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长期主义的比亚迪,完美诠释了“厚积薄发”这个成语,其爆发式的增长让所有人都为之钦佩,但在一年多前,很少有人能够预计到,比亚迪还能创下更加“炸裂”的销量记录。
302万辆,也是中国车企史无前例的业绩。凭借这一成绩,比亚迪不仅拿下了中国车市销售No.1的冠军宝座,也进入了全球车市销量Top 10的榜单,并力压特斯拉,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冠。不仅在国内市场,打破了四十年来合资车企的垄断,比亚迪也成为了全球汽车工业中一个闪耀的名字。
比亚迪所赢得的,其实还远不止销量……
从爆款到爆款,就是比亚迪式的成功
12月销售34.1万辆,同比增长45%。全年销售302.4万辆,同比增长61.9%,超额完成年初定下的300万辆目标——年销量超300万辆,意味着比亚迪一次性获得了四个销量冠军:中国汽车市场品牌销量冠军、中国汽车市场车企销量冠军、中国汽车市场集团销量冠军,和世界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冠军,一举成为行业“四冠王”。
从2008年到现在,比亚迪做了不少事情,但其实也可以说只做了一件事情:做正确而不被别人看好的事情,坚定地付诸行动,并且坚持多年。而随着比亚迪达成年销量302万辆,已经足够证明,比亚迪已经把事做成功了。
在销量“炸裂”的同时,比亚迪的营收和利润也同比大增。比亚迪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前三季度比亚迪营收为4222.7亿元,同比增长57.57%;前三季度比亚迪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13.7亿元,同比增幅更是高达129.47%。比亚迪方面解释称,公司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创下历史新高,是业绩改善的关键原因。预计,比亚迪2023年全年净利润将达到320亿元。
赚得盆满钵满的比亚迪,也没有忘记与销售一线共享这“泼天的富贵”。据传,比亚迪将按照单车666元的标准向门店发放奖励。如果这一传言属实,乘以302万辆的总体销量,比亚迪将拿出20亿元奖励销售。这一数字,相当于比亚迪全年净利润的6%。
在这大放光彩的一年里,比亚迪在各个细分领域推出新车型。在多品牌矩阵方面,2023年比亚迪汉月均销售近2万辆,比亚迪唐月均销售破1万辆。汉、唐双旗舰年销量破120万,树立主流中高端市场新标杆。秦Plus、宋Plus、海豚等车型,也依旧是各自细分市场的销量明星。
比亚迪的经验表明,只有深度洞察用户需求,才能以此形成超大的产品号召力,进而收获市场。基于此,比亚迪已逐步完成比亚迪品牌(王朝、海洋)、腾势品牌、仰望品牌、方程豹品牌的谋划布局。在王朝网和海洋网夯实基盘的同时,腾势维持了比较稳定的表现,而仰望、方程豹也开始快速上量。腾势汽车2023年全年销售127840辆。旗舰车型腾势D9爆发出惊人的市场表现,以连续月销破万、成交均价超42万元的成绩改写了豪华MPV的市场格局。
另一个数据也值得关注:比亚迪高端车型销量占比达到了15%。这说明,比亚迪300万辆的含金量十足,不单单是凭借中低端车型“走量”那么简单。放眼望去,比亚迪几乎覆盖了所有价格段以及精准的目标人群。
改变全球汽车产业格局,比亚迪可以
百万级别的仰望U8成功上榜,足以说明,比亚迪不仅卖得多,更在逐步刷新“中国造”汽车的高端形象。
提升中国汽车品牌的形象,比亚迪功不可没。
在全球市场,2023年上半年,比亚迪成为中国汽车工业70年来首个进入世界销量前十的中国品牌,并于年底正式超越铃木集团位列全球销量第九。全年,比亚迪出口突破24.3万辆,同比增长334.2%。
中国品牌正在改变全球汽车产业格局,比亚迪正是开路先锋之一。
这也难怪,新年第一天,英国《金融时报》就称赞道,比亚迪,这个来自中国的新能源新锐,用第四季度的耀眼销量,显示自己距离取代特斯拉汽车公司、成为世界销量最大的电动汽车制造商,又更近一步——2023年第三季度,比亚迪售出43.2万辆,特斯拉售出43.5万辆,二者差距已经只有一步之遥。而2023年第四季度,比亚迪新能源车占全球份额的23.2%,这意味着,全球每卖出4辆新能源车,就有将近一辆是比亚迪新能源车。
比亚迪的崛起,更体现在产品和品牌形象上。
如今,对比亚迪刮目相看的不仅有高瞻远瞩的巴菲特,更有一众全球汽车大咖。福特汽车首席执行官吉姆·法利就曾经表示:“比亚迪积极进取,始终致力于发展电动汽车,是非常令人印象深刻的公司。”新上任的大众中国CEO贝瑞德直言不讳的说:“以后大众品牌在中国的主要竞争对手不再是其他合资品牌,就是比亚迪。”就连一向桀骜不驯、曾经对比亚迪嗤之以鼻的马斯克,也在社交媒体上坦诚,如今比亚迪的汽车“极具竞争力”。
为什么,成功的是比亚迪?
