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提车作业:秦汉唐宋 龙颜云辇 比亚迪是懂中国文化的

1月4日,跟随比亚迪国宝守护的脚步,我们来到广汉西北、鸭子河南岸的三星堆遗址,跨越距3000至5000年时空,探寻长江上游地区中华古代文明的神秘、多样。

作为中央电视台《中国国宝大会》文化推广官,比亚迪通过“传承华彩 一路向前”国宝守护计划系列活动助力国宝文化推广,相继在北京、西安、成都等5座城市,邀请媒体及大众共同走进博物馆,通过行业专家的讲解以及现场的参观,一同欣赏国宝之美,走近国宝背后的故事,体验文物修复,并了解如何保护文物国宝。

同时,比亚迪还结合国宝守护计划,借助自身平台传递国宝之美,在线上发起国宝知识问答,吸引更多群众关注并了解国宝文化。

生于斯 长于斯

作为中国企业,比亚迪持续注重传递中国文化及中国力量,并践行时代担当。

此次,比亚迪将目光聚焦一个个中国文物,发起“比亚迪国宝守护计划”,希望通过自身可实现的影响力,唤起公众对文物的保护意识,并让大众发现藏在国宝美学、技艺背后的一个个中国智慧与中国精神。

这不是第一次,也并非唯一一次。作为生于斯、长于斯的汽车品牌,“中国”二字是与生俱来的血脉基因。从以秦、汉、等王朝命名的车型,到外观设计的龙颜美学与车内实体按键的中文标注。

从源自“雨洗千山翠欲浮,稻畦松涧已争流”的汉EV “千山翠”, 到唐代邢窑那类雪似银的唐家族“银釉白”。从用“见千骑万乘浮虚空而至,神人乘三素云辇”命名的,行业首个新能源专属智能车身控制系统——“云辇”,到以甲骨文“电”字为Logo设计灵感的高端汽车品牌“仰望”。

比亚迪从浩如烟海的中华文明中不断汲取养分、在产品中不断融入中国文化及概念,让传承成为对国宝最好的守护,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中国文化的传承担当。

念兹 在兹

生长于这方土地的比亚迪,从这方土地汲取养分,对这方土地的爱也是深沉的。它深知最好的守护不应该仅仅是让TA完存,是让TA被更多人感知、铭记与传承。

本次国宝守护计划中,比亚迪还携手“全国文物犯罪线索举报平台”,借助自身可触达影响力,助力“全国文物犯罪线索举报平台”推广,让更多群众了解文物保护相关入口,同时关注遗失文物,并普及文物保护知识。

不仅如此,比亚迪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曾在《2022比亚迪社会责任报告》说到“企业规模越大,肩上责任越重”。比亚迪在为社会创造超66万工作岗位,不断践行绿色低碳理念的同时,也在不断持续支持各项社会公益事业并践行企业社会责任。

民族的 世界的

文化的保护不仅是守护,更是传承和传播。作为连续第三年入选美国《时代周刊》全球最具影响力100家公司榜单的品牌,比亚迪在全球影响力持续增强。2023年,比亚迪汽车销售3024417辆,同比增长61.9%。不仅超额完成年初定下的300万辆年度销量目标,更一举夺得了中国汽车市场年度销冠。不仅顺利完成了王传福年初定下的比亚迪要成为中国第一大汽车制造商的目标,也创下中国汽车的最高纪录。

同时,这一成绩,也使得比亚迪超过特斯拉,夺得了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冠,比亚迪也成为首家进入世界年度销量前十的中国汽车企业。目前比亚迪新能源足迹已经覆盖全球六大洲的7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400个城市,技术和车型也在国际上获得多项奖项。秦、汉、唐、宋……龙颜、云辇、“千山翠”、“银釉白”……走遍天下。

四三说

二里头、盘龙城、三星堆……周秦汉唐、宋明清……绵延数千年的中华文明,凝结着前人的劳动智慧,祖先为我们留下浩如烟海藏品文物。科技和艺术的传承绵绵不绝,外交和宗教的交融生生不息,这是民族不断持续发展的养分。

从2021年的74万辆,到2022年的186万辆,再到2023年的302万辆……如此大体量之上的高速增长,比亚迪既是中国唯一,更是全球唯一,是中国汽车百年奋进的辉煌成就。

这是新能源时代创造的奇迹,证明了中国汽车未来的无限可能,也是比亚迪为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交出的圆满答卷。未来,比亚迪会继续坚持用技术创新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引领汽车行业转型新能源。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zacvip@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内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