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刚过,各大车企就迫不及待地公布了拼杀一年之后的成果,截至1月5日就有20多家车企公布去年的总销量。它们的表现如何,是否能达成当初立下的去年目标?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但需要说明的是,下列销量均是品牌自供数据,可能会与日后统计机构公布的数据有差异。
比亚迪完成300万辆目标,仅4个品牌达标?毫无疑问,比亚迪是这两年汽车市场的顶流,销量一翻再翻直至超越一汽大众成为中国市场的销量老大,腾势、方程豹、仰望等中高端品牌落地,海外市场稳步推进,在2023年更是定下300万辆的全年目标,这可是从未有品牌能到达的高度。在所有人的关注之下,比亚迪做到了:比亚迪(含各子品牌)全年销量302.44万辆,同比增长61.9%,当仁不让地成为中国市场销冠,更是全球销冠。值得一提的是全年销量里面还包括24.27万辆的出口销量,同比增长334.2%,出口地不乏日本、新加坡、以色列、新西兰等发达国家。
特斯拉也公布了去年的销量:向全球各地交付了180.85万辆新车,其中96.2%是model 3和Model Y。从销量上看比亚迪是远超特斯拉,但背后的含义大不相同:首先,特斯拉确实可以说是一个国际品牌,在欧洲、中国、北美全球三大汽车市场都有非常好的销量,而比亚迪的销量绝大部分来自国内(由于政治因素影响,比亚迪出海或许不能像特斯拉那么顺利);其次,特斯拉的车型成交均价和单车利润率显然要高于比亚迪,后者的销量基础是20万元以下的平价车型;最后,只看纯电动车销量的话其实比亚迪仍低于特斯拉——其混动和纯电的销售比例大约各占一半,但去年第四季度比亚迪的纯电销量已超越特斯拉。
至于那些完成率较低的品牌,长城作为国内老牌车企之一,曾经也是自主品牌的老大,但长城在这两年似乎陷入了迷茫,新车虽多但定位模糊,产品亮点也不突出,除坦克之外缺少能被消费者记住的新车,销量也有所下滑。长城去年的总销量为123.07万辆,而年度目标为160万辆,即仅完成了77%,好消息是长城去年的销量明显好于2022年(106万辆),希望新年能进一步回暖。
最后看一看合资品牌,正如以往,合资品牌并不急于公布销量,因此只有上汽和一汽丰田公开了成绩单。其中整个上汽集团的销量为502.09万辆,仍是国内销量最高的汽车集团,但其定下的全年销量目标高达600万辆,因此达成率只有84%。销量未如预期的主要原因是几大合资品牌销量有所下滑,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上汽通用五菱的销量分别为121.5万辆、100.1万辆、140.3万辆,分别下滑8%、14.5%、12.3%,但好消息是上汽大众和上汽通用的新能源车销量均明显提升,几乎是国内新能源车销量最高的合资品牌。
而一汽丰田全年销量为80万辆,同比增长4.1%,已先行宣布是主流日系品牌中唯一的正增长,怪不得能如此自信地率先公布销量,但一丰高层曾隐约提到2023年的销量目标为100万辆,这样算的话目标完成率也只有80%左右。不过今年合资品牌在声量上似乎已沦为配角,一汽丰田能取得正增长确实不容易,其明年目标主要是提高新能源车的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