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保时捷在国内市场不好卖了。保时捷公布今年第三季度的销量数据,其中,保时捷在中国市场的销量暴跌4成,成为全球唯一下滑的市场。保时捷前三季度在各市场的表现:北美市场销量为6.45万辆,同比增长14%;欧洲(不包括德国)销量为5.17万辆,德国销量为2.48万辆,分别增长23%和19%。
而中国市场,前三季度共卖出了6.07万辆,同比下滑12%。很难想象,一直以高端、豪华、运动为代表的保时捷能在中国市场上难卖,以往的销售情况是排队等车、加选装才能提车。如今,现状是优惠10余万元之多提车,仍然没有去年的销量高。而这波优惠,没帮助销量增长,反而还坑苦了保时捷的老车主们。保时捷的保值率在第三季度,已经跌倒了81.71%,保值率比上一个季度下降了接近3%。这也意味着,这波新车优惠给二手车的价格体系带来了比较大的影响。折算下来,一个季度就Macan已经亏了2万、Cayenne已经亏了3万、911也已经亏了5万左右(以上均按各产品入门车型裸车价格计算)。
那么,保时捷为什么让有钱人在2023年里,对其失去兴趣?
在中国市场不好卖,原因在哪?
配合着这些优惠,销量仍旧下滑。
那么这种在配合着优惠前提的销量下滑,出于何种原因值得我们分析。2022年的前三季度,保时捷在中国卖了68766辆车,今年少卖了12%也就是8000多台车,成了前三个季度唯一下滑的单一市场。保时捷在中国市场的销量构成,Macan、Cayenne和panamera是绝对的销量支柱,三台车月均贡献3000-4000多台销量。其余的Taycan、718、911的销量都是月均百台的水平。
一款卖了8年的产品,在这期间三大件没有任何变化的前提下,还能榨出多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8年销售时间,对任何一款汽车产品来说,都是相当长的时间了,而这个年限也差不多到了该换代的时候,普遍燃油车产品是5-7年一次大换代,但保时捷Macan预计明年才有可能换代。
而这样一款车,刚好保时捷的销量支柱之一。
SUV是保时捷全球市场卖的最好的,2022年,保时捷Cayenne共交付了 95604 台车。Macan紧随其后,以 86724台的交付量位居第二;这两个车型,去年在中国市场销量分别是35661台和25080台车。这样的销量数据意味着什么,中国市场Cayenne销量占比达到37.3%、Macan销量占比达到29%,在全球市场中,这两款车在中国市场都有着近乎三成左右的销量占比。然而,到了今年,销量支柱之一的Macan车型,遇到了销售瓶颈。
现在的问题是,保时捷走量产品之一的Macan卖不动了。随着Macan的销量波动,保时捷的前三季度的销量,影响也有了一定的体现,下滑是在所难免的。也是因为Macan作为品牌为数不多的入门级别产品,不到60万元的起售价格,在刚上市的几年内迎来了市场的认可。不到百万的价格,获取一辆保时捷,对于当年的国内市场来说吸引力极大。
于是就有了一些高消费人群,开始对这款产品失去了兴趣,或者说已经找到了更好的替代品,在60万左右的价格区间内,保时捷正在失去品牌优势、产品优势,或者说正在流失这个市场的主动权。
赚了20多年钱,转型还是难
不为别的,消费者买单就是为了它的品牌影响力以及产品实力。不过这种不可替代性,也正在随着电动化转型而悄然的发生改变。在中国市场赚了20多年钱之后,改变的倾向,反而可能是逐渐的失去部分市场。
原因很简单,保时捷的电动化进程非常缓慢。
其次,真正走量的纯电Macan根据信息来看,2024年年初量产,具体时间节点没有给出,但真正到国内销售或许要等到一季度或二季度。且明年保时捷有且仅有这一款纯电车型规划,下一款纯电是计划在2025年推出的718车型。而保时捷的整体规划,是2025年旗下50%产品为纯电车型,也就是说还有2年时间总共只有3款车型(且暂无全新车型开发计划)。
然后就要思考,产品价格是否能匹配上产品实力了。而电动车的产品实力以及差异化,并不是拼加速、拼操控这些指标,而是续航硬实力、充电速度、智能化程度等这些指标。留一个问题“到2024年,保时捷用什么把电动车溢价属性撑起来”很期待纯电Macan怎么做差异化让消费者继续为其买单。
纯电Macan要么败在产品力上,要么败在价格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