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没去过广州,也没办法亲眼目睹现代化的广州,而广州的“小蛮腰”又岂止百尺。
只是,李白的豪言和想象力却永不凋零,这“摘星”的魄力,已经穿越时间长廊了。
极星品牌,名中带“星”,亦有一份摘星宣言。
摘录其中四句,“天上有漫天星海,地上有灿烂的星河。我们想要探索宇宙星瀚,天空不是极限”。
对,天空不是极限,以此为信念,极星品牌在广州车展前夕,开始了自己的重塑之路。


极星的定位并不低,真正要切入的,正是高端市场。
现场show了一张数据表:1、2023年,我国新能源车销量预计占全球市场的60%;2、35万-55万级别车型涨幅最大。
相当合适的一个对标对象,恰是蔚来。
与特斯拉合作这一手,已圈粉。
根据职能与规模不同,极星将渠道“触点”分为极星中心店、极星空间店、极星品牌体验中心。如此归类,与蔚来更加镜像了。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个逻辑放之于汽车销售亦有道理。高端定位,有必要提供高端服务的,补能、渠道,皆需要重塑与加速了。
在概括自己的核心产品力时,它只强调了两点:设计、科技。
四轮四角,这也是纯电平台的优势。当然,也不是所有的品牌都对“黄金比例”那么苛刻,极星更有这一份执念了。
内饰方面,极星在意的是沉浸体验。极星4搭载了全景天幕,还带Polestar星标照明,大概,这就是晚上看星辰的最佳观景位;座椅部分,用到了Nappa真皮,而音响系统也是哈曼卡顿的。
再搭配倍耐力PZEROPZ5性能胎、采埃孚电磁阀CDC减振器,其直线或弯道的驾驶实力,基本也拉满了。
因为它背后站着魅族Flyme。要知道,极星的掌舵人沈子瑜,之前就是做软件出身的,所以,他更懂车机迭代的价值。
他的团队仅用了60天时间,就在FlymeAuto的基础上,迭代出了极星专属的Polestar OS。
传统车企最无力的板块就是软件,而极星恰恰补齐了这一短板。
极星势必要迅速转身,有些要舍弃,有些要重塑,删繁就简,留下两个关键词:设计、科技,而毫无疑问,有了魅族Flyme的基因注入,极星在科技层面的进化,更值得期待一些。


今年的“价格战”非常凶猛,除了“杀红眼”的豪赌心态,本质上,也是因为“油电之争”进入了深水区,而电池价格也应声而落,为价格战提供了一定的弹药。
在本次广州车展上,我们同样看到了“价格战”的疯狂与延续。在这种背景下,极星需要重塑自己的价格体系。
于是,我们能看到极星4新的价格表了。
单电机标准续航版:29.99万元
单电机标准续航PLUS版:33.99万元
双电机长续航版:36.99万元
双电机长续航PLUS:39.99万元
新价格,新起点。极星4的“摘星梦”,就是希望能够打动更多的主流用户,在30万-40万的细分市场闯出一条康庄大道。
这次宣言,补齐了补能、服务、渠道的短板,而且在引入魅族的力量后,可以继续加强软件实力。
棋已盘活,且看稳扎稳打的招式,以及步步为营的执行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