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阁提车作业:雅阁不到15万,车企打了一年的价格战还能玩多久?

如果要统计2023年中国车市的关键词,绝对绕不开“降价”。从1月份特斯拉最高降价4.8万起,问界、小鹏、丰田、日产、大众、零跑等车企相继跟进,降价如同野火一般烧遍了整个车市。销量好的想要巩固优势,销量差的担心出局,导致“价格战”愈演愈烈。

年底将至,车市价格战有愈演愈烈之势。10月,极氪001限时降价3-3.7万;11月,智己LS6推出价值3.76万元的“暖冬限时权益”、1.2万立减金、价值2.56万元的福利,极越全系下调3万元;12月,比亚迪王朝网的秦、汉、等热销车型降价1-1.5万元,深蓝S7 520Pro直降1万元,上汽大众id.3优惠4.3万元、ID.4X优惠7万元、ID.6X优惠7.5万元,小鹏P7i最高降价2.6万元……

看得出,车企们为了卖车可以说不遗余力,其中诸如极越01、深蓝S7 520Pro更是上市不到一个月就开启降价,这在以前是很难见到的。种种迹象都表明中国车市已经卷出新高度。除了价格直降,一些车企还以补贴、免息、抵扣、改款降价等方式间接降价。

但降价这一招只在初期有用,能够吸引一部分本来就打算购车的消费者,随着越来越多的车企开始降价以及降价幅度越来越大,消费者的观望情绪越来越明显,反而会导致销量不如降价之前。比如凯迪拉克CT4,11月销量仅348辆,同比下滑87.05%。

今年3月,东风雪铁龙直降9万元引爆车市,当月销量提升至0.43万辆。但热度过了之后销量依旧惨淡,连着六个月不到2000辆,6月甚至只有1012辆。可见大幅度降价只能换来一时的销量上涨,释放完原本就有的购车需求加上消费者习以为常,再也无法刺激销量上涨。目前C6仍然有7万元左右的优惠。

降价也不是对所有车型都有效果。7月份开始降价的上汽大众ID.3,月销量一路高歌猛进,从2000多辆上涨到1.2万辆,成为第一家新能源销量过万的合资品牌。而同时期降价5.99万元的东风日产艾睿雅却吃了瘪,11月销量仅557辆,环比下滑50.13%,1-11月累计销量也只有3879辆。

持续的价格战对车企的财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不少车企都陷入了亏损,有些甚至已经倒闭、退市。今年已经有爱驰、威马两家造车新势力企业陷入了破产危机,被爆发不出员工工资,拖欠供应商货款。其中威马汽车2019-2021年共亏损174.35亿元。

其他留在牌桌上的车企日子也不好过。

造车新势力除了理想汽车几乎都在亏损。其中,极氪汽车上半年亏损8.09亿元,深蓝汽车上半年亏损10.59亿元,零跑汽车上半年亏损23.33亿元,小鹏汽车上半年亏损51.4亿元,蔚来汽车上半年亏损109亿元,背靠华为的赛力斯上半年亏损13.44亿……

传统车企这边,曾经强势的合资车企也开始下滑。坐拥广汽丰田和广汽本田两大合资车企的广汽集团,上半年净利润不到30亿元,同比下跌48.2%;旗下拥有东风本田、东风日产等合资车企的东风汽车集团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仅12.7亿元,同比下滑76.9%。

业内人士认为,未来三年将爆发汽车行业最激烈的淘汰赛,传统燃油车企要面临电动化、智能化汽车更大的冲击,而新能源车企则身处更加内卷的赛道,没有一家车企能够独善其身。华为余承东曾表示:“未来3-5年,只有少数汽车厂家能够活下来”。

虽然今年车价接连下降,但并没有带来销量的剧烈反弹,明年的价格战将会更加激烈,问题是对降价已经“免疫”的消费者,明年还会买账吗?在更低的价格和更好的产品之间,各大车企有必要认真权衡一下了。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zacvip@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内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