案的实施成本较高。
但对于新能源车企而言,取得用户数据的渠道相对更直接。恰好在比亚迪的手中,也拥有着大量现成的运营客户资源,能比较方便地进行特征分析。
在这个问题上,比亚迪的优势也很明显。毕竟作为国内销量最高、且少有的“自供三电”的新能源车企,比亚迪在各方面都具备规模优势,自然有能力做到相对更低的维修成本。
对于比亚迪车险的未来,有保险行业人员如此评论称:
结语: 2023年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内卷”程度堪称惨烈,各种降价、优惠活动,从年头喊到了年尾。
如此局面下,比亚迪汽车去开拓新的利润渠道,比方说汽车保险,其实也不奇怪。而庞大的用户基数,就是比亚迪车险最大底牌。
新能源车险行业,可能迎来一只猛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