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厂商首先想到的就是:搞个新品牌。
因为新品牌一般都有新人设,也会有新玩法,有可能带来一些新气象。
比亚迪搞出了仰望、腾势和方程豹,长安有启源和深蓝,长城有坦克、魏牌和欧拉,吉利有银河、领克、极氪。
效果好像都不错,于是,跟风者就要来了。
那么,2024年有哪些厂商会采取这种玩法呢?
1、大众:ID系列表现不佳,新品牌换个玩法?
在燃油车领域,大众表现尚可,1-11月份国内累计销量突破270万辆,超过了比亚迪。
但需要注意的是,大众与丰田不一样,它对电动汽车并无抵触心理,它是真的要转型的,那么这个表现就不太够看了。
近日有消息称,一汽-大众计划推出自己的新能源品牌。
鉴于目前ID. 系列车型均为纯电,新品牌可能会专注于插混车型。
第一,新车的投放速度会加快;第二,它可以覆盖更多的消费人群。
但它也面对一系列的问题。
首先,如何理清与一汽、一汽大众、上汽大众、安徽大众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其次,新品牌如何定位?要做电车领域的“捷达”吗?
2、丰田:世极要成为独立品牌?
世极,是丰田旗下的大型SUV,此前曾经在广州车展期间亮相,预计售价达到200万元,号称丰田的劳斯莱斯。
不过在中国市场,丰田这个动作成功与否,都不太重要了,原因很简单,时代已经变了。
3、本田:东风本田灵悉已成立
日系三兄弟在新能源市场上的表现都比较一般,不过它们采取的对策还是有点不一样的。
根据东风汽车的规划,未来的电动化策略将会围绕油电混合、e:NS和灵悉展开,预计将在2030年之前推出10款以上的纯电车型。
或者可以这么说:如果有了新品牌就能做起来,那e:NS为什么没有做起来?
现在就看灵悉的纯电动平台怎么样了,如果真的得到用户认可,那就可以证明,东风本田在新能源领域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4、华为系:谁想来吃肉?
今年下半年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被华为搅得热火朝天,华为几乎是以一己之力带动了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领域的内卷。
华为汽车业务已经独立运营,相信会打消不少合作伙伴的疑虑。
其它厂商的内心世界则是:交给你,那还要我干什么呢?
2024年的华为系,前景如何很难下定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它会让不少厂商继续纠结于合作还是不合作。
看样子,这是要一揽子全收了的节奏?
5、蔚来:终于要搞低端品牌了?
11月份蔚来汽车销量仅为15959辆,它已经在月销1.6万上下徘徊了三个月之久。
但如果在现有车型的基础上降价,又会影响整个品牌的高端属性。
当然,这个“低端”,是相对于蔚来在售车型来说的。
根据蔚来汽车此前的说法,其将会在2024年下半年推出阿尔卑斯品牌,售价区间为20-30万元。
技术方面,蔚来是真有东西的,而且比我们许多人看到的都要多。
但问题是,2024年下半年才发布,正式走量估计要等到2025年了,这个时间,还赶趟吗?
6、小鹏:联手滴滴搞事情?
低端市场,不单蔚来想做,小鹏也想做,不过,小鹏想做的“低端”是真低端:15万元以下的新能源车型。
小鹏也想入局15万元以下的市场,而网约车、出租车是个很大的市场。现行政策规定,网约车使用年限达到8年就要强制退出市场,这催生出了每年237万辆的换车需求。
搞网约车其实是不符合小鹏此前的定位的,但形势比人强,先活下来才是对的。
结束语:
很多厂商都喜欢搞子品牌,从实际情况来看,这6家厂商似乎都在有的放矢,成功的概率并不低。但不管怎样,它们都要拿出一些真材实料,才能得到用户认可。没有核心技术的话,在2024年更加内卷的中国汽车市场搞自我分裂,不是自找苦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