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动心,颤抖手,发帖之前来杯酒。好久没有这么正式打开网页,端坐在电脑前发帖了。
文章比较,主要讲了提车、开始改装些问题,以及些自己动手操作难点,填补了相关文章空白,文章比较流水,所以字数多,没耐心别看,没流量别看哈哈哈哈。
停在顶楼钨钢灰轩逸。此时他,还知道即将面对是什么。
看官老爷且听我娓娓道来:今年11月,在经历了达三个月看车选车过程,终于,我我老婆统了意见,决定购买台东风日产四代轩逸。
在选择14轩逸之前,看了大概30款同品牌型号级别车型,期间也有多朋友给出建议,最后我们考虑到了家庭用车实际情况,以及整个大家庭当下已有车辆,所以最终选择了这款今年7月才推出车。
金九银,月就差点,去4S店看车谈价,过程赘述了,最终确定以老车(14年车龄)置换形式购入这台钨钢灰四代轩逸奢享版(顶配)。多人觉花这个价格买顶配轩逸“那里”有问题,把置换减去,我实际只出了台悦享版价格,所以我我家人认为还是挺划算。
交首付前先看看车,对对编码,看看有什么问题,座椅膜都没有拆,地板也是光秃秃。
交完首付保险,回家等提车,在此期间我买了些实用取向装饰物。
1、防水软胶后备箱垫(RMB:4X)
购买原因:去年春节开奔驰去老婆娘家,回来有桶茶油在后备箱里倒了半桶,整个后备箱茶味芬芳,所以防水后备箱垫必须配上。我嫌全包难看,就买了这种比较素黑垫子。
2、后备箱上护板(RMB:1XX)
购买原因:众所周知,由于些(省成本)原因,轩逸,甚至多同级车型,后备箱上部钢板都是暴露在外,音响、线束、后备箱盖支撑杆都裸露在外,所以我买了个板子遮盖下,另个原因是,我后备箱里有时候会放1-2辆公路车,我希望我“并比汽车便宜多”自行车在颠婆时被上面钢板划伤车漆。
3、手缝方向盘套(RMB:8X)
购买原因:我奇怪,原车方向盘舒服,又是真皮,但我握就是停出汗,开个途,整方向盘湿漉漉,所以为了个人感受减缓方向盘“包浆”,我还是买了这个方向盘套,自己缝,几个时搞定。
4、手机支架(RMB:1X)
购买理由:圆形空调出风口出了名挑手机支架,所以我选择把手机支架放在驾驶位左侧空调出风口上。零重力支架,手机带手机壳也可以放,行驶过程中颠抖滑动,好评。
5、收纳盒(RMB:2X)
购买理由:中央扶手虽然比较深,但是没有中间隔板,东西放起来、取起来有些麻烦,这个隔板可以合理收纳大件、件物品,单据票据、证件都可以妥善收纳,隐私有定保障,充电口有额外开口,还有放置零钱格子,还挺好。
6、钥匙包(RMB:3X)
购买理由:这个就多说了。
7、XXX牌键升窗(RMB:11X)
购买理由:我老丈人车借给朋友,结果晚上后窗没关上,晚上还下雨了。我爸有次晚上也是没关车窗就锁车回家了,幸好停都是地库,没有发生盗抢。有了这些经历,尽管我每次都会确认车窗关闭再锁车,但难免有疏漏,所以这个玩意还是配上比较好。
原厂对接,用破线,影响质保。
8、后备箱弹簧(RMB:1XX)
购买理由:后备箱打开后没有办法自动弹开,所以加个弹簧,只用加根就可以了,后备箱上盖同时安装会有干扰。
9、LED阅读灯、后备箱灯(RMB:3X)
购买理由:原车车内阅读灯是卤素灯泡,比较暗黄,换了白光LED,晚上找个东西看清了。
10、车门防尘胶条+中空条(RMB:2X)