成为全球汽车行业新的传奇,比亚迪成功的最大关键,或许就是技术。
就像老歌唱的那样,“多少次迎着冷眼与嘲笑,从没有放弃过心中的理想”。在那个年代,比亚迪饱受质疑与嘲笑,就连巴菲特的青睐也没有让比亚迪增光,反而几乎沦为笑谈。
但比亚迪就是坚持下来了。
在利润连续3年大幅下滑的当时,比亚迪在2019年还投入了84个亿用于新能源研发。这个数字相当于当年比亚迪纯利润的5倍,可谓豪赌。王传福在今年8月的那场庆典中回忆说,他当时的心态就是:“即便走错了,我也认了。”
王传福和比亚迪赌对了,2020年后,新能源迎来史诗级的大爆发。
在充电技术上,比亚迪更率先实现充电技术从0到1的突破,开启充电技术的全面创新之路,在车端和桩端,皆自研了家用和公共领域的交、直流充电技术,为国标交、直流充电标准提供了参考范本,也成为首批中国电动汽车充电标准起草单位。打破了新能源汽车初期,行业一无充电技术,二无充电基础设施,三无充电标准的困境。


早在2015年,比亚迪就全球首创乘用车800V高电压平台,让电动车加速、续航和充电效率都得到大幅提升。当时,市面上的乘用车都是低电压,只有比亚迪是高电压,时至今日,行业竞相进入800V高电压平台赛道。而面对国内高压超充桩依然稀缺的现状,比亚迪又全球首创乘用车双枪超充技术,让公共快充桩秒变超充桩——以腾势N7为例,双枪超充最大功率可达230kW,公共快充桩上实现15分钟充电350公里。
要想保持销量增速和冲击高端,智能驾驶也是必过的一关。为此,比亚迪也在不懈努力。在电池成本大幅下降、高端车加速迈入油电同价的背景下,高端车更聚焦于打磨智能化长板和舒适度——电动化是新能源汽车竞争的上半场,而下半场则是智能化,智能化也更加考验车企的软硬件综合技术能力。
数据显示,比亚迪智驾团队的规模已超2000人,整体智能化团队规模超过7000人。2024年,就将是比亚迪的智驾大年,高速NOA已经在腾势N7上推送——在高速路上,偶遇施工/锥桶路段,腾势的高速NOA可以提前发起变道,主动躲避风险或者在本车道内刹停。更多搭载了新智驾功能的比亚迪车型,也计划在今年上市。
王传福此前曾指出,企业制胜首先要有核心科技,新能源汽车变革是一场技术革命,有核心技术的企业才能活下来,如果只是简单拼装,活下来的概率很小。比亚迪的下一个竞争撒手锏,或许就将是智驾。
结语
从前,我们梦想中国汽车工业如何能够追赶上世界一流;如今,倚靠电气化、智能化优势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已经真正实现了“弯道超车”。
作为领跑者的比亚迪,还将在2024、2025创下怎样的佳绩?
我们对此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