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汽车人》张敏
7月20日,J.D. Power(君迪)发布“2023中国销售服务满意度(SSI)”报告,长安汽车排名自主品牌第一。
长安汽车三年三提名,一步一台阶,继2021年排名中国品牌第三、2022年中国第二,终于在今年站到了冠军的领奖台上。
在获得这些奖项之前,今年上半年长安销量121万辆,连续3年实现半年销量破百万辆。
其中,中国品牌销量102万辆,同比增长13.4%,单靠中国品牌,照样进入半年百万俱乐部;长安新能源销量17.6万辆,同比增长107.2%;海外销量11.6万辆,同比增长14.3%。在几条战线上同时获胜,这半年,长安业绩到处开花。
理论指导实践,理论的正确性从实践中来。“第三次创业计划”作为长安顶层战略指导,不但方向完全对路,而且对于实施路径的预判,也和整车市场的演化节奏若合符节。
实施“一号工程”,兑现“五大承诺”
2019年,长安汽车在第四届粉丝盛典上向用户做出“诚信服务五大承诺”,包含了服务流程、维保价格标准、服务标准、零配件质量标准和体验标准的透明化、公平化、专业化、高质量化和愉悦度。
这些承诺做出了,是空口喊话,还是精准快速地兑现,表面上考验一个企业的诚信,实则考验组织度、执行力,而深层次则考验质量管理体系、客户服务体系的完整度。
客户经营也不例外。在2020年,由时任长安汽车总裁、党委书记朱华荣率领公司全体高层和中干,举行了“客户服务专项提升”大会。会上,由朱华荣提出了长安管理层酝酿的“客户服务专项提升行动方案”,并确定为长安的“一号工程”。
为此,朱华荣提出具体的要求为公司上下要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坚定不移提升客户思维;高层直接督办抓服务,深入践行“五大承诺”;同时公司上下协同攻坚,加强客户体系能力建设。
事实证明,长安汽车的组织架构是非常高效且有强大执行力的。从服务客户向经营客户转变,就成为长安汽车转型的重要一环,目标也很明确,就是以客户愉悦为核心价值和KPI。
通过24小时服务,先后设立“知音伙伴体验官”、“维保专家直达一线”等各项创新举措,并在客户建设上积极出击,“粉丝狂欢月”、“粉丝盛典”、“重庆国际马拉松”等一系列以客户为中心的品牌活动,不断强化长安品牌和客户的情感联系。
而“一号工程”经历了疫情期间线下服务的困难考验,长安汽车顺势推出“六大安心”计划。3年来,长安对“一号工程”的执行从未懈怠,客户服务专项提升行动,扎扎实实地履行了“五大承诺”。
执行过程中,长安汽车顺应新消费发展趋势,推出UNI Service全新服务品牌,覆盖用户看车、购车及用车的全生命周期,打造线上线下无缝沟通的全新服务业态。
2023年上半年,客户满意度投诉、直评指标全面达成,同比持续改善。“一号工程”六期专项攻坚项目,均达成120%奋斗目标。
无论长安是否获奖,从消费者反馈来看,长安的客户服务工程扎扎实实做到位了。J.D. Power的认可只能说明,第三方机构对SSI评价体系,与长安执行的标准是一致的。
客户服务升级为“伙伴+”
几年来,长安的客户服务做到位,甚至做过头。长安管理层的名言是,客户满意度的提升没有止境。
2022年5月,长安发布了全新用户品牌“伙伴+”,将用户服务作为品牌来经营,目的恐怕既要长效经营,又要提升其Level,最终目标则是与长安品牌实施更紧密的连接,提升长安品牌的价值。“用户终将选择那些选择了用户的品牌。”
和2020年的服务行动计划相比,“伙伴+”将“一号工程”推向深入,更强调用户亲身参与。用户不仅是服务对象,而且是品牌价值体系的建造者之一,这里面还蕴含着家庭、朋友等亲情要素。长安汽车重视心理层面的服务,甚至不亚于实体服务。
其中,“新体验”将以用户为中心构建品牌生态;“新服务”将以用户为导向,驱动品牌价值;“新关系”将以用户为代言,彰显品牌人设。
客户服务成为数字化资产的延伸
值得一提的是,长安正在围绕建设的顶层设计“天上一朵云、空中一张网、中间一平台、地上全场景”,实施全价值链数字化转型。即数字化手段覆盖了汽车产品设计、生产优化管理、供应链优化管理、质量优化管理、市场营销分析、用户运营分析、售后优化管理等全流程。
在至关重要的质量管理体系上,长安发布并实施了《“6σ”管理2025推进规划》,在智能制造的背景下,以数据分析、过程质量的定量分析为基础的质量管理体系。
数据成为生产和质量管理工具之后,长安拥有了越来越庞大、功能越来越强大的数字资产,而长安的客户服务体系,就是建立在数字资产的延伸和整合上。
车辆产品的数据,与三电的健康度分析挂钩,产生产品的维保预测,推送给客户,并给出建议。数字化手段产生了更细致、更精准、更有效的服务,客户黏性的强化,同样水到渠成。
不过,诸多维度的评价,指向同一个根源,即同一个方法论指导了长安汽车的发展。长安品牌塑造的实践之路,为中国品牌提供了越来越明显的借鉴和证明。【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