购买理由:轩逸车门缝隙比较大,群里有车友反映门框会有灰尘,所以买了这个。四门16米,但我没贴车门顶,所以余出了些,顺便把后备箱贴了。
交完首付,等了差多周,销售让我去取提车,看到灰车从电梯出来瞬间,觉还是帅气。
为啥选择钨钢灰:
1、用加钱,除了黑色灰色,其他颜色都要加2000。
2、看习惯了,我家所有车都是灰色,所以这个颜色我也觉OK。
3、白色有些普通
为啥选顶配:
1、由奢入俭难,家里车基本都是B级以上,本来觉悦享版已经够用了,但是感觉奢享版配置会更丰富点。
2、只有顶配有棕色拼接内饰,我老婆都觉黑色内饰有些普通,米色内饰如棕色内饰有质感,所以最后选了顶配。
3、顶配落地价也在预算内。
4、喜欢更大点轮毂,悦享版16寸轮毂看有点显,17寸也显大,这可能是轩逸车型设计问题。
提车我注意查看点
【外观】
1、四门玻璃生产日期、车灯生产日期、前档后档生产日期、轮胎生产日期,看是是都在差多时期生产。
2、前机盖螺丝、发动机舱、水箱框架、翼子板内侧焊接位置,车门铰链螺丝有没有拆卸痕迹。
【内部】
1、座椅表面有无破损、污渍。
2、试用各种电器、电灯。
3、查看各种开关、安全带是否能收紧。
4、连接车机、充电口,看功能是否正常。
虽然现如今太可能遇到翻新车、运损车,但是多看看也是稳妥。
TIPS:顶配钥匙是四键版本,第个按键是远程启动,容易买错钥匙包。
等待银行放款时候,个大妈过来问我这是什么车,花了多钱,是是要跑滴滴。
致命三连问,我就想有人买顶配跑滴滴吗?
从4S开回家,到20公里,单程油耗就已经可以达到7.4了。家里车,平均油耗没有于8。
说明书、维修手册定要看。虽然据我所知多轩逸车主都看说明书,但车友群里多车友问东西,说明书里确实都有。
实名点赞这个手机支架。确实好用,又便宜,只会把ECO模式挡住,但是也没人会经常去点这个按钮。
阳光下钨钢灰,确实漂亮。
正式开始改装了,原车后备箱560L,由于用了扭力梁,所以空间会比同级别使用独立悬挂车型大点。
底下垫子并防水,下方是备胎与随车工具。
添加了防水软胶后备箱垫,形状非常合适。这下行李箱轮子或是购物车轮子也会在地板上留下痕迹了。
后备箱上部,太简陋了。
盖上盖板至那么廉价了。我买盖板比较便宜,有些更贵,全包效果会更好,我这个还有多缝隙。
安装盖板非常简单,用盖板自带螺丝直接塞入就可以,都是原车孔位,用改动。
音响、线束、插头,都会干扰。
后备箱照明灯原来是黄色卤素灯,比较昏暗,打开盖子,用力把灯泡拔出。没有难度,大力出奇迹即可。
插上替换LED灯泡,就完成了。注意,替换任何带电物品时,必须要关闭车辆发动机以及关闭电源,以免发生意外。
前排阅读灯,后先要拆卸灯罩,灯罩都是卡在底座上,用手或者用工具都可以,继续大力出奇迹。
要点:前排灯罩拆卸需要从眼镜盒方向开始拆,会方便多。灯泡有个角度,手上有汗有油难把灯泡拔出来,这时候可以借助个字螺丝刀,心把灯牌撬出来。
安装LED阅读灯后效果。
后排灯罩也是大力出奇迹,要怀疑自己,大力出奇迹就可以了,拆卸安装灯泡过程前排样。
这是刚换了颗LED灯泡效果。
这是晚上效果,LED灯光比黄光卤素灯泡亮度要更亮,开灯找东西更方便。
有人说车内灯光太亮会影响隐私,嗯。。。你开车时候又会开阅读灯。
扶手箱储物盒,深度适合放零钱、票据、证件、本子笔。
