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8日,小米汽车来了。创始人雷军对外公布了小米汽车的五大自研核心技术。这五大核心技术包括电驱、电池、大压铸、智能驾驶以及智能座舱。拥有这五大核心技术的新车小米 SU7定位 "C级高性能生态科技轿车 ",以此为出发点,雷军表示小米汽车将用 10-15 年的时间跻身全球顶级汽车制造商的行列。


是什么让雷军有如此底气,据了解,小米SU7集结全球顶尖设计师团队倾力打造,由宝马全球首位中国设计师李田原,前奔驰德国总部高级外饰设计师仇臻,前宝马高级内饰设计师Shin共同操刀完成,在汽车工业设计中将自然之美与科学之美相互融合,以杰出的设计才华打造出新能源时代“经得起时间考验的设计”,好看更耐看。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小米SU7都拥有遵循自然与科学的设计之美。28度前挡风,17度大溜背以及全车轮廓G4连续曲率,加之无边框水滴后视镜与鹅暖石激光雷达设计,历经1000+数字模型仿真试验与300+油泥模型调整,模型经过科学的风洞测试,在无数次的精打细磨中造出小米SU7“全球量产轿车最低风阻” —0.195Cd。


动力方面,小米SU7搭载与联电、汇川联合研发的HyperEngine V6/V6s超级电机,转速达21000rpm,Max版车型采用双电机全轮驱动,峰值扭矩达838N·m,足以匹敌4.0L涡轮增压发动机的跑车性能,总功率高达495kW,零百加速达到2.78 秒,更有小米自研27200rpm的V8s超级电机蓄势待发。


主被动安全方面,小米定制型号为9100t的一体化大压铸设备集群及自主研发的泰坦合金,一体化压铸后地板、三段式后地板防撞设计,令小米SU7在轻量化、结构强度、维修成本等方面均有显著的品质提升。铠甲笼式钢铝混合车身,车体高强度钢和铝合金占比高达90.1%,整车扭转刚度达51000N· m/deg,满足中欧双五星安全标准。




作为小米“科技大厂 生态造车”的生态科技载体。基于“以人为中心”的座舱交互架构以及小米澎湃OS操作系统的加持。该座舱搭载16.1英寸3K分辨率中控生态屏,56英寸HUD,车规级7.1英寸翻转式仪表屏,采用2块原生车机系统的小米Pad后排拓展屏,匹配骁龙8295座舱芯片,AI算力30TOPS,五屏联动,带来极致流畅的人车交互体验。
以上就是小米汽车公布的全部技术,但是细细品味似乎也没有看上去那么美好,这场小米技术发布会上,“最”、“第一”等违反广告法的用词频出,再例如0.195Cd风阻系数、2.78s零百加速以及51000N·m/deg扭转刚度等参数,精确到小数点后3位,可以看出小米对数据参数追求到了极致,力争在数据上实现超越。还有一些领先技术的表达似乎也并不到位,比如号称全球最高77.8%体积利用率的小米CTB电池,这是宁德时代的技术就不多说了,但这个体积利用率早在半个月前就被83.7%体积利用率的极氪智能科技金砖电池超越了。
总体来看小米发布会,除了没有公布价格和交付时间外,雷军宣传了这款车的所有的卖点,尽管有些水分,但也无法掩盖小米SU7确实是一款技术集大成的高性能生态科技轿车,但是如何定价成了雷军和小米汽车团队难办的事儿。雷军已经明确表示无法再有交个朋友的售价,但是为了尊重科技付出多少“米”将直接决定小米汽车的起点。虽然不再是年轻人的第一辆汽车,但是为了“发烧而生”的汽车能不能“烧”起来我们将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