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全球共发布了43款新车,其中一半都在中国,而且多以新能源汽车为主。下半年,新能源依旧势头不减,从发布的产品来看,轿车成为新的竞争焦点。
在问界销量狂飙后,11月9日晚间华为智选车首款轿车——智界S7也正式与大家见面并开启预售。与此同时,其他厂商的新车型也在持续放出消息,年末轿车市场火药味渐浓。
1颠覆传统轿车市场
据介绍,智界S7定位C级轿车,车长4971mm,轴距2950mm,车宽1963mm。率先搭载了华为最新发布的鸿蒙HarmonyOS 4系统、华为途灵智能底盘、全新一代DriveONE 800V高压碳化硅黄金动力平台等。
在性能方面,智界S7搭载全新一代DriveONE 800V高压碳化硅黄金动力平台,四驱版总功率365kW,百公里加速仅需3.3s,百公里制动距离仅33.5m,配合首发搭载的华为途灵智能底盘、HUAWEI DATS动态自适应扭矩系统及HUAWEI xMotion智能车身协同控制系统,让智界S7能够跑得快、开得稳还能刹得住,操控感和舒适性两者得兼,让驾驶充满乐趣的同时更带来出色的乘车体验。
据了解,20-30万轿车市场主要被比亚迪,南北大众,特斯拉及两家丰田主导,该价位市场年规模 150万辆。而在电动汽车领域,竞争对手包括小鹏P7,比亚迪汉EV/海豹,特斯拉model 3,极氪001,蔚来et5/ET5T等月销 4-5万台左右。该市场规模在12万辆以上,仍有较大渗透空间。
在笔者看来,从问界产品上,外界看到了华为在三电以及整体设计上的能力,而智能化、辅助驾驶也是20-30万市场的一个短板。以智界S7所配备的大空间、提速快、高阶辅助驾驶、高续航以及超快充、将成为30万元级的新能源汽车新标杆,成为未来出行的理想之选。
2智慧出行扩大汽车“朋友圈”
众所周知,华为智选车模式下,首个品牌问界的车型问界M5和问界M7取得了成功。“问界新M7比我们预计的量多太多了,我们正在迅速提拉产能。”余承东在发布会上表示,问界新M7系列上市50天,累计大定8.6万,旗舰车型问界M9盲订量已经超过2.5万。
智选车模式是目前华为与车企最深度合作的模式,由华为参与产品定义、造型设计、营销、用户体验等,参与度颇深。华为还有垂直零部件供应、HI(HuaweiInside)模式,后者为车企提供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何为强化阶段?在笔者看来:一方面与问界的一路磨合到爆款诞生,证明了智选模式的正确,也激发出更多潜力。通过与车企合作,华为将领先的智能驾驶和座舱技术引入传统汽车制造领域,提升了车辆的综合竞争力。另一方面就是随着智界S7的到来,意味着华为智选车的商业版图将进一步开始迅速拓展,覆盖更多细分领域,形成更强有力的产品矩阵和规模。
纳入更多智选车品牌后,如何避免不同品牌左右手互搏?余承东此前表示,几家车企都采用华为的智选模式后,互相不会冲突,因为车型不会重叠,有的做SUV,有的做轿车,有的做MPV等。
在智界S7预售活动上,华为还发布了最新的华为智慧出行解决方案。“华为要把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驾控等核心技术扎到根,持续引领智能汽车的最强技术创新,推动汽车产业的智能化发展;更要把体验捅破天,以好技术、好产品,为用户提供极致的智慧出行体验!”余承东表示。
3迈向汽车“理想国”
技术的不断加持和爆款的出现,让华为智选车业务逐渐走向成熟并开始加快发展步伐,据了解,智选车型在2023~2025年期间加速上市。不过,华为智选车业务未来的发展仍面临着如何保质保量交付等挑战。
在面对未来发展时,余承东表示:“我们一直致力于打造最优质的汽车生态,为消费者提供最理想的出行体验。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业务的不断拓展,我们有信心实现这个目标”。而这份自信的背后,则是华为以IPD(集成产品开发)、IPMS(集成产品营销服)体系为核心的流程管理及对质量管理、供应链、工厂生产的严格把控。这些消费者看不见的“力量”正深度融入到华为智选车业务的产品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