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我们先来看一个有趣的现象。
乘联会发布的权威数据显示,11月,新能源汽车在国内的零售渗透率为40.4%。去年11月,这一数字还仅有36%。电动化已然势不可挡,新能源汽车4%的进步,就意味着燃油车又有4%的市场被抢走了。
新能源汽车整体向好,但内部也有“好”和“更好”之分。根据乘联会发布的数据,今年11月,PHEV产品的零售销量为288686台,同比增速高达76.4%,反观BEV即纯电产品,增速要低得多,仅有26.1%。
毫无疑问,电动化势不可挡,插混产品则更为强势。
销量前10名,除了model 3,其余9名依旧是我们在燃油车时代就熟悉无比的名字。在A级车、SUV市场占尽风光的比亚迪,要品牌有品牌,要技术有技术,海豹DM-i的销量,却只有10011台,距离第一名凯美瑞差了将近1万台。
这些“老将”中的大部分,至今,依然是在靠燃油车型立足。并不是经典产品不能推陈出新,当然也不是B级车的目标消费者不想要新产品,原因残酷且简单:是经典产品的新能源车型,实在是不够意思、有违B级车有品质、有腔调、体验佳、技术佳的“组训”。
简言之,这些经典产品,没能有效触“电”。然而,这些无效电动化的经典B级产品,不包括雅阁。
许多品牌在对自家B级产品进行电动化时,时常会无视这样一个事实,即:消费者的最终诉求并不是一台带电机的汽车,而是新能源汽车所能带来而燃油车不能带来的优势体验。
同时,B级车的定位与属性,又天然地决定了纯电路线和增程路线很难在这一市场行得通,这是因为纯电很难满足这部分消费者的出行需求,增程路线又因为技术含量过低容易拉低产品形象。Model 3是例外,最好的例证还是比亚迪海豹,前面提到海豹DM-i在11月卖出了1万余台,但纯电版海豹同期仅卖出了3000余台。
种种现实表明,消费者想要的新能源B级车,既要有B级车该有的社交属性、品牌调性、产品技术性,还要有PHEV产品具备的优势,二者缺一不可。
经典产品,往往无法满足第二项要求;而后来者们,则往往无法在短时间内满足第一项要求。有没有产品能率先满足消费者高但合理的诉求?当然有,它就是雅阁。
作为Honda品牌全球范围内首款搭载第四代i-MMD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的轿车,雅阁e::PHEV用领先的插混技术,为消费者带来了极致的驾乘体验。
放眼目前的插混产品,相信不少人对“有电一条龙,没电像条虫”的尴尬场景都有体会和了解。没电时,油耗激增、动力衰减,这些都让插混产品的体验大打折扣。但得益于第四代i-MMD双电机混动系统,雅阁e::PHEV让用户即便在馈电状态下,也能依旧无需担心油耗、无需担心动力疲软。
决定产品成败的关键因素,还得是谁的技术够领先、谁的体验够领先。
无品质,不B级
B级车之所以是B级车,在于其具备A级车不具备的大气和SUV产品不具备的优雅从容,这也是目标消费者将目光投向B级车的原因。与此同时,这也解释了为何B级车市场除了Model 3外迟迟没有后生能够对格局进行洗牌。
新势力虽好,但经典产品在经年累月间积攒的品牌形象和随之而来的社交属性,是新势力无法在短期内做到的。
从1976年第一代雅阁诞生,截止至今,雅阁已经历经十一代变革,第十代雅阁的累计销量超过了100万台,国产至今混动产品累计销量已经超过了20万台。
这些数字与其说是销量,不如说是消费者信赖的积累和雅阁品质的积累。
比如,全新雅阁e::PHEV车内配备了座舱环境控制旋钮,集空调、音响和灯光功能于一身,旋转按下即可完成操作。这既方便了驾驶员对整车的控制,减少物理按键提高科技氛围,也不会增加驾驶者的学习成本造成不便。
再者,语音交互系统,雅阁e::PHEV能够免唤醒交互,Honda CONNECT 43.0智导互联将升级后的精准导航、在线娱乐等功能,统统搭载在雅阁e:PHEV身上。
写在最后
雅阁e::PHEV车友圈内,一位用户发布了一则颇为接地气的帖子,内容大致是,30.9公里的出行里程,雅阁e::PHEV的综合油耗仅有3.4L/km。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