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虎提车作业:李学用:见证和参与奇瑞变成“全科生”

到这个月,李学用升任捷途汽车总经理已满一年。

在这期间李学用又再次升任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奇瑞汽车营销公司总经理。两次提拔,身兼三职,李学用成为了众多媒体与营销人眼中,那个见证和参与奇瑞“改变”的人。

以往,奇瑞及其旗下的子品牌,都在给人一种闷头搞技术的“理工生”的印象。工程师文化盛行,研发上的优势却掩盖不了在营销上的短板。当李学用连续升任之后,外界的声音都在传递着这样一个信息:这次奇瑞“要变了”。

的确在变。直观的数据,最能体现变化。

在捷途方面,2022年捷途汽车达成了年销18万辆,同比增长16.9%,在新能源化转型的节点之上,捷途用燃油车就完成了正增长。在今年,捷途5月销量1.9万辆,1-5月销量9万辆,同比增长97.3%,占据奇瑞集团总销量的15%。

奇瑞集团整体方面,2022年全年销量123.27万辆,同比增长28.2%。1-5月,累计销量59.7万辆,同比增长61%。

在充斥着“内卷”、“逆势”等语境的行业内,大幅增长的销量,一方面说明奇瑞的产品正在被更多的用户认可,另一方面则是奇瑞的战略转型正在发挥作用。而李学用在营销方面的功底,也在进一步推动奇瑞的做大做强。

作为出自奇瑞体系培养出的人才,从2005年进入奇瑞开始,李学用先后担任过奇瑞华南、东北、中南、华东四个大区总监,瑞虎品牌营销总监、开瑞营销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以及在捷途从营销中心总经理升至品牌总经理,再到今天成为今天奇瑞集团营销端口“掌舵人”。

这就意味着,李学用无论是从纵深的业务,还是横向多品牌的操盘,都有着丰富的经验。在奇瑞的18年,也让他对于奇瑞各大区的营销状况,以及各品牌体系化运作有着他人所不可比拟的优势。上任之后,便能够更快的将业务进行开展。在这个过程中,捷途该怎么做,奇瑞该怎么突破,都已经形成了一套经历过大量营销实战的方法论。

这也让李学用成为了“有能力,懂奇瑞,且最合适的那个人”。“营销老将”也成了外界最常形容李学用的标签。

聚焦在实际业务层面,李学用多年以来的特点就是:“敢想,敢干,会想,会干。”

负责瑞虎时期,他创新性的开创了“能驱能省体验营”、“挑战中国对角线”等活动,让瑞虎进一步释放了其在性能与品质感方面的优势。在开瑞时期,通过开瑞k50与开瑞K60这两款车,帮助品牌突破了年销10万。

在个人看来,李学用此前最具有代表意义的履历,就在于执掌捷途品牌。

2018年,捷途品牌正式成立。这是一个很微妙的节点。这一年,中国SUV市场结束了爆发式增长,自主品牌SUV甚至开始出现颓势。而捷途则用“旅行+”的产品定位,在刚上市就取得了月销过万的成绩。2019年则用4款产品,取得了13.8万台的销量,销售网点增加到1800个。

2021年,捷途汽车成为了奇瑞集团旗下的独立品牌,继续深耕“旅行+”定位。在中国SUV市场,传统家庭定位所带来的差异化不明显,很容易让产品被埋没在大量的同质化车型之中。因此,对于细分市场的开拓,就成为了一个塑造产品特点的抓手。

“旅行+”定位的意义在于,发现了日常使用之外,对于自驾游的需求。这并非完全是长途出行场景,更多的则是以家庭为单位,周末进行中短途的周边游。

这就要求产品具有更大的空间,更好的通过性,以及更好的功能性延展,比如可以在露营的时候住在车里。其次,是车机互联方面的考量。捷途的突破口在于将智能座舱与旅行进行结合,用户可以通过车机进行酒店预订、路线规划等操作。第三,是把旅行打造成生态圈,捷途通过与携程、去哪儿网等旅行网站的合作,让捷途用户享受到VIP待遇。第四,是捷途“旅行+”定位在营销上的不设限。美食、文旅、生态都可以成为捷途营销的锚点,这就能让用户更全面的去让车与生活场景进行嫁接,把开车变成了“和车一起好好玩”。

在产品定位之外,捷途在用户运营层面,也打出了自己的特色。

2021年,捷途成立了用户运营部、生态发展部、数字增值部与用户支持部。通过与用户高强度的联络,让捷途能够第一时间听到用户的声音,并让用户的反馈变成了和用户一起共创。

