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懂车帝原创 常思玥
[懂车帝原创 行业] 3月23日,在吉利控股的年度业绩发布会上,极氪公司及品牌被正式推出。从业界普遍的观点来看,极氪品牌推出一方面顺应了蓝色吉利行动计划,一方面意味着吉利将剑指高端新能源赛道。
先来看基本信息,极氪是一家独立于吉利其他品牌以外的公司,专注于高端智能化汽车,其产品也会是全新的。
这家公司由吉利汽车、吉利控股集团(含员工跟投平台和用户权益平台)共同投资,其中吉利汽车持股51%,吉利控股集团持股49%。新公司计划现金注资20亿人民币。
吉利强调,极氪的产品“是现货不是期货”,极氪的首款车型将于上海车展开启预定,第四季度开始交付。
图为领克ZERO CONCEPT
值得一提的是,吉利控股的董事长李书福将出任极氪公司董事长,亲自挂帅新公司,这在吉利控股内部并不常见。除此以外,吉利控股集团总裁、吉利汽车集团董事长、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安聪慧将出任极氪公司CEO。
高规格、高投入、高关注,极氪的出现虽然自带热点,但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极氪品牌,实际上仍然笼罩着非常神秘的面纱,下面我们用几个关键性问题为大家梳理出这一品牌的干货信息以及运营逻辑。
要回答这个问题,时间要拨回到5年前,据安聪慧透露,吉利规划独立的电动汽车品牌要追溯到4-5年前。也就是说,在4年前吉利开发SEA浩瀚架构时,就已经同步在布局这一品牌。
也就是说,吉利在2016年就开始筹备极氪,只不过直到今天才公布,如果这一信息是真的,那吉利的保密工作水平基本上可以超越苹果。不过这种事情没法求证,一个PPT就可以说完成品牌构思了,不然当年造车新势力也没法融到资。
但从产品规划上来看,安聪慧的说法还是有较强的可能性的,极氪的首款车型将于上海车展开启预定,第四季度开始交付。此外,在未来五年,极氪计划每年向市场推出至少一款全新产品。
如果没有前期的产品规划,连续五年做到每年推出一款全新的纯电动汽车,基本没有可能,特别是对于高端智能电动车来说。
除此以外,极氪的工厂也已经安排好,位于浙江宁波杭州湾。今年4月15日,极氪会在全新品牌工厂举行品牌的发布。而在随后的上海车展上,极氪也将以单独品牌参展。
极氪的诞生与“蓝色吉利行动”息息相关。在今年2月底时,李书福曾经在吉利内部发表了一次讲话,其中就提到了“蓝色吉利行动”。
2015年时,吉利汽车意气风发地发布了针对新能源汽车的“蓝色吉利行动”,核心目标是: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吉利整体销量90%以上,其中插电式混动与油电混动汽车销量占比达到65%,纯电动汽车销量占比35%。
然而这一目标并未达成,李书福表示,问题根源或许出在历史时机以及外部战略条件:
“吉利汽车公司于2015年11月18日发布的“蓝色吉利行动”计划虽然没有如期完成,但也不奇怪,这不是战略方向错误,也不是战略执行失败,而是历史时机没有成熟,外部战略条件没有形成。”
因此,吉利在总结此前的基础上形成了两个蓝色吉利行动计划方案,分别是蓝色吉利行动计划一、蓝色吉利行动计划二。
- 【蓝色吉利行动计划一】,将主攻节能与新能源汽车,90%是新能源混合动力汽车,10%左右是传统节能小排量汽车。
- 【蓝色吉利行动计划二】,主攻纯电动智能汽车,组建全新的纯电动汽车公司,正面参与智能纯电动汽车市场的竞争。
李书福
懂车帝从吉利内部了解到,极氪的出现正是计划二的落地。
对此安聪慧也表示,之所以将极氪进行拆分,主要是因为智能电动车和燃油车还是有比较大的区别,吉利需要更加专业、更加聚焦地来做好智能化的节能和新能源汽车。
