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同价位燃油车,model3是否真的有优势?几千公里感受
一、简单聊聊选车经过
电动指标下来,之前借朋友的汽油指标也应该还了,自然面临卖一辆汽油车再买一台电动车的问题,这次被换掉的是宝马2015款120i,非常好开的小车,不免觉得有些可惜。
需求主要是家中LD上下班代步,小、灵活、好开是基本诉求,当然好看也是基本诉求,model3相对北汽等品牌的轿车外观,以我的审美看还是有明显优势的。其次不方便出门玩的suv不考虑。
因为原先有简单开过同事的北汽小电动,对那啪塔啪塔的减震实在是不好意思抨击,也接受不了油改电车型肚子下面的方盒子,哪怕很喜欢雷克萨斯座椅的舒适性,也因为是油改电车型,放弃了雷的小电车,那么40w以内的可选就不多了,仅剩宝马i3、model3、es6,过年前类似“汉”、“P7”这些全新设计的选手还没上市,也没法对比,而i3在电动车相对优势的辅助驾驶、加速性能上也并无优势,选择范围便进一步缩小了。
蔚来和特斯拉展厅距离家都不远,周末抽空都试驾了一下,es6或者8更舒服,model3辅助驾驶更有优势,而model3车型小,且是轿车,家中LD上班开停车方便,电动suv也无法满足我的自驾需求,所以model3符合用车需要,当天交了model3定金,选了个颜色。提车时发现官方脚垫居然是weathertech的,果断来了一套,弥补自己越野车买不到这个牌子的遗憾。
二、优势
1、加速迅捷,油门踏板几乎无延时,这点确实优势明显。
2、单踏板模式,仅通过油门控制前进停止,90%以上的情况下均适用,脚不需要在刹车和油门之间切换,会轻松不少,但这个功能有门槛,得练脚,操作精度需求较高,不然乘客比较容易晕车。
3、充电优势,相比国产品牌,有品牌独立充电桩,选择范围会大一些,不但可以用国家电网、特来电等公用充电桩,也可以使用特斯拉品牌自有的超冲,当然高峰时段和热门地点可能都免不了排队,只是选择相对多一些罢了。
4、外形设计,在目前轿车造型的电动车里算好看的,至少个人审美是这样,不说什么超前设计,至少看起来很舒服,小溜背短尾巴感觉不错,全景天窗从前到后的连贯性也让我小小惊叹了一下。
三、不足
1、操控,从日常使用角度,是一辆好开好上手的车,转向力度可调,油门踏板不过分轻,很容易掌控,刹车踏板相对一般轿车偏硬,但也很好适应,刹车线性,传说用的名厂双向四活塞卡钳,也许是这个关系。但是没什么驾驶乐趣可言,调教居然像一台前驱车,过弯给油有些趋向于推头,可能是更多的考虑家庭用车,而不是驾驶乐趣吧,就这点而言我更喜欢卖掉的120i,虽然加速慢2s。
2、舒适性
2.1、噪音偏大,这是大家都清楚的,胎噪很明显,不是缺气保用轮胎却有着如此胎噪令人费解。
2.2、平路行驶减震稍显偏硬,似乎挺运动,真在弯道又显得支撑不足缺乏信心,当然已经又倍适登和艾巴赫配套产品可以升级,不知道效果如何。
2.3、座椅舒适性欠佳,或许是为了营造车内空间较大的视觉效果,坐垫较短腿部承托不足,背部较窄肩背得不到良好的支撑,算不上舒适,当然腰托可以上下高低可调是个优点。当然,Model S座椅舒适性就要好得多,但是买不起。
3、充电,当然这点也不能算这个车型的不足,而是电池特性决定的,超过80%电量以后的充电速度大幅度下降,因为没有家用充电桩,所以一般也就只充到80%,倒不是为电池寿命考虑,而是后面20%充电速度太慢,接近95%电量每分钟只能充2公里,实在是让人着急,所以标准续航实际每次充电后可以开250km左右,这时候我才发现其实长续航还是有一些必要的,但接近7w的价格差。。。
4、动能回收,动能回收产生足够的制动力是完成单踏板操作的关键,而在我使用过程中发现这个制动力并不维持稳定,让人心里很不舒服。比如电量接近100%的时候,动能回收是弱的,超过一定时速动能回收是不明显的,有点摸不清楚逻辑,这就让人不太踏实,不过倒也是个好事,随时准备踩刹车避免危险,而不是等他回收动能制动,毕竟等到自动刹车的时候,刹车力度还是比较大的容易吓着乘客。
5、大灯,自动大灯逻辑让人难以理解,经常只是大白天行驶的林荫路上自动大灯就已经开启,光照条件当真十分良好,灯光本身也不算理想,前方没车远光自动开启后光照条件也属于一般般,对夜间出行不算友好,当然本就是偏城市代步的取向,可以理解。小长途跑个承德北戴河倒也没什么问题。
6、大屏,操作反馈良好,只是本地化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其次极简内饰导致什么操作都需要在屏幕上操作,不免让人觉得多此一举。
四、关于玻璃隔热
车顶玻璃阻隔紫外线、红外线能力很强其实不用隔热膜,贴上效果也不会太好,感觉烤脑袋是因为深色玻璃吸收热量,玻璃本身热而不是热辐射穿过玻璃晒的脑袋热,所以我琢磨了一下比较理想的方式是在玻璃外层贴镜面反射膜,降低深色玻璃吸收的热量,同时还能看见天。
前挡紫外红外线阻隔效果都不错,没必要贴膜,我的方案是后窗贴深色一点的隐私膜,前窗贴风挡膜保持良好视线,贴风挡膜可以不留三角也比较美观。
就分享这么多,也希望国产电动车发展越来越好,最后叮嘱各位车友高速辅助驾驶不可放任不管,还是需要保持注意力集中的。
用大屏标榜科技感,个人感觉很低级,不少操作是没有传统按键来的更直接便捷的。
中央储物空间很大,用起来很方便,居然还很贴心的设计了照明。
方向盘上这两个球形按键同时按下,是一个目前很多车友时常需要进行的操作,不过我只用过一次。
双闪位于车顶。
无框车门刚开始会有一些新鲜感,不过隔音受影响才是长期的不爽。
地库里拍拍,大家见谅。
没有多花6000选19寸轮毂,自己平时开suv多,对路况不敏感,时不时的就走破路上了,小一点的轮毂稍微安全点。
后部腰线还是很漂亮的。
这个位置的曲线是我觉得看起来最舒服的一个地方。
后备箱很大,很能装,带孩子出门也会不装不下。
超简洁内饰。
座椅正文中也说了,算不上舒服,比model s差的不少,当然钱也差很多。
原厂weathertech脚垫被车友诟病的地方,就在于左脚休息踏板只有一半高度,会把原车地毯踩脏,不过我倒是不太在意。
手动镜头开盖没法对焦,大家见谅。这个位置其实也挺能装,只是看到有些车友这里积水了
提车那天,即将卖掉的120i和model 3合了一个影,很棒的小车,没办法,谁让自己没指标。
上牌验车,很夸张,并且基本看不到免费的黑色。
未来几年的固定搭配了,估计短期不会有什么变化,刚给撼路者换了座椅,继续坚持,车也没什么毛病。
本文出处:玩车迷:https://wanchemi.com/作者:xuser18853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