拿取也比较方便。硬币建议放,会有异响。
手缝方向盘套比较耗时间,而且需要定手艺耐心,所以有DIY需求朋友最好先在网上多看几遍视频。
定要在白天缝,晚上缝简直是煎熬,眼睛都快瞎了。
第二天白天效果,3-9点方位是打孔皮,这个方向盘套比较软,手感舒适,缝好之后,比原车方向盘要稍微厚点,舒服。
还有个问题是塞边,定要耐心,而且要怀疑自己,大力出奇迹。
前档、中控台隔音条。知道有没有用,反正刚提车两天,我也知道声音有没有降。
安装方便,拿工具直接怼就行,度般会多,剩下点没啥用。
由于门缝比较大,容易进灰也会有风噪,所以我买了B型通用隔音条,从前门后视镜位置开始安装,往下张贴。
在底部门框处裁切,在内侧重新开始贴,因为贴太靠外关门会露出来。
条直接贴到后排,千万要贴去B柱,因为那样太难看了,而且也没有什么意义。
后排直接沿外侧贴到后三角窗位置就可以了。
为什么贴车顶?因为车门带了防水条,再贴这个隔音条会互相干扰。
车门框需要分开两个部分贴,段贴在前门车窗部位。
另段贴在后门车门位置,这样关门后,两段可以合并成段,代替原本应该贴在B柱内侧隔音条,节省下来隔音条足够再贴个后备箱。
关闭车门,可以看到基本缝隙都填满了。外面看又会明显。
后门也是如此,缝隙档上,会有尘土在里面堆积,速时也会产生太大湍流,降了定风噪。
后备箱也样。
后备箱升降弹簧,这个没啥好说,后备箱上盖有些干扰:上盖把钢板全部包裹,原来那些洞洞都被遮住了,我切开了块,来挂住弹簧。
建议弹簧调到最松,这样打开后备箱就可以以个是快速度打开。关闭时需要更大力气。
后来我看到了液压挺杆,早知道买那个了。。。
车钥匙第次买是三键版,结果顶配多了个远程启动功能,所以又买了两个四键版,结果按键又错了,心累。
幸好,日产前排有无钥匙进入,键启动,所以也用经常掏钥匙。凑合用吧。
去加装键升窗电折耳。由于懒等快递,就找了家实体店。
钨钢灰,显还有些商务感。
重点来了,手把手教你14带轩逸拆门。
首先要撬开拉手里面盖板。
注意要从我手指地方撬,那里是死扣卡住,要在后侧开始撬。
装饰板正面
装饰板反面,可以看到,左侧那个地方卡扣,如果硬撬,断了就麻烦了。
撬下饰板之后就可以卸下第颗螺丝,需用到10mm套筒扳手,所以如果你要自己DIY,工具要备好。
然后沿边撬下车窗控制器,拔掉背后线束插口。
背面这样,就是若干个卡口卡在门板上。
从下往上掰动门板,此时你应感觉到卡扣被拔出。
然后从下往上掰动门板。注意,要直接扯掉门板,门板后面还有多线束相连。
比如:氛围灯电源、升降机电源、中控、门锁物理拉线、门锁接口等等,这些东西都要心处理。
轩逸车门防水依靠层打了胶塑料膜。在下雨、洗车时候,雨水在车窗缝等位置流进车门,在车门底部排水口排出,防水膜是避免水进入驾驶室第道屏障。
拆掉盲区监测模块,卸掉三颗螺丝,后视镜就可以拆下了。
拆下后这个样子。日产车门并是体冲压车门,而是焊接车门,所以能在内部看到各种焊接痕迹。
师傅在拆另边门。
拆下门板放在后排。由于这栋楼正在装修,所以我车只能在露天进行作业。
后视镜螺丝同样需要10mm套筒扳手。
其实换电折耳并是换总成,市面上常见方案是更换后视镜中间部位。
这个后视镜配件里安装了马达,原车开模,无损安装。
在师傅更换后视镜模块过程里,我就只能在边上干等。四代轩逸钨钢灰棕色内饰搭配见,所以开始我也知道效果怎么样,连定金都多交了多,现在看起来,也是难看。
