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的时候,对smart的印象就是有钱人的玩具,城市通勤很利索。我大学体育老师就有辆第二代smart fortwo,经常开着它去学校篮球场打球,后备箱一打开里面装着不少运动装备,当时觉得这是件很酷的事情。
本身就很会玩设计花活,在电动平台上就更如鱼得水。可以让本身smart的用户群体,在体验上也进一步升级。
想起丰田章男刚开微博的时候,很多人去他微博留言说千万别让雷克萨斯国产。随了大家的愿了,现在确实是也没必要国产。而smart品牌标签或者是魅力属性就是“小”,但这个小不是空间上绝对小,更像是一种具象的精致。
精灵#3的实际尺寸基本和极氪X、minicountryman差不多。保持smart应该有的“小”,没有盲目扩张尺寸。
这可不是破坏人家家庭和睦,我从来不怀疑奔驰的设计,他们设计的轿跑颜值没毛病。但把轿跑设计语言放在更大体量的SUV上,总会有种曲线太多,显得“肉”。比如GLC和GLE各自的Coupe都是这个Feel...


在动态试驾环节,给我印象就是轻松好开,很灵活。底盘对路面的感知丰富,动力表现很充足。前后双电机,428马力,零百加速只需要4.3秒。我们返程是四人+行李,高速超车那是干脆利索。唯一的小瑕疵,就是高速120km/h巡航时,噪音的存在感会有点。
而从如今smart发布的#1和#3来看,除了保持原有的品牌魅力以外,关于驾驶层面的素质也挺不错。这都是电动化浪潮带来的,让个性化的选择更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