除此以外,极氪还肩负着吉利对于科技创新的追寻。
在2020年6月17日晚,吉利控股发布公告称可能发行人民币股份及于上海交易所科创板上市的初步建议,意味着此前在香港上市的吉利将回归A股。随后在9月1日递交招股说明书申报稿以后,吉利控股正式开始推进回归A股的进程。
然而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的项目页面上,目前的进度停留在“上市委会议通过”的节点上,通过时间为2020年9月28日。也就是说,吉利控股回归科创板的进程已经有近半年没有任何进展。
按照正常流程,吉利此时应该已经完成科创板上市,目前虽然不知道具体问题卡在哪里,但从吉利目前的连续合作来看,或许最后的短板就在于科技创新层面,毕竟科创板的上市企业必须具备很强的科技创新属性。
在2021年初,吉利连续与百度、腾讯、富士康、法拉第未来等多家公司达成合作,其中或许正有这一层面的思考,而此时如果推出一个以智能化为主要标签的电动汽车品牌,无疑会进一步加深吉利科技创新的标签。
提到电动车品牌,吉利控股内部的品牌并不少,几何、极星、智马达、枫叶等品牌涵盖了很多细分市场,但直到如今也没有一个品牌在市场中取得成功。此时再单独成立一个极氪品牌,与现有的吉利品牌又是什么关系?
在这些品牌中,首先需要明确的就是极氪与几何的关系,这两个品牌都是以新能源乘用车市场作为目标市场的。
对此,吉利内部坦言,几何是吉利尝试新能源的探索,有一定收获。过去几年,发展相对慢,没抓住机会,但几何仍然围绕着原有的市场定位继续发展。未来,几何定位是大众化,极氪是高端路线,会形成差异化竞争,几何会探索出行市场,打造专用产品。
但与此同时,吉利方面表示,几何坚持创新,不排除未来并入极氪的可能性。
坦白来讲,对于传统车企来说,在智能新能源汽车赛道直接切入的难度要比单独建设一个品牌大得多,消费者对于品牌的认知很难在短时间转变。
吉利单独成立极氪,从这一初衷上来看其实无可厚非。
如前文提及,吉利控股的新能源汽车品牌非常多,那么最新成立的极氪,有哪些不同呢?
吉利表示,会在4月15日完整的发布极氪品牌,届时我们能够看到完整的信息。而从目前已知的信息来看,极氪的外部模式很可能会非常贴近造车新势力,而内部模式则是依托于吉利控股。
安聪慧透露,极氪会采用直营、直销模式进行运营,这一点在造车新势力中非常常见。
除此以外,极氪是由吉利汽车、吉利控股集团共同投资,其中吉利控股集团的投资中,还包括员工跟投平台和用户权益平台。这一点就比较有意思了,极氪除了员工持股以外,用户可能也会出现在持股的名单中。
而在内部模式上,极氪会很大程度上依托于吉利控股的各种资源,据了解,极氪将整合各类资产和技术,包括但不限于电动车车型技术、浩瀚智能进化体验架构(SEA)使用权、品牌授权、三电技术、供应链体系建设及用户生态建设等。
吉利方面表示,极氪可以调动的资源,几乎是吉利控股集团的全部。
除了基本的三电系统、自动驾驶、智能网联以外,甚至包括刚刚布局的区块链技术,用于打通吉利生态圈和用户全生命周期的服务场景。以及低轨卫星层面,实现高精地图,夯实车联网、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等大出行新趋势的底层生态架构,赋能自动驾驶。
正是这种内部与外部协调发力的模式,让极氪的出现与众不同。
从目前仅有的信息来看,极氪整体的规划还比较空洞,需要补全的内容还非常多。但事实上,从李书福亲自挂帅便可看出,对于极氪公司,吉利已经采取了“ALL IN”的态度。
关于极氪品牌更多的信息以及详细的商业模式,要等到4月15日的发布会后才能一览全貌,而极氪能否让吉利成功变道?恐怕答案更需要交给时间来解答。
本文来源-玩车迷:https://www.wanchemi.com/作者:懂车帝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