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实力是头部实力?是做一个精美的PPT?还是一个劲儿的搞服务?都不是,而是敢于把这车完全拆出来,一个部件一个部件地摆在消费者面前,最近,这插混家轿市场的领军者比亚迪秦PLUS与超A级家轿车五菱星光,就把每一个部件都暴露在外,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新能源为什么能在这短短的几年内,完成对于世界汽车制造行业的反超。


参与此次拆车的是一台五菱星光150进阶版与一台比亚迪秦PLUS DM-i 冠军版领先型,10万级的定位在传统的合资家轿车市场就是一个入门级,但这两位不光参数、配置、动力都不是入门级,这拆完了之后,我们发现,这中国自主新能源为何能够完成了对于过去合资燃油车市场的极速收割,其实在制造工艺的进步上就已经能分解出答案。


秦PLUS DM-i同样是拳拳到肉,像前后防撞梁的钢材都是宽且厚、覆盖率也比较出色;同时,车辆在前后车门部分采用了抗扭、抗变形效果出色的一体式冲压打造,并均应用了1根加强筋+1根防撞梁来保障侧碰能力。


包括悬架在内的结构方面我们看到,两款车在副车架等区域的结构件打磨上都不是那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类型,光滑且细腻的处置,让车架看上去足够细致,而且这种细致无论是在拆出来的线束包裹,还是在电池包的外部结构处置上都得到了延续。相对来说,五菱星光的E型多连杆式独立悬架还是让人有些惊讶的,就像我们前面提到的,它的后轴承已经用上了铝合金材质俩进行优化,其余部分也有着足量的标准化钢材或铸铁来确保结构上的稳定性。


而在拆下电池组之后,前面所提到的“拳拳到肉”在这里得到了集中体现。五菱星光将保护横梁布局在了副车架附近,而秦PLUS DM-i则贴合于电池组前端。而采用方块电芯的五菱星光电池组会比秦PLUS DM-i的刀片电池来得更厚,并采用了钢外壳+铝合金框架来构建最外围的“防护罩”,而后者通过一体式设计将单个电池同时作为了“纵梁”来强化电池组的防撞抗扭能力,并同样采用了铝合金框架。此外,五菱星光还在电池边梁附近专门加入了三根横向加强梁来强化整体结构安全与侧碰防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