同时,在用户沟通层面,李学用就曾号召让员工和经销商“人人都成为自媒体”。捷途抓住了短视频自媒体这一个机会点。数据显示,捷途的抖音账号是最早突破100万粉丝的汽车品牌之一,每个月会组织80场左右的直播,平均每天2.7场。这种高频次的露出,也让进一步拓宽了捷途的认知度。

而在升任奇瑞营销公司总经理之后,李学用也继续在奇瑞内部着力孵化新媒体团队。可以说,李学用也在用运营捷途品牌实战中所获得的经验,继续在奇瑞集团层面进行新一轮的创新,进一步将奇瑞从“理科生”变成“全科生”。

高光在台前,压力在幕后。

在今年3月的捷途汽车第二届旅行+大会现场,奇瑞集团董事长尹同跃曾半开玩笑地表示:“捷途2023年增长100%,都是李学用的不及格”。尽管,目前1-5同比增速97.3%基本上能看做是100%,但不可否认的是,之前2020年立下的年销20万辆的目标,在今年刚刚完成了30%左右,距离年底还有半年时间,李学用的压力可想而知。

压力的另一重,则在奇瑞集体整体的销量任务上。

年初,奇瑞汽车营销公司召开了2023年誓师大会,会上李学用提出了挑战200%的目标。尽管官方信息并未直接指明200%的具体含义,但结合近年来奇瑞汽车的成绩,外界普遍认为200%是指销量。

今年对于奇瑞集团来说,是关键之年。有内部的战略转型,也有在行业趋势发展下所塑造的紧迫局势。

4月7日,奇瑞集团发布会了新能源战略。在这个战略之下,目前奇瑞的四大品牌也各司其职的向新能源转型。奇瑞品牌主打超值家用,燃油车还会做,但同时也会发布更多混动车型。高端品牌的星途,将通过新纪产品序列混动和纯电两把抓。捷途继续锚定旅行+定位,并向混动转型。而iCAR则定位于年轻、智能以纯电为主的新能源品牌。

从2022年开始,行业内除去新能源转型开始进入更深阶段外,洗牌形式也开始加剧。在李学用看来,今年的形势已经远超于“卷”所能形容的了。而是进入到一个决赛级竞争阶段。按李学用在公开场合所表示的,这个决赛的时间应该在20个月左右,从今年到明年年底,中国汽车市场预计会有8-10家企业,占据90%以上的销量。这包括了合资、豪华以及自主品牌。

而事实也正是如此。

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如今的消费者越来越不会被品牌溢价所“洗脑”,相反更注重价格和价值。不是说越贵就是好,便宜就是不好。相反,用户早已学会了理性购买。这就给了像奇瑞这样正在用实打实的产品力实现向上的自主品牌一个绝好的机会点。

早年间,合资品牌与豪华品牌,通过早入局和品牌光环,上演了一出“外来和尚好念经”的剧本。收割销量,建立高位,一度让自主品牌只能苦苦追赶。但现在,新能源和智能化转型中,受制于对于销量的追求,以及品牌光环的束缚,海外品牌在国内的发展正在面临着强大的阻力。所以“外来的和尚不好念经”了,市场上更需要“能念好经的和尚”。

那么如何才能念好经?

一方面是本身的产品转型和技术迭代这种“硬实力”层面的展现,除此之外就是如何做成一个“用户品牌”?这对于营销出身且一直在营销领域深耕的李学用来说,也是一个可以大展拳脚的领域。

在李学用看来,中国品牌当前的竞争优势,除去在新能源转型过程中占得的先机,更多的还是来自于对于本土用户的理解。他曾透露,每天都要花1-2个小时的时间,用来回复与互动用户。这样的好处就在于,能够迅速了解到用户真实的声音,并且以高效的速度打造出符合中国用户的产品。

与之作为对比的则是,合资品牌受制于体系上的庞大和以及母公司策略上的权衡,反应速度与落实效率上,都会存在一个时间差。那么,当合资品牌做出反应时,很可能是对过时的需求,做出的当下反应。

那么现在摆在李学用面前的情况就是,机遇有了但压力不小。可以继续发挥营销上的优势,但担子又重了。

奇瑞集体旗下的不同品牌,调性与定位各不相同。对于成功开启捷途模式的李学用来说,接下来把奇瑞品牌继续盘活,做大,做出彩是他担负的巨大任务。但我相信,这也一定会开启李学用更新的一段高光历程。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zacvip@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内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