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车正在被中国人彻底抛弃,这是行业普遍共识。破防了的韩国现代集团坐不住了,其高管两次口出狂言,直接炮轰中国汽车,被网友嘲讽为只剩了一张嘴。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1. 韩系车永远比中国车高级?
众所周知,虽然是小国寡民,但是韩国人极度自恋。为了给自己长脸,韩国人甚至频繁地“偷窃”他国文化,比如将中国的端午、意大利的披萨、基督教的耶稣等据为己有。韩国的“拿文化”,早已成为全世界的调侃对象。在汽车行业,韩国车企也是极度自恋。本月初,韩国现代汽车的澳大利亚首席运营官柯安哲公开宣称:“韩国车永远比中国车高级,因为我们的技术保持领先。”

这位叫柯安哲的老哥,曾在上汽等多家车企任职,有30多年的丰富汽车行业经验。他到了现代,仿佛就沾染了韩国人的自恋情节,发出如此炸裂的言论。其实,不止现代汽车,这种逆天发言,似乎是韩国车企高管的传统技能。今年年中,起亚中国首席运营官杨洪海也放了一炮,他声称中国本土企业没有资金实力玩,而自己兜里都是技术和钱,“在合适的时间进来收拾你们”,用钱都能把中国汽车烧死。

2. 韩国的车企只剩了一张嘴?
现代汽车和起亚汽车,是韩国现代集团旗下的两大汽车品牌。他们的高管次炮轰中国汽车,可能也代表着现代集团对中国的态度。看来想当韩系车企的高管,不管能力如何,最重要的事情,要把攻击中国汽车的天赋点满。虽然韩国车企两次攻击中国汽车,但并未在华掀起多大波澜,为什么?你说我长得老,这我受不了,因为我确实长得老。但你说我长的丑,我并不会生气,因为我知道这不是事实,其实我长得帅。

中国网友们调侃,韩国车企只剩下了一张嘴。其实,真正破防的并不是中国汽车,而是韩国车企。韩系车在华已经不行了,处于强弩之末,这是不争的事实。2016年,韩系车在华处于高光时刻,全年热销约180万辆,市占率近7.5%。而今年前11个月,韩系车售出不到30万辆,还不如比亚迪一个月的销量,市占率暴跌至1.5%。与七年前相比,韩系车在华市占率暴跌80%。

3. 全球第三大车企为何破防?
韩系车在华跌落神坛,不外乎两大原因:首先,以前韩系车在洋品牌和国产车的巨大“夹缝”中,以其擅长的“性价比”,在华打出了一片天。但是随着长城、长安、吉利等自主品牌的快速崛起,韩系车性价比的核心卖点等优势荡然无存。其次,韩国车企对华傲慢心态根深蒂固,不重视甚至看不起中国市场。其在华车型,无论是技术、做工还是安全性能,都比不上其在欧美的产品。长期以往,韩系车跟不上中国市场的节奏,自然被中国消费者抛弃。

韩系车不是没有挣扎过,也并非没有努力过,曾经一再表示要在中国车市发力。可是其燃油车型依旧设计过时、营销老套,还想躺在舒适圈里吃老本,自然被自主品牌打得落花流水。更为重要是,韩国车企电气化、智能化转型也没跟上时代脚步,远远落后于比亚迪、蔚小理、吉利等中国车企。新能源汽车风起云涌,车市滔天巨变,国产新能源汽车强势崛起,国人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空前爆棚,落后的韩系车再也无法赢得中国人的眷恋。

燃油车销量暴跌,新能源车也打不过中国车,现代集团自然就破防了,其高管只能用言论炮轰中国汽车,过过嘴瘾而已。当然,我们不能坐井观天,还要有清晰的认知,韩系车在全球汽车圈还是一个庞然大物。2022年,韩国现代集团爆卖684万辆,成为全球第三大车企,仅次于丰田、大众之后。进入2023年,韩国现代依旧是全球第三大车企。中国汽车虽然中国市场彻底打败了韩系车,但要在全球市场将其击败,还要走很长很长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