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车型:长安欧尚Z6蓝鲸1.5TDCT智航型
之前一辆14年的逸动xt手动挡,有一说一,代步还可以,1.6L自吸也能做到爬坡有劲、超车麻利,当然也都需要配合自己麻利的手脚,踩离合、换挡这些较自动挡车型更繁琐的操作,有时候也想省略……特别出地库遇到堵车,在坡道频繁起步,我这辆小逸又没有上坡辅助那种装置,半联动可以应付的坡道倒不算啥,就怕遇到太陡的坡,不得不使出黄金右脚搭桥大招,还真是主打一个心态稳。现在也不是说自己条件好了,主要小逸车龄马上也十年了,而且带了小孩过后,轿车的空间对于我们家庭来说也是有点儿挤了,就有了换车的打算。小逸也没舍得卖,开了这么多年都是算残值了,因为是人生第一辆车,念旧,先放着吧,农村家里也有位置停。其实车况没什么毛病的,除了有些零件随着车龄增长需要更换之外。
选车对比
然后在今年4月份开始选车,目标SUV,预算落地12-13万,这个价位还是以华系为主。第一轮在网上筛选,看价挑品牌比配置,首先得买得起吧,然后再看品牌,挑一个配置给得最满的一个,思路很清晰,一点没毛病。首先是五菱星辰,还出了油电混合款,但也没款上,看了实车过后总有种新中显老的感觉,生硬无处不在,其实我也是有点审美的,如果放宏光身上,这些都无可挑剔,值得神吹,但现在不是做正儿八经乘用车了吗,我觉得有些细节还是需要跟上一点节奏,个人意见,仅作为自己不买此车的一点理由而已。而后看了瑞虎8,空间大,动力足,也就是悬挂太硬,没有一点调校在里面的感觉,遇到一点坑坎车子抛跳幅度就比较大,加之小毛病投诉多,我也是再三考虑最后还是决定放弃。比亚迪宋pro的话,勉强可购一辆入门版,但我不想勉强。吉利博越好家伙,内外大变样越变越体面,我还挺喜欢,配置也很上道,就是空间小了点,包括GS4,还比不得博越的空间。再一个是博越的座椅,主要单薄,我一标准的精排身材,喜欢坐得厚实一点,就没办法了。
订车过程
看来看去还得是长安欧尚Z6,本来吧照着次顶配智领型看的,但是我就觉得这个ACC巡航吧还得与车道保持配套使用才能发挥出其最大功效,不然意义不大。所以考虑了一下就直接决定上智航型,我对配置的要求就是,有些确实不常用,但是不能没有,就比如这个ACC确实是高速用的多,但还是那句话,就用哪怕一次也得有。然后开始聊智航型的价格,过程就不多说了,最终落地13万3千多(其中包含选装的一套米其林轮胎,花3000)。送五年10次基础保养,全车贴膜,全车脚垫+后备厢垫,包二年车机流量。交了2000的定金开始等车。
提车过程
等车也就是半个月时间,说什么时候到就什么时候到,没有拖。厂家排不排单子产不产得出车,这个问题我觉得我作为一个消费者关心不到那个层面,只问一句:有没得车?什么时候能提?达不到我心理预期的提车时间,就只有一个结果,不买,换一家。因为我是掏钱的那一个,有没有货是厂家、什么的该考虑的,不是我该考虑的。这个才是买车的正确态度(个人觉得哈),也就不会存在那些还需要自己去跟订单的麻烦事。最终于五月底拿到的车,我这个是22款,23款现在是增加了两个2.0T的配置,动力越配越夯实,可以!
1、长安欧尚Z6的大沙发没得说,又厚又软软很舒服,腿、腰、背的支撑性也蛮好。
2、音响方面,咱没有那么专业的耳朵,反正比我老车上的好多了。
3、然后就是静谧性,也就是跑高速的时候感觉风噪声明显一点,别的也没什么,都是正常表现。
4、驾驶感受的话,只要舍得踩油门,动力很充沛。换挡也平顺,没有所谓顿挫的感觉,比如在40码的时候,踩一下刹车躲避别的车辆,然后再加速就觉得动力来得依然直接,衔接很顺畅。再一个刹车也是比较线性的,速度随着刹车降低,开起来信心,不怕刹不住。自动挡、有上坡辅助,再遇到陡坡起步就轻松多了,车子好开多了的同时,自己这点手动挡的“驾驶技巧”可能也会随着时间消失在舒适的驾驭环境中咯。日新月异,也是顺应了社会的发展,搭上了科学进步的快车。毕竟无人驾驶都上路了,虽还没有普推,但也是迟早的事吧,车子自己跑,哪还需要我们那点磨炼出来的“技巧”。
今天就先说到这里吧,写太长了。后续有时间的话再来专门发一篇用车交流,接下来大图放送:
作者:朋之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