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两年时间,作为合资车企大象转身代表的上汽大众,已经完成了阶段性的跃迁,用一种跳跃性的方式进入新能源汽车这条赛道。
时间回到2021年年底,这是属于新能源汽车的拐点时刻,当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54.5万辆和352.1万辆,市场渗透率更是飙到了13.4%。借势新能源汽车一飞冲天的比亚迪和特斯拉,几乎瞬间完成了对头部合资车企的赶超,而按照未来几年新能源汽车持续攀升的渗透率来看,留给合资车企的时间并不多。
这是一场必须拿下的“天王山”之战,合资车企必须得尽快完成大象转身,否则局面不容乐观。
刚刚过去的2023年,便是初步检验转身成果的时刻,以上汽大众交出的成绩单为例,其ID.家族全年新能源销量为10.97万辆,连续6个月热销破万,2023年12月份单月销量为19000辆,在合资纯电市场中遥遥领先。展望已经到来的2024年,乘联会预测将会是汽车销售大年,已经展现加速势头的上汽大众,无疑要撸起袖子大干一番了。
新能源车市的竞争是一场马拉松耐力跑,而不是百米冲刺,这已经成为行业共识,也注定参赛选手要调整好配速和自身节奏,以耐力和信心跑完全程。
乘联会称,2023年11月份新能源渗透率首破40%。根据多位行业专家和学者预测的半程节点来看,2025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有望突破50%。也就是说,当下这场马拉松耐力跑其实还没到半程,明后两年的行业内卷还将持续。
ID.家族开启合资新能源元年的时刻是在2021年,坦率的讲其起跑的时间确实是晚了一些,以至于被头部新能源车企甩在了身后,这也是业界将合资车企转型新能源赛道视为大象转身的原因。
其中,集“好看、好开、质量可靠”等优势于一体的ID.3展现了自身爆款气质。截至2023年12月,ID.3销量已连续五个月实现环比增长,全年销量更是同比增长215%,成为名副其实的“12万级纯电首选”,可谓在卷到极致的新能源车市中杀出一条血路,被广大消费者亲切的称呼为“电动时代的甲壳虫”。
过往,合资新能源车型卖得不好,其实并不是产品端有什么问题,而是陷入了“耐克牌西服”的陷阱。过度的投资和无序的竞争,是当下新能源汽车行业存在的乱象,像窗纱一样掩盖住了合资新能源车型的价值,没有及时传递到消费者身上。
面对这样的竞争环境,合资品牌电动化转型先锋上汽大众有自己的“舍““得”之道,即在有技术突破之际首先就要上量让利消费者,有舍才有得,一旦构建出良性循环体系,就不会被淘汰,福气还在后头。关键的是,这一策略很快在ID.3身上奏效,即去年7月初ID.3找到12万级别的市场诉求后,极高的性价比使其引爆订单,快速走红。
以ID.3为例,实打实的德系操控底子让消费者用脚做出了投票。就不少用户反馈的真实驾驶体验来看,这款车加速柔和线性,没有某些电动车的突兀感,最为关键的是前后配重50:50,厚重的底盘没有小车的轻浮感,跑高速相当沉稳,给人的信心很足。
跑过马拉松比赛的小伙伴都知道,真正的挑战往往从35公里才开始,这时候身体机能和心理意志来到了临界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撞墙”(指身心状态从接近满负荷运动变为超负荷运动的时期)现象最高发的区间,最容易掉速,使得前35公里取得的优势不复存在。
想要顺利完赛并且PB的话,无疑需要跑者具备强大的有氧基础,以及核心力量训练做支撑,再加上自身的意志力够强,这几大要素缺一不可。
2024年是ID.家族的产品大年,ID.3 2024款和ID.4 X 2024款已经在今日,也就是新年第一天正式上市。作为年度改款车型,新车引入了全新的蓝色车身配色,并增加了一条高性价比的产品线,产品力再上一个台阶。
作为ID.家族旗舰车型的ID.NEXT,将于今年年中实现量产上市。就目前已知的消息来看,新车主打可持续理念,将使用大量的可再生环保材料,ID.家族也将正式进军纯电轿车市场。
【结语】凭借着先知先觉的优势,头部自主品牌和造车新势力在新能源马拉松比赛冲到了前面,嗅到危机后的合资车企果断大象转身,如同本文主角上汽大众,仅用两年时间便实现了快速追赶。当彼此来到同一段位后,接下来要比拼的是谁能顶住新能源车市持续内卷的压力,成为留在赛道里的选手。或许要不了多长时间,答案就会揭晓,你我都将是见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