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阿猫,95后自由职业,主业投资写作,副业撸猫。如果喜欢我,关注@阿猫爱学习,带你一起成长!欢迎点赞、评论、转发,各种互动。
特斯拉开了差不多一年了,今天来分享一下使用感受,真的被彻底打脸了。。。
1/ 为什么说我被打脸了?
我一直都是「不买车一族」,毕竟性价比太低了,平时天天出门打的都不用这么贵。
我也早就在《富爸爸穷爸爸》里面看到,建议大家千万别买车,这是负债,所以这个信念我也挺坚定的。
当时兔兔就经常和我说,一定要有车啊(因为她家里是有车的),但是我天天给她洗脑,计算各种成本收益,告诉她多么不划算。
最终...她慢慢被我说服了哈哈哈,也觉得,好像不太需要车了。
结果,因为我是马斯克的粉丝(后面具体说说),又觉得特斯拉和别的汽车不一样,买特斯拉买的是科技,而不是汽车...
另外,计算成本的方式也和当年不太一样了,因为油车确实贵,一个月油费可能要500元左右。
但电车不到100块,家里有充电桩更便宜,你只要付全款,理论上就不会成为负债(被动支出)。
所以,我发现还是可以低成本体验的,那就来吧。(但我内心还是鄙视我自己的,你这个败家子,一点“回报思维”都没有。)
但开了一年之后发现,真的太香了!!都无法想象生活里没有车的日子了...
就算我开不起20多万的车,我估计还是会买一辆几万或十几万的车。
因为有车太方便了,这是超出我所预料的好处。
我原本一直是用经济成本的方式去衡量一架车的价值,而且最基本的一个计算方式就是,打的也很划算,打10年可能都不用花一辆车的价格。
现在发现车最大的好处是两点:节省时间精力 和 少接触人。
1)先说节省时间、精力:
有了车,你就不用打开app叫车、等车、对接师傅。
直接下楼就开走了,相当于每次出行是可以节省10分钟左右的时间。
这是时间上的节省。
另外是精力上的节省,我觉得本身叫车的动作是耗费精力的,精力这对我个人而已还是挺宝贵的。
除此之外,我觉得开车竟然是我一天当中为数不多的放松时刻...
我平时基本是一个不太会休息的人,沉迷工作无法自拔,如果停下来也会觉得有点无所事事。
开车的过程强迫我休息,恢复精力,并且还能听听歌。
后来我还花了1000多元买了K歌的套装,现在经常到车里唱唱歌放松一下,真的好爽,目前维持了已经两三个月了,值了。
2)再说少接触人:
我觉得打的不用接触人,真的挺爽的,我是个内向加有点社恐的人,理论上只要接触人,就是对我精力的消耗。
我现在出门完全不用接触人、联系人、在车上开车的过程中还能恢复精力,听自己想听的歌和播客,这都是很好的恢复。
总之,车真的很贵,但是却得到了我认知以外的收获。
人生有时候一定要去做出一些你认知以外的事情,你才会得到改变,例如加入【觉醒者·IP创业营】哈哈。
当然,我还是建议大家不要轻易买车,从理财的角度来说,这些收获的价值真的不值20多万呢...
我建议财富的分配是五分之一用来买车,那还算是比较合理的。
2/ 特斯拉的使用体验
接着再来聊聊开特斯拉的惊喜。
首先说明,这是我第一辆车,我之前也没这么开过车,所以我没什么对比,特斯拉就是我的初恋了,感受都很主观。
第一点就是可以手机连接app,上下车都不用带钥匙。
手机接近车子自动开门,离开车子就自己锁上了,对于我这种不愿意带任何东西的懒人,非常舒服了。
还可以上车前提前把空调给开了,不会进到车子很热之类的。
第三点是大天窗,我很喜欢这个设计,感觉很酷。
据说是挺晒的,所以我一开始就贴了个膜,暗了不少。
第四点起步更快,这个对于我来说也是挺开心的。
我从小也很喜欢玩卡丁车啥的,然后一两百块才玩一次,玩完还想玩,现在有了车以后,天天免费玩车。
其他体验:
1) 一个屏幕满足所有控制需求
几乎没有任何物理按键,可以理解成当年苹果的home。
这个非常适合我这种喜欢极简的人,而且我比较珍惜自己注意力,所以我是觉得,越简单越好。
很多人吐槽特斯拉毛坯房,实际上我还挺喜欢,上车啥都没有,甚至空调都是隐藏的。
2) 单踏板模式
我在用之前,看到网上说各种不安全,其实,我用了一段时间之后,我觉得比原本的设计还要安全,因为单踏板不代表没有刹车,你依旧可以刹车。
唯一的区别就是,你不踩油门,车就慢慢自己停下来了,类似于遥控车没有刹车的感觉。
现在相当于有2层保护,一层是不睬油门 = 慢慢刹车,另一层是特殊情况再多一个刹车。
而且真的是释放我的腿,我不再需要刹车来回切换了,有特殊情况,行人突然穿过啥了,我才需要踩一下刹车。
3) 智能化
现在应该大多数电动车都有了,上车不用钥匙,不用起火,下车也不用熄火,直接p挡走人。
然后车自己会锁,中间的步骤起码少了2-3步,极其顺畅。
以至于,我上车旅行租了辆车,下车下意识忘记熄火了,走到半路回到车里拿东西才发现车还在启动。
4) 自动辅助驾驶
这个太牛逼了,非常科幻。
上高架高速,我基本全程不用自己开,油门自己踩,方向盘自己转,我只要把手放在方向盘就足够了。
大大的减轻了我的负担,上次去杭州开了2个多小时,一点累的感觉都没有,因为你就像在做高铁,他是在自己开。
当然,你也要保持注意力,有特殊情况,需要自己马上接手回来,还是不能太依赖自动辅助,这点安全意识还是要有的。
5) 自动提醒和压线回正
车子能够识别到前方车子的速度,如果你的速度太快了,他的速度降下来了,过于接近,就会有警报声提醒你。
试了2-3次都是他提醒我,我马上就踩了下刹车,以免追尾。
还有就是,如果有时候我压线了,他的方向盘也会自动转向,帮我调整到道路的中间,这时候会觉得,车子在开你,不是你在开车。
6) 其他小功能
例如就是远程开空调,不用热的要死或冷的要死的上车,还有远程启动锁车之类的。
不过不过,最后,还是那句话,年轻人先不要花钱买车,这种体验感再好,也不值27万,拿来学习和投资一定回报更高。我5年前就买得起了,也等到了今年才买。
3/ 为什么我舍得花钱买?