主驾驶车门控制区域。
车门控制区域背面。
车门内侧隔音棉。
并厚,所有有条件有需求最好还是做个隔音。
开门拉手背后物理机构。个是开门拉绳,个是锁车拉绳。
盲区监测模块,两侧都有。在某侧盲区有障碍物,某侧灯会闪烁(但会发声),当你对那侧打方向灯,会有蜂鸣声提示,配置这玩意就是由奢入俭难,你旦用过这些配置,就忘了。
盲区监测背面。其实这个模块只是个灯光显示,真正传感器在车身周围。
掀开底板,地下是带塑料袋泡沫块。我也知道车底到底该是什么,所以我也发表评价。
等待过后,师傅开始安装改好后视镜总成。
安装总成只是万里征第步,最重要还在后面。
控制区域也更换了。多了个按钮,可以在车内控制后视镜折叠,其他变。
接就是安装升窗器以及后视镜布线工作。
升窗器简单,就是接口对插。后视镜布线却麻烦,由于原车后视镜只是带电调后视镜加热功能,两组线束是独立,更换电动折叠后视镜后,要将两个后视镜用根线串联起来。所以在车内横跨左走线就花了久时间。
这里本来应该插个效果视频,但是我也没有琢磨出来怎么加视频。其实跟网上效果视频样,看看都可以。
最后个改装项目就是门槛贴纸了。块钱卷,价格倒是贵。
贴完大概这样。
这是提车之后第三次开车,跑了段速,平均油耗就降到了6.8,其实开了ECO模式,14代轩逸非常好开,哪怕开了ECO模式在速上,体验也比上代轩逸好多。合理利用自动启停,合理控制转速,温柔驾驶,相信平均油耗还能更。
提车到发帖已经第四天,根据历史单程油耗柱状图可以看出,10以上都是在4S店,7.4是我从4S开回家油耗,此时平均油耗11.几。而最近两个4.8单程油耗应该就是我跑速来回两段,这是平均油耗已经从11掉到了6.8。所以哪怕他动力肉点(其实也还好,速路超车),这么省油,我还是欣慰。
最后总结下这135公里,四代轩逸感受吧。
1、方向盘,速转向轻柔,赞,速度,方向盘变重,这套逻辑没毛病。
2、(ECO模式下)油门轻柔,起步要踩到1/3深度才能顺利起步,但速度上来后,就可以滑行了。
3、80以下速发动机制动比较明显,在20左有较为明显类似“动能回收”拖拽感。20时速下偶尔有顿挫感。
4、噪音比我预期好多,100以下主要是胎噪路噪,100以上是风噪。发动机噪音明显(ECO模式),转速基本维持在1000-2000转左。关闭ECO可能比较容易上到转速,但我没有试。
5、刹车前段是特别明显,要踩比较深才能获明显制动力。
6、胎压前230 后210,整体舒服,扭力梁没有拖后腿,原以为17寸轮毂会没有那么舒服,结果确实就是舒服。
7、多媒体系统挺简单,上车自动连接,方便。
8、轩逸车主真是知道自己要什么,安稳、舒适、实用、省油,真是样都。
9、脚刹我习惯了(老车也是脚刹),所以没有什么问题。定速巡航也没啥问题(老车也有定速巡航,几年只用过2次)。所以整体配置水平,虽然没有,但也影响使用。
为了纪念家里服役几年老车,特意将珍藏、几年前买、老车用了久针织汽车座椅套装到轩逸上。下子年代感就有了。
选钨钢灰还有个最大好处就是用那么经常去洗车。家里车都是灰色,之前给人当婚车车队也是没有洗车,点也看出。。。
这篇【爱车作业大征集】,到这里就结束了,希望四代轩逸能陪我们起走下个年。也希望到这次活动四、六、、、参与奖(太现实了)。
作者:LMH亮马河