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比亚迪凭借其持续的技术创新和专注的用户服务,成为了行业的领军人物。尤其在解决用户充电难题上,比亚迪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让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新能源汽车,比亚迪的这种专业精神、务实态度和创新行动令人赞不绝口。
12月22日,比亚迪在上海举办了“不止于快,全能进化——比亚迪全场景高效充电技术沟通会”,比亚迪汽车工程院副院长凌和平先生亲临现场主讲,详细并全面地展现了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不同时期,比亚迪不断推出更符合新能源用户需求和充电国情的解决方案,持续引领充电技术的创新进程。
比亚迪全球首创800V高电压平台和升压充电技术
早期电动车体验差,充电效率低是新能源汽车用户第一大痛点。在新能源汽车普及初期,为了突破动力、续航、充电等方面的技术上限,给用户创造更极致的电动车体验,电动车高压化的技术突破势在必行。比亚迪率先在2015年实现突破,全球首创乘用车800V高电压平台,搭载在秦ev(2015款)、唐dm(2015款)等车型上。该技术可实现百公里加速快至4秒级,纯电续航里程可达450km、快充功率提升至60kW,全方面升维用户体验,超前行业2-3代。当时,市面上的乘用车都是低电压,只有比亚迪是高电压,时至今日,行业竞相进入800V高电压平台赛道。
高电压平台是比亚迪的基础平台技术,目前完成了全品牌高电压平台布局,旗下如:汉、唐、秦、宋、海豹、腾势D9,腾势N7、方程豹豹5、仰望U8等代表车型都来自比亚迪最新800V高压平台。
大部分快充桩还是充得不够快是新能源汽车用户的第二大痛点。就目前而言,电流超过300A的公共超充桩仅有2%,快充桩普及广,超充桩极稀缺,与其让用户去争夺极少数的超充桩,不如充分利用现有超过百万台的公共快充桩资源。
为此,比亚迪推出更符合我国充电国情的升流方案,全球首创乘用车双枪超充技术,让公共快充桩秒变超充桩,短时多补能,处处能超充。以腾势N7为例,双枪超充最大功率可达230kW,公共快充桩上实现15分钟充电350公里。
近年来,国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不断攀升,华南地区超过30%,而东北地区却不足10%,不同于常温环境,极低温下电池面临更大考验,冬季低温显著影响用车体验,严重制约寒冷地区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可见,北方冬季极寒导致充电效率慢,充电效率大打折扣也是新能源汽车用户的另一大痛点。
比亚迪首创全场景智能脉冲自加热技术,在行业内首次实现了极低温下冷车快充。为进一步提升冬季用车体验,比亚迪历经5年研发,凭借多年深耕电动汽车所积累的深厚技术底蕴,实现拓扑层、电芯层、驱动层、控制层的四大层级融合控制,推出行业首个实现驻车、驱动、充电全场景应用的“全场景智能脉冲自加热技术”,大幅改善用户冬季用车体验。
比亚迪通过软硬件深度融合,首创全场景自加热智能算法,智能、无感控制电池自加热,创造低温自加热新范式。全场景智能脉冲自加热技术是行业首个在充电、驻车、行车全场景状态下,实现电池自加热的技术方案。该技术将用户低温环境用车场景立体化,以用户需求为根本,从充电、行车、驻车全方位满足用户低温环境中的用车需求。全场景智能脉冲自加热技术满足整车全生命周期使用需求,脉冲加热利用高频率大电流充放电加热电池,不影响电池安全和寿命。
写在最后
如今天气转凉,寒冬已至,专注用户需求依旧暖心的比亚迪逆寒而行,驾驭风雪。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创新之星,一心一意解决用户充电难题!比亚迪的成功并非偶然,它源于对技术的执着追求,对服务的用心打磨,以及对市场的敏锐洞察。他们的成功故事告诉我们,只有不断创新、坚持服务至上,才能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中立足。我们期待着比亚迪在未来继续发挥引领作用,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