如果你是长期关注我的读者,应该知道我是个很节省的人,为什么会花这么一大笔开销选择了特斯拉了呢?
因为我韭菜啊!买了之后还降价了4万。。。
当然,是心甘情愿的当一颗韭菜。
这里面肯定包含了很多非理性因素,我也来和大家拆解一下这里面的非理性。
又或者像是之前的这篇文章中的信仰“别做这种SB”。
一是我还挺喜欢马斯克的。
就是冲着这个人的这个产品,我就是想试试,他的产品有没有像他的人这么牛。
你看,打造个人的品牌多重要,让我这种韭菜心甘情愿的下单。
我过去也写了很多关于他的文章:
马斯克太牛逼了!马斯克太特么牛逼了!
你看,2个标题都一样,何以见得我是多么粉他。
说来你不信,我粉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
他和我一样很内向,而且很爱读书,用读书学了很多东西,例如造火箭啥的,这个引起了我强烈的共鸣。
我自己就是这样从一张一无是处的白纸透过读书自学,慢慢走过来的,例如看看这两篇:
原生家庭贫穷的人,长大后靠什么逆袭?扒一扒阿猫的故事
另外一个非理性因素是,特斯拉的外表接近保时捷,而我很喜欢保时捷的外表。
但是保时捷我估计这辈子都不一定买的起了,现在有一个外表接近豪车的品牌,我心目中要50万以上,现在只要20多万,哇塞,值啊!买它!
还有一个理性的因素就是...
当时我和我女朋友刚好四周年纪念日了,具体看这篇:那些开房AA的大学情侣最后都怎样了?
她陪我过“苦日子”这么久了,也这么支持我的各种选择和发展,还愿意各方面的都和我AA,那我买辆车也算是给她的一个礼物吧(虽然我也能开)。
对了,现在时隔一年,我们也结婚啦我结婚啦!
4/ 新手上路的恐惧
一开始我就在随心星球做了一个咨询,很多朋友给了很好的建议,让我更加大胆上路了。
然后就去提车自己上路了,目前已经开了几次,差不多熟练了。
我会觉得最大的难题还是克服心理关吧。
其实开车很简单的,毕竟一大堆人都已经在路上。
毕竟都出了驾照给你了,证明你基本技巧也关过了,才给你上路。
所以,就是赶鸭子上架,逼自己多开几次就不怕了。
当然,还有一点就是,我是很晚才考驾照了,所以考完就马上买了,所以不会有说考完了,几年都没车的阶段,那确实早就忘记了,就要重新练了。
我在考驾照的时候,我也是抱着一种要学会开车的心理,而不是要考证而已。
我会去琢磨倒库和侧方停车的逻辑,而不是单纯的凭记忆或点位去应付考试,所以我觉得我技巧都是相对过关的,来分享张倒库的照片哈哈。
所以,你看我这篇文章,也许会觉得有点羡慕(当然,也可能没什么了不起的),请不要用这种羡慕成为你赚钱的驱动力哦。
我自己原本的规划一直都是不断地降低自己的开支,一直降低自己的欲望。
我从来都不是说要为了买辆车而努力写公众号啥的,而是我在认真干这些事情,享受自己正在做的事情,然后顺便得到了金钱副产品,然后顺便买了辆车而已。
我觉得我得到车的那一刻也并没有太开心,还不如我买了只猫更开心呢。
我觉得最开心还是自己不断地认真享受着自己正在做的事情,这些成就感反而更大。
如果一开始就充着满足什么欲望来去赚钱的话,你可能就会本末倒置了。
为了得到喜欢的东西,做着不喜欢的事情,最后反而得不偿失。
还不如,尽可能得到少点钱,但却在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那反而长远来看,更有可能做得更好,更有可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且不需要付出任何痛苦。
我是阿猫,95后自由职业,主业投资写作,副业撸猫。如果喜欢我,关注@阿猫爱学习,带你一起成长!欢迎点赞、评论、转发,各种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