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曾经风光无限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市场,2023不再是人们眼中的香饽饽。锂矿价格的不断下跌叠加宁德时代这样的行业龙头股价重挫,让人们对动力电池市场前景多少有些悲观。2024年国内电动汽车市场前景如何,占电动车成本近四成的动力电池将发挥关键作用。】
撰文|张 弛、编辑|禾 子
2023年12月18日收盘,宁德时代股价为146.97元,公司总市值仅为6465亿。2021年12月3日,宁德时代最高市值一度突破1.58万亿。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依然在高速增长的当下,宁德时代股价大幅下挫,股价续创3年多以来新低,难免让人对来年国内电池企业甚至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未来多了一分悲观。
最近一段时间,广汽和极氪都有自研电池的消息问世,广汽甚至还自建了电池工厂。更早一些蔚来,虽然在面临重重压力之下将电池自造的项目暂停,但是依然保留了电池自研的职能。最近李斌亲自直播的150kWh电池就是蔚来自研的半固态电池。这些都说明,整车企业对于电池这一块还是有自己的想法的。
另一方面,电池性能对电动车有非常明显的影响。这就意味着,如果整车企业都纷纷采购宁德时代或者国轩高科这样第三方电池企业的某一款电池,那么大家的技术指标都会差不多。这个时候电池反倒没有办法成为自己产品的亮点。
电池行业竞争加剧
不得不说的是,当下国内电池行业的产能过剩情况比较严重。
今年6月份在一个公开的论坛上,长安汽车董事长朱荣华公开表示,预计到2025年,国内动力电池产能需求约为1000GWh,但是目前规划的产能却已经高达4800GWh。在电动车成为国家重点扶持的新兴产业之后,绝大部分省份都不希望再错过汽车这个对于拉动GDP有着关键作用的产业,为未来的产业升级进行蓄力。因此投资建设电池工厂,俨然成为了一场各个省份之间的军备竞赛。
作为全球电池企业的龙头,“宁王”率先推出了“锂矿返利”计划。通过电池价格挂钩锂矿价格,并提供一部分的返利,来绑定主机厂成为宁德时代主要策略。所谓春江水暖鸭先知,作为行业的领军者,宁德时代的变相降价对于整个行业都有不小的风向标意义。而事实也证明,后期锂矿价格的持续下滑,证明了宁德时代的确有先见之明。但锂矿返利计划是以锂矿价格在20万/吨作为基准线,随着后期锂矿价格迅速跌破20万/吨,让这个所谓的锂矿返利计划没有了意义。
不过最近一段时间,碳酸锂价格出现一定的回升。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已经预示着锂矿的价格进一步下探的空间有限。当下的碳酸锂的价格,已经接近甚至低于了国内不少锂矿企业的开采成本。从锂矿企业角度来看,其不可能或者很难以低于自己成本的价格对外进行销售。2024年,电池企业或将受到双重挤压。
除了降价和积极绑定整车企业之外,国内电池企业也在纷纷寻求在海外市场布局的机会。
宁德时代、比亚迪等电池企业,伴随着国内整车企业在海外市场建厂的步伐,也寻求在东盟以及欧洲设厂,希望通过就近供应,一方面来降低关税和物流费用的影响,更好应对贸易壁垒,提升产品的性价比和竞争力;另一方面,就近设厂也能对主机厂的需求进行快速响应,尤其是对很多质量问题进行解决。所以在海外市场进行布局,也能够帮助电池企业有效对冲国内市场的残酷竞争。
点评
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弯道超车欧美车企重要的支撑,国内电池企业在全球电池舞台上的作战优势非常明显。但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电池产能过剩情况太严重,而与此同时,进军海外市场也存在一定的政策层面的风险。2024年,电池企业之间的内卷程度绝不会亚于整车企业,电池的价格战也有可能一触即发。只是在锂矿价格跌无可跌的大背景下,电池企业还能从那里挖潜来降价,想必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本文系《禾颜阅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