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马斯克被逼到了墙角。
当时的特斯拉困在技术瓶颈里难以自拔,每月支出高达数千万美元,公司资金不断减少。而马斯克的另一家公司Space X三次发射全部失败,航天项目也处于崩溃的边缘。
更加糟糕的是,马斯克的妻子和当当李国庆的妻子俞渝一样,将私生活曝光到光天化日之下,马斯克一下子从创业英雄沦为众人笑柄。李国庆访谈节目中气得摔了杯子,但马斯克显然不是一般人,他扛住了巨大压力,四处融资,最终幸运地为特斯拉凑齐了4000万美元的救命钱。
可见,汽车行业有一个至关重要的“造车生死线”。
对造车新势力而言,不烧掉上百亿美元,没有大规模的生产制造体系、没有强悍的销售体系,就无法突破“造车生死线”,那么最美好的理想就只能是梦想,而梦想,最终注定只能褪色为幻想。
对传统车企而言,无论过去有多么辉煌,面对市场的巨变,如果不转型,一旦跌落到“造车生死线”之下,便会万劫不复。
对此,本文将详述,到底哪些关键指标是“造车生死线”。
蔚来、小鹏、零跑和北汽蓝谷没能跨过生死线
“造车生死线”的第一个重要指标,就是毛利率12%。
首先来做一个简单的科普,所谓毛利率,是指假如企业花8元钱买的东西,10元钱卖出,毛利就是2元,毛利率就是20%。
足够的毛利,表明产品在盈利的前提下卖得动,为后面扣除销售费用、管理费用提供了基础。所有的经营行为,都围绕着毛利率展开。毛利率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而毛利率和销量互为因果,没有销量就没有规模效应,单车毛利率就低,而单车毛利率低,企业能投入研发、营销和资本方面的开支就会捉襟见肘,这时候就更没有销量。如果再遭遇价格战,那就会深陷恶性循环。
于是,所有产业都有一个铁律,高于基准运营线的企业能牺牲利润来换取市场规模,而低于基准运营线的企业只能在价格战的绞肉机中被淘汰。
从数据中我们发现,北汽蓝谷、零跑汽车、小鹏汽车和蔚来汽车,这些车企的毛利率大多12%水平线以下,数据完全符合我们的印象。
下一个问题是,为什么会得出这一指标?
首先,近三年来,所有上市车企的运营费用率都在12%到14%之间,如果车企毛利率达不到12%,那就无法覆盖运营费用,等待着它的,就是无休无止的亏损黑洞。这将是一切的基础。
最后,是固定资产利用率。汽车行业是典型的重资产、资本密集型行业。土地、工厂、生产线等一个都不能少,因此,固定资产利用率非常重要,也就是说毛利率还必须覆盖固定资产的折旧和摊销。
规模效应:穿越生死线的关键
接下来一个关键性问题来了,到底需要怎样的销量,才能穿越12%毛利率的造车生死线?
一般而言,车企要保持在15%到20%的毛利水平,最终决定利润空间的核心要素就是成本,而决定成本的,就是规模。最能说明规模效应的,就是1936年被提出的“莱特定律”:单个型号的汽车产量每累计增加一倍,成本价格就会下降15%。
对于国内新势力来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培育出许多像宁德时代这样具备极强竞争力的供应商。自然而然地,新势力们跟传统车企一样选择了更加产业链的产品架构,而不是特斯拉的垂直整合模式。
以蔚来为例,在最基础的车身、底盘等硬件上能够看到许多传统燃油车零部件供应商的影子,而在电动新能源车的核心电池、控制系统上,也能看到被传统汽车厂商崛起做新能源所孵化的一系列新能源零部件厂商的影子,甚至连自动辅助驾驶这样的功能,也可以通过采用Mobileye这样的行业成熟解决方案获得快速提升。
那么要达到多少规模,才能穿越造车生死线,实现自我造血?
英国经济学家马克西和西尔伯斯通在其合著的《汽车工业》一书里计算并绘制了汽车工厂生产线的长期平均费用曲线图,就是马克西-西尔伯斯通曲线。
这幅曲线图的含义是,汽车单一车型年产量爬坡过程中,开始平均成本大幅度下降,随后下降幅度放缓,接着将达到最小有效规模临界点。
此后在较大范围产量规模之内,长期平均成本达到最低并维持稳定,此阶段内产量进一步提升不会影响长期平均成本。


从图中我们能看到。特斯拉第一个毛利率大幅转正的区间是单季度5万到10万辆这个区间,考虑到此时锂电池的价格百分位在25%左右,如今随着锂电池价格的下降,粗略预估,当新能源汽车月销量从1万提升至2.2万时,毛利率会出现第一次跃迁,也就是目前理想的销量区间。这也基本是蔚来、小鹏们需要交出的答卷了。
实际上,月销3万,是理想试图努力突破的区间,这也就是为什么李想对于制定的销售目标低于36万辆耿耿于怀了,或许起初和供应链谈判时,因为错误预估而损失部分利润率和产能而痛心疾首。
剥去种种嘈杂的媒体声量,只看理性的数据指标,通过分析比较,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各个车企的真实情况,在渗透率超过30%,淘汰赛打响的当下,现金流差、运营能力欠缺的企业,会活得非常艰难。
12%毛利率生死线成为诸如蔚来汽车、小鹏汽车、北汽蓝谷和零跑汽车能否活下去的“造车生死线”。这也正是李想谈最低20%毛利率和何小鹏谈500万辆车活下去的底层逻辑。而若想跨越生死线,则20万人民币价格带,将成为主战场。
活下去吧,为自己活着而活着,也为中国汽车市场的独立自